青年志联结部门实习生在年轻的时候,做年轻的事

2017-12-27 01:53伍逸潇插图奶茶叔叔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茶话会年轻人文化

■ 文/伍逸潇 插图/奶茶叔叔

青年志联结部门实习生在年轻的时候,做年轻的事

■ 文/伍逸潇 插图/奶茶叔叔

国庆前夕,花了几个月准备完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考试,停下来就觉得空虚至极,索性问已经工作的学长:“有没有实习机会可以推荐给我呀?”学长回复:“你对什么感兴趣?”作为一个喜欢说唱音乐,常看亚文化杂志,没有任何实习经验的年轻人,我也说不出对什么具体的工作感兴趣,便在微信上敲出:“我对青年文化比较感兴趣。”“那你考虑一下青年志吧,他们在业内非常有影响力。”老实讲,在跟学长交流前,我完全不知道青年志是什么,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一个从文化视角出发,专注青年群体的市场营销咨询团队,同时也联结一些有趣的青年组织,做一些青年文化相关的活动。

我写了一份自述,加上简历一起递交了过去。经过一次电话面试和邮件笔试后,青年志负责和我联络的姐姐告诉我:通过考核,可以来实习啦。

在天气渐冷的十月底,没有一点犹豫,我坐上了重庆开往北京的火车。

青年人为何也喜欢使用老年表情包?

不像很多驻扎在摩天大楼里的公司,青年志坐落在旧鼓楼大街的胡同里,一座温馨的四合院,门口挂有刻着“青公馆”的牌匾。在这座四合院里,我度过了珍贵的第一次实习岁月。

文化类选题,撰写相关的微信文章,探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如何创造文化、有怎样的向往、又因为什么而焦虑等等。我在大学里办过杂志,又对青年文化比较熟悉,这些工作做起来还算得心应手。

每周五下午的茶话会是我比较关注的事情——这是青年志每周一次的,全公司一起来分享、讨论青年议题的时间,例如“是什么导致青年人的工作观念发生变化?”“说唱音乐为何越来越受到青年们的喜爱?”“青年人为何也喜欢使用老年表情包?”等等,任何大小不一的议题,只要与青年有关,都能在每周五的茶话会上得到充分探讨。

得知我喜欢潮流、嘻哈文化后,研究员邀请我在茶话会上做一次分享。接到邀请之初,我有些紧张,要知道,听我分享的同事们大都具有成熟的文化洞察能力,以及深厚的社会学、人类学学术基础。

我把熟悉的潮流品牌和嘻哈音乐的相关信息梳理成了一份简报,并加上了我的观点与看法。那可能是我做过的最丑的PPT,但我觉得,我通过它收获的东西很美妙。

在茶话会上,我用20分钟阐述了我的洞察与思考。说完后,我站在原地没有出声,因为整个过程中,同事们都不发一言,我以为这些浅显的认识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心里面有些忐忑。

可就在我发言结束的下一秒,研究员们就我的发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茶话会结束后,我索性将发言内容写成了一篇带有一点点文化洞察感的潮流文化主题文章。在写作过程中,研究员们给予了我很多写作及学术上的帮助。

在“青公馆”,我无法看到很远的城市景观,不过在这座四合院里,我能够以一个中立观察者的视角去思考、研究丰富的文化领域,思想到了更远的地方,就像是在青年文化的平原上游牧着。

或许,你知道庞麦郎吗?

有天,一个外国研究员找到我,他想做中国极限运动的基础研究,希望我去采访一些年轻人的看法,我欣然答应,找资料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

中国玩极限运动的年轻人并不算多,为了找到优质素材和相关新闻、文献,我很是费了些精力。资料收集完成后,由于外国研究员阅读中文比较缓慢,我就担当起了翻译的角色,将复杂的句式变成简单的句子解释给他听。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中文有多博大精深,比起英语实在难太多了!“相得益彰”“水涨船高”之类的词语让我蒙圈,这个要怎么翻译成英文?

资料传达结束后,我开始了青年采访。我选择从身边的朋友开始,他们大多与我年纪相仿。有一个受访者说,提到极限运动就会想起滑板,想起滑板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庞麦郎(《我的滑板鞋》的演唱者)的脸,她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不过转念一想,《我的滑板鞋》在中国确实红极一时。但我猜测外国人不一定知道他是谁,于是在整理文档的时候特意附上了庞麦郎的照片,后面标注“庞麦郎 is a Chinese rapper,I guess you know”。

外国研究员面向全公司做了这次基础研究的报告分享,我在贡献者名单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其实我并没有做出杰出的成果,但成就感和喜悦还是向我袭来。最后,研究员特意感谢了我,被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让我愈发喜欢青年志。在这里,没有实习生和正式员工之分,青年人喜欢的就是被平等对待。

CITY WALK——探索城市的故事

除了运营微信公众号,联结部门也会负责策划执行一些线上、线下相关联的青年文化活动。我们策划了一场关于城市探索的活动,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方式让活动过程更有趣,而不是像一次简单的城市旅游?

为了开策划这次活动的会议,我们请来了青年志的一位好朋友伟伟。长期鼓捣有趣玩意儿的他,引导我们展开了一次不一样的会议。我们先是各抒己见,聊聊不同的玩法,并一一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墙上。紧接着,我们开始探讨如今的城市有哪些地方能够引起青年们的兴趣,并试图将玩乐方式与城市地点结合起来。所有的关键点都用便利贴记录了下来。随着会议推进,各色的便利贴按讨论主题贴满了一整面墙。

我们探索了北京美术馆片区,在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里遇见了一位学霸阿姨,她每周末坚持从国贸到三联书店看书,用她的话来说,“想学习,我还怕远吗?”隆福寺门口,一个老爷爷在专心地用竹子编制小工艺品,他从事这项工作已经30年之久,从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净土胡同是一个比青年志还有趣的地方,我们被它的名字吸引,满心以为会有什么了不起的传说,结果一位在这里住了50年的大爷说:“大风天气吹得胡同净是土,所以叫净土胡同”。小小的失望过后迎来的却是大惊喜,原来这儿有很多年轻人!复古文艺的SPRING CAMERA胶片相机馆,体现“自然×城市出行”新理念的竹子自行车行,通过画笔把故事付诸纸上的睦野画舍……年轻人在这儿,守护着心里的净土。

国子监片区、张自忠路片区以及上海等十个片区都遍布了我们的脚印,活动随着脚步的停止而结束,但有趣的故事还在发生。我们把这一次城市探索活动用视频报告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我把摄影机位设置好,摆上一盘盘小点心,不错过他们说的每一句话。

分享会之后,我负责剪辑视频,其他成员绘制这次出行的立体地图。剪视频虽然难不倒我,但这确实是一个很费时的工作,掐头去尾和剪掉多余废话的时候要保证内容的连贯性,一句一句整理字幕更是不能出错,好不容易等到渲染生成的时候,毫无预兆地,我的电脑竟然崩溃了,那一刻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有些泄气地趴在桌子上,等着电脑的重启开机,我忽然想到,这算不算某种意义上的青年文化——即使错过,即使失败,大不了重头来过。

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比起具体的实习工作,我从青年志的整体环境里收获得更多。

离开学校前往北京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有着一定自信。但来到青年志后,我很快有了触碰到“天花板”的感觉。原来在自己所学的大学专业之外,还有更广阔的领域有待我去见识。

我曾经问过我的老板:为什么我能通过考核?老板说:“其实笔试那些内容我也没仔细看,但我看你简历写得挺工整的,感觉你应该是个思维挺有条理的人,就让你来了呗。”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让我确定的是,就算是最细微的认真付出,也一定会发挥它的价值。它会以某种方式被他人发现、认可。

在青年志,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年轻人,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可以有这么多活法的。

我们从小就在被家人教育、被社会教育: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于是我们忙着毕业、忙着就业、忙着寻找一份体面的生活,是不是忽略了,我们该怎样去定义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来自自身的思辨,还是只是大环境的感染?

时间匆匆,青春短暂,但我们不必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同行说

@Miko:青年文化研究机构需要的是年轻人,或者说,在这里,你需要保持年轻人的思维。有没有经验或许都是其次的,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爱思考的猫:我所在的咨询公司不是做文化这一类的,里面的某些专家也并不一定很“专”,大多只是比别人多一些社会经验而已,相对来说,还是欠缺一些理论知识的积累。

@假装很有文化:做咨询其实挺辛苦的,你要研究大量的市场数据,得出结论,有专业的理论指导就更好了,然后根据市场、咨询公司、特定人群还有收益等等问题进行解答和方案设定,通常会熬夜写PPT,力求做到专业和全面。

@鱼丸:现在很多公司都标榜自己在做年轻人喜欢的事,但实际上还是守着那一套成规来办事,打着青年人的旗号,却没有真正地深入了解过青年。

@HD:做商品和做文化的咨询营销还是有区别的,尽管最后的目的都是盈利,但既然是团队、机构、公司,又怎么会不盈利呢?不过做文化的话,就会了解到更多有趣好玩的东西,社会现象、社会形态、人类学啊什么的;反之做商品,更多的就是想着怎么样包装商品、推销商品了吧。

(以上评论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刊观点)

猜你喜欢
茶话会年轻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茶话会
茶话会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文物茶话会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谁远谁近?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