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居所

2017-12-27 23:10夏丹
投资与理财 2017年12期
关键词:白马寺灵隐寺达摩

夏丹

佛寺最早起源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在印度佛陀时代,最初称寺院为“精舍”。由于精舍大都建造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因此又称“兰若”,即寂静之处,又称“伽蓝”,意指僧众所居的园林。

中国的佛寺也喜欢建筑在幽静的郊外。自东晋以降,一千多年来,中国佛寺的建造也是佛教文化东传的印证,从中原的白马寺、少林寺到江南地区灵隐寺、寒山寺等等,每一座名寺都有十分特殊的宗教色彩。中国那么多佛寺,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的,也不过十几座,今天我们介绍最具传奇色彩的白马寺、少林寺、灵隐寺、大慈恩寺。佛的居所,其实是佛教精神的绵延不绝。

为何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以充满神秘色彩的永平求法开始的。

有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在南宫疲累地睡着了。他做了一个很怪的梦,梦中见一金人庄严美好,头上有光环辉耀。汉明帝十分惊讶,正要询问他是谁,那金人飞升空中,径直向西去了。

汉明帝从梦中惊醒,觉得这个梦似乎有很强烈的暗示意味。第二天早朝时,汉明帝就将这个神秘的梦告诉了大臣。见多识广的太史傅毅对汉明帝解释道,臣听说西方天竺有位神,这位神的名字便叫佛,佛的形象同皇上所梦见的金人一样。这席话引起了明帝极大兴趣,认为自己是与佛有缘,于是就决定派遣使臣西往天竺求取佛法。

经过四年的筹备,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亲自点名派遣使臣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带着一帮人马,浩浩荡荡出使西域天竺拜求佛法,迈出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程第一步。

求法使团奉汉明帝重托,西行取经,途径千山万水,终于达到天竺国的佛教流传地与天竺毗邻的大月氏国,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一代。在此期间,求法使团一行人巧遇正在这里弘扬佛法的两位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于是蔡秦等人邀请二位高僧东赴汉地讲经传法,二僧慨然应允。

终于在永平十年,求法使团协同摄摩腾和竺法兰,用白马驮着经卷佛像,十分艰难地回到京城洛阳。这一年是公元67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

白马是佛教里一个非常特殊的用语。当年,释迦弁尼也是骑着一匹白马离开皇宫,来到了森林中的一棵菩提树下彻悟。汉朝,中国的使节到天竺求得佛法,也是以一匹白马将佛像、经卷驮回中国。《西游记》中的唐僧离开东土去往西天,骑的也是一匹白马,而在《大唐西域记》中,被记载为原是一匹识途的枣红马。

话说汉明帝在都城洛阳以极隆重的仪式迎奉求法使团。相传,两位高僧带来的佛像与汉明帝梦中的金人几乎一样,明帝见后十分高兴。为尊重两位印度高僧,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8年,汉明帝饬令按照印度佛教寺院的样式,在洛阳城西用门外三里御道南,为两位印度高僧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这就是中国第一古刹,也被视为佛教的发源地,两千年来一直香火旺盛的白马寺。

白马寺主要是为了纪念当初驮回佛经、佛像,立下汗马功劳的白马。这个“寺”字实际在汉代鸿胪寺、大理寺是官府的衙门名字,三公住的地方成为府,九卿住的地方称为寺,“九卿所居为之寺”,体现出皇帝汉明帝对佛教的尊重恭敬,把这个“寺”移交给佛教界使用,从此以后,寺庙基本上就用这个“寺”字。

虽然后世学者对永平求法和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路径等也有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对佛教在中国的产生和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同时也被称为祖庭和释源。

东汉建立的白马寺现已无迹可寻,但是白马寺在東汉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正式传播,而且意味着当时的统治者对佛教教义的认可和支持。以此为契机,两位印度高僧开始在此礼佛度徒,诠经传灯,从而逐步奠定了白马寺祖庭释源的独尊地位。

进入唐朝,白马寺更是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唐朝历经太宗、高宗的奉佛护法,佛教的地位已经如日中天,这时出现了中国僧徒各自诠释佛经和阐述教义,形成各种各样具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都知道少林寺以武功名世,不知道它是禅宗祖庭

公元495年初秋,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跋陀随着长途迁徙的人流,向洛阳进发。北魏孝文帝历时两年的迁都即将结束,跋陀的大半生似乎都在路上度过。据说他曾经西行到过东罗马帝国,然后又向东,经丝绸之路,抵达北魏原先的首都平城。笃信佛教的孝文帝,对这位据说已经悟道的高僧非常敬重。迁都洛阳后,希望他能陪伴在自己身边,但跋陀却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修行的好地方——河南嵩山。

越来越多的僧人聚集在跋陀的身边,坐禅,译经。孝文帝为他们在嵩山建立了一座寺庙,叫作少林寺。

1500多年来,少林寺里的历代高僧都在这里安睡着,然而中国佛教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人却不在其中。

当时一个叫菩提达摩的印度僧人也来到嵩山,很多年后,他被人们尊为中国禅宗始祖。

少林寺西墙外是为纪念达摩而建的初祖庵。初夏,初祖庵的樱桃熟了,庵里的师父们忙着采摘,供奉佛祖。

达摩祖师来东土传法的时候,中国已分裂为南北两个王朝。虽然处于对峙状态,但对于佛教却同样虔诚。

达摩率先见到了南朝的梁武帝。

梁武帝问达摩大师:“朕继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

达摩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何以无功德?”

达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如何是真功德?”

达摩:“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说:“廓然无圣。”

梁武帝最后问:“对朕者谁?”

达摩答:“不识。”

梁武帝无法领悟,达摩只好离去。

梁武帝佛学造诣很深,多次主持编纂注释佛经,并亲自登堂讲授。佛教传入日本、朝鲜,也在这个时期。梁武帝还四次入寺,舍身为奴,在寺内只穿法服,除此以外的物件一概摒除。他曾下诏全民奉佛,以至于梁朝的半壁江山内,佛寺达两千多座,僧尼有80多万人。然而这样的一个人,面对达摩的指点,却错失了悟道的时机。

渡过长江的达摩,最后在嵩山留了下来。那时跋陀开创的少林寺正云集天下高僧译经论道,然而达摩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常驻寺内,而是独自一人隐居在少林寺外的五乳峰上。

在达摩面壁九年之后,一位名叫神光的中国僧人便前来叩门拜师了,最初达摩并不理会。 农历十二月九日,北方最寒冷的冬天,在大雪中站了一夜的神光为表明求法的决心,取来一柄快刀斩断左臂。于是达摩收留神光,并为他改名慧可,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的二祖。

传说慧可立雪断臂后,在嵩山养伤修炼。后人为纪念这位禅宗二祖,修建这座二祖庵。在二祖庵内,有古井四眼,四眼井味道各异,称为苦、辣、酸、甜四井,传说是当年达摩用禅杖凿地而成。

1000多年前,达摩收留的第一个弟子慧可,出家前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对各种经典学说都有很深的研究。正是感慨这些学问未能穷尽人生的妙理,于是才放弃世间的学问,出家为僧的。衣钵传承完成。最后分别的时候到了,达摩大师这才将离别的真正原因告知慧可,原来大师的生命已近终点。

达摩身后,中国禅宗历经磨难,衣钵代代相传,终于在唐代六祖慧能之后发扬光大。这棵参天古柏,传说就是慧能为纪念达摩祖师而栽种的。

达摩生前在嵩山坐禅传法,与少林僧众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所以少林寺早期的发展,受达摩的影响微乎其微。

少林寺的开创者跋陀有一个弟子慧光,在律学上造诣高深,被尊为中国律宗五祖。少林寺直到唐末,都是中国律宗的重地。直到宋朝,随着禅宗的日渐兴盛,少林寺最终成为禅寺。

元代禅宗重要支派曹洞宗领袖福浴禅师主持少林寺的时候,少林寺作为禅寺才达到辉煌的顶点。

灵隐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公元326年,东晋咸和元年,一位古印度僧人来到杭州。当他走到西湖西面的武林山时,不禁指这一座小山惊叹说:“这是我们天竺灵鹫山的一座小岭呀,不知什么时候飞到这里来了!”又说,“佛主在世的时候,这座小山岭是仙灵们隐居的地方,不知现在还是不是这样?”

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创建于东晋,是杭州现存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早在南宋建都的临安府时期,有人评定江南禅寺“五山十刹”,灵隐寺就位列前茅。

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的自然是佛法在作为帝都的南京及其周边的繁盛。在当时,仅为一个县制的杭州,灵隐寺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随着此时国运的隆昌,中国佛教进入全面鼎盛时期,灵隐寺的香火终于日渐兴旺起来。

公元八世纪末,茶圣陆羽来到灵隐寺。据说他曾在这里寓居三年,不仅写成了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而且留下《灵隐寺记》,记录了唐代灵隐寺的风貌: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飛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

《灵隐寺志》上说,这座寺庙曾经十四次被毁坏,却又十四次重建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公元960年,经过重建的灵隐寺,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僧人,他就是应吴越国王钱弘俶延请,前来主持这座古刹的永明延寿禅师。今天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露台边,两座高约十二米的八面九层楼阁式石塔,就是这一年建成的。据记载,这一时期的灵隐寺名“灵隐新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三千余人,香火极盛。永明延寿禅师因此被尊称为灵隐寺的中兴之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字乐天,晚年皈依佛教,号香山居士。公元824年,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在启程北上后不久,写上这首充满眷恋之情的《忆江南》,堪称千古绝唱。

在四年的行政长官生涯中,白居易给杭州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极好的官声,还有一样则是许多流连古寺,纵情山水的诗篇。在《宿灵隐寺》一诗中,白居易这样写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诲榴开。”传说那时的灵隐,仲春时节,寺中常有洁白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人们都说是从月宫的桂树上落下来的,不知白居易是否有幸亲眼目睹过这一胜景。至少在暗香浮动的四月天,与灵隐寺的僧人们诗词唱和、饮茶参禅,对这位晚唐大诗人,必定是一件美事,以至于在不到两年里,就入山十二回。

两百年以后,又有一位文采飞扬的地方大员来到灵隐寺,他就是新任杭州通判苏轼。“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这位出生于崇佛世家的北宋大文豪,历经宦海浮沉。到任杭州后,也像他的前辈白居易那样,每有余暇,必至灵隐,与冷泉为伴。后来,苏轼在“冷泉”二字后面加题亭字,为后人留下一段唐宋两代大诗人遥相唱和的文坛佳话。

大慈恩寺与高僧玄奘

公元648年5月至9月,一个漫长的夏天,玄奘翻译完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他一直等待的时刻来到了。玉华宫清凉的空气,让唐太宗的心情格外舒畅,胸有成竹的玄奘,看起来风尘仆仆,谦逊有加,两人相谈甚欢。太宗第二次劝玄奘还俗做官,玄奘一边赞扬太宗,一边坚持拒绝他的好意。

玄奘将刚刚译完的《瑜伽师地论》之精心一段讲给太宗。那是一段分析君王在治理国家中的过失与功德的经文,它使原本不信的太宗开始对佛教刮目相看了,并忍不住发出感慨:“朕观佛经,譬犹瞻天望海,莫测高深,其儒道九流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渤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太宗答应了玄奘的请求,为所译经文作序,并在序文中称佛教为圣教。

当时太宗身边的太子李治也随即附序,两篇序言一出,长安城内王公贵族纷纷开始亲近佛法,佛教仿佛一夜间盛行起来。

不久,太宗在玄奘的提议下,在全国范围内度僧尼18500余名,佛教从此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长达20年的译经当中,玄奘在长安的译经场有4处,它们先后是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和玉华寺,其中慈恩寺最为有名,也是唯一留存下来的。

西安的慈恩寺,也是我国名闻古今的寺院。唐代高僧玄奘曾受朝廷圣命,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是当时长安著名的译经场所。慈恩寺位于西安市南郊,是唐代长安最宏丽的佛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慈母大恩而建造的,故名“慈恩寺”。

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公元652年,玄奘向唐高宗请求在慈恩寺内建塔,获得批准。开工那天,玄奘亲自挑砖,参加建塔劳动。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四角五层的慈恩塔终于落成,这就是今天大雁塔的前身,玄奘把带回的经典及佛舍利全部奉纳于此。

公元659年,为了翻译600卷的《大般若经,》玄奘上奏高宗,希望把译场移至离京城远一些的玉华寺,高宗终于恩准,玄奘可以全心全意地译经了。60岁的玄奘带领玄门四神足在内的一批高僧,远行200多华里,来到玉华山,满怀抱负。看到深秋的玉华山依然景色秀丽,他深信,这里就是阎浮兜率天,生命中的四年,在这样的心情下开始了。

公元663年10月,在译完《大般若经》600卷后,玄奘突然感到体力不支。从开始翻译这部浩大的经典,到这时已经过了四年的光阴,也许是预感生命将尽,玄奘停止了译经,开始终日诵经。他对自己的下葬也交待得很清楚:“请用草席包裹,置于山之间僻静处,勿近宫室,不净之身尽量屏远”。玄奘也为自己的来世做了准备,向立在寺院周围的佛像作了最后的告别,让人们把翻译的所有的经书、请来的佛像、帮助过的穷人和指导过的信徒都一一列了清单,还请人专门做了一尊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塑像,放在自己的床前。

新年的正月初九,玄奘在肃成院过一小渠时,不慎跌倒,被门人抬回卧室,这个小渠玄奘不知走过了多少次。那一瞬间的事,他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十三日一卧不起,沉沉昏睡,偶有谵语。那间病室大概简单幽暗,但此时玄奘的心中却渐渐地升起了一片光明,梦见犹如在极乐净土,处处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一生中所经历的一切又一幕幕映在眼前。

高宗是二月七日得知玄奘病危消息的,趕派御医来为他冶病,可是为时已晚。二月九日,当高宗接到玄奘圆寂的报告时,不禁泣道:“朕失国宝”,敕命以官费安葬玄奘。

四月十四日,玄奘被安放在白鹿原,那一天赶来送葬的有100多万人,3万人为他守墓3天3夜。

玄奘给我们留下75部佛教经典,总计达1335卷,它们至今还在被人们沿用背咏。这是翻译史上一个惊人的数字,再没有人能超越,然而这只是他从印度带回经典的九分之一,遗留下的大部分经典从此被封存起来。

猜你喜欢
白马寺灵隐寺达摩
达摩祖师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记白马寺(新韵)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佛教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以杭州灵隐寺为例
佛教中国化与现代化问题研究
杭州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