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伴2型糖尿病,早手术早得益

2017-12-27 00:15张频
家庭用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病程胰岛素手术

很多人害怕糖尿病,不光是因为控制饮食比较麻烦,而且远期并发症不可预测,真可谓是“花钱又遭罪”。

2016年3月公布的一项中国糖尿病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显示,估算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开支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达到1 734亿人民币(250亿美元);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医疗开支较病程1~2年的患者高出460%;糖尿病患者医疗服务的使用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4倍(包括住院和门诊次数都大幅增加)。

外科手术治疗有优势

经国内外专家数十年临床研究证实,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手术有效率达95%,完全缓解率达83%以上。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将胃旁路手术列入《糖尿病防治指南》,将其确定为糖尿病的常规治疗。2009年9月,欧洲糖尿病学会确认糖尿病成为手术可以治愈的胃肠道疾病。

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专家共识,对于体重指数(BMI)≥32.5千克/米2的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是可以接受的治疗方案。对于体重指数27.5~32.5千克/米2,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的糖尿病尤其是伴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手术应该是治疗选择之一。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重度肥胖患者(体重指数>40千克/米2)或体重指数介于35~40千克/米2且合并严重2型糖尿病、肥胖相关心肌病变、严重睡眠呼吸暂停、不育、影响日常生活的骨关节病等患者,减肥代谢手术治疗可获得长期稳定的减重治疗效果,合并症也可以得到治愈或明显改善,并最终降低病死率。

目前,美国每年施行减重代谢手术约20万例。2016年中国(大陆)手术量6 000余例。

手术风险可控

整体来讲,手术治疗对糖尿病的缓解要比药物治疗来得明显,包括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都要远远好于内科药物治疗。但是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每位患者面临的手术风险都不同,减重代谢手术风险的增加往往与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相关,包括年老、高体重指数、男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存在肺栓塞风险、行动不便等。

减重代谢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并发症(出血、瘘、胃食管反流、溃疡等),感染,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内疝,呼吸系统并发症(肺不张、肺炎),胆囊炎和胆结石等。

人们对减重代谢手术的风险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甚至是恐惧心理,其实现代外科技术已经能够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统计证实,减重代谢手术的死亡率低于其他常见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等。

在肥胖人群中,未实施手术的患者相比实施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倍,而接受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较未接受手术者,相对死亡风险显著降低89%。

自我健康管理是“终身课程”

有很多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认为,做了减重代谢手术后糖尿病已经“治愈”了,从此可以放开肚皮胡吃海塞,吃什么都无所顾忌了。这是绝对的认识误区。

做减重代谢手术只是纠正患者过去不良生活行为的一个手段,术后对自己的生活行为仍然要加以管控,包括少食油腻饮食和甜食,生活起居规律、不熬夜,坚持运动锻炼、避免久坐,心理健康等。

一句话归纳,“少食多动”是终身课程!

长期收益/投资比更显著

一般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需在腹部切4~5个0.5~1厘米的小孔,住院时间为10~12天,术后5~6天即可出院。

从理论上讲,糖尿病病程越短手术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无论是做袖状胃切除术,还是胃旁路术,都做的是胃肠手术,手术操作难度差别不大。而糖尿病是内分泌科疾病,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手术可以改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胰岛细胞功能不好(它本身不分泌胰岛素了),手术效果肯定也大打折扣。

如果符合手术指征,做手术越早、年纪越轻,效果越好,病情缓解的时间段会很长(有的可以维持20年左右)。“指南”规定,病程超过15年的糖尿病不建议手术,5年以内的糖尿病手术效果较好。

一般减重代谢手术总费用在5万~6万元(其中自费部分约2万元),自费部分主要是耗材和器械设备费用。外科治疗一次性花费较多,但从长远来看,收益/投资比更显著。

据2008年《天津日报》报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已经超出治疗糖尿病本身(降糖)的费用,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均治疗费用为3 726.40元,有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均治疗费用为13 897.70元。

内分泌及糖尿病诊治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优势学科,大部分内分泌科医生都接受了外科治疗的理念,强有力的团队综合实力,进一步保证了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的效果。

(张频教授每周一下午、周四上午有专家门诊,每周一、四上午有减重及代谢手术专病门诊)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科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据2007-2008年中華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约9 240万。糖尿病前期人数已达1.48亿。其中2型糖尿病最多,约占90%以上。

糖尿病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内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再加上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即俗称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但是所有的内科治疗方法都很难维持血糖的长期稳定,不能避免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和进一步加重。严格的饮食控制和反复的血糖波动对患者造成持续精神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其并发症才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并发症将逐年上升。有资料统计,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并发症。糖尿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其中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严重的导致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和失明、糖尿病肾病(严重的导致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足(严重的导致截肢)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程胰岛素手术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