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杂技人才的培养

2017-12-28 09:24付秀玉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杂技与魔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杂技技巧人才

◎ 文︱付秀玉(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浅谈杂技人才的培养

◎ 文︱付秀玉(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新时期,我们要对杂技人才进行高素质、多技能、全方位的综合培训,使之在今后可持续、全面地发展,成为高层次的杂技表演艺术家。

一、基本素质教育

1,文化知识教育。杂技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它的专业性和技巧性,要求杂技人才从儿童时期开始培训,而不能像一般学生那样正常地读完小学、中学、高中的文化课程。这种局限是杂技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杂技人才的培养必须解决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持之以恒地选择以文科为主的文化教育,提高杂技学员与演员的文化素质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

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杂技人才充实自己,从艺术分析和研究的视角逐步把杂技的艺术生产总结归纳,使杂技艺术的生产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然后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使杂技艺术形成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艺术体系。

2,杂技知识教育。杂技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一个专业杂技人不了解杂技艺术的历史源流和演变过程,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杂技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杂技知识的教育作用,帮助和引导杂技学员与演员学习劳动生活中产生的杂技技巧;春秋时期的“弄丸”杂技节目、秦代引入宫廷的“角抵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散乐百戏”及明清时的杂技兴衰,这些杂技的历史知识与现代杂技和未来杂技发展的知识都要学习,方能促进杂技人才的成长。

3,音乐知识教育。音乐知识的教育可以提高杂技人才的乐感,使其识谱,在音乐的艺术熏陶中改进“你奏音乐、我演杂技”伴奏和表演之间的脱节现象,将音乐与技巧表演交融互用,做到二而合一。在音乐的伴奏旋律中,运用节奏的韵律烘托和渲染杂技艺术。

4,表演技能教育。表演技能的教育可以激发杂技人才内在的潜力,改革“工匠式”的训练方法,改变舞台上僵硬的面孔或机械的笑容,把人的感情和目光的交流融入杂技艺术,使杂技的技巧表演呈现出活的艺术灵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舞蹈形体训练。舞蹈形体训练可以美化杂技的技巧表演,提高杂技的审美层次,帮助杂技学员及演员从体态美的角度去训练肌体,改善运动和形体造型。如安庆杂技团表演的“滚杯”朝天蹬倒喝水这个高难度技巧中,虽然许梅花是在表演杂技,但她运动中变化的形体造型却像舞蹈动作的构图,这使该节目的整体形象和技巧变化的形体造型都耐人寻味且极具美感。

6,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杂技人才不仅要他们学习杂技艺术,更要培养其高尚的品德情操和集体主义观念。杂技人才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尊师敬业,团结互助,争当德艺双馨的模范,成为爱祖国、有文化、懂科学、讲艺术的杂技事业接班人。

二、能力综合培养

1,竞争能力培养。竞争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杂技人才在艺术表演团体进入市场经济和艺术体制改革之时,按照国内外观众欣赏心理的需求,安排杂技晚会的表演内容和形式。使杂技人才做到知己知彼,有目的、有选择地训练杂技节目,做好在专业上和心理上的承受准备,以便适应文化市场转制及优胜劣汰的法则。

2,竞技能力培养。杂技在技巧训练时,要求学员或演员必须稳定地把握自己的心理情绪,战胜自我,勇敢地挑战技巧训练中的难点。只有重视杂技人才的竞技能力培养,才能使其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逐步往竞技方向发展,做到在任何场地演出都能正常或超常地发挥技能,使表演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创造能力培养。杂技的艺术生命在于创造,只有不断地创造杂技新节目,才能改变杂技的固定模式。杂技人才创造能力的培养可先挖掘其自身的潜力及创造性认识的能力。尤其重视他们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创造想象过程,启发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留给杂技人才多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创作精品节目,繁荣杂技艺术,使杂技艺术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4,协调能力培养。杂技是一种技巧性表演艺术,它的专业性要求从业者在训练中,必须培养一种人与人之间协调配合的能力。如《对手技巧》等节目,是由两名或更多演员组合完成的表演,体现了演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协调配合能力。因此,杂技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协调能力的综合训练,使之在练习中团结互助、密切合作。

5,鉴赏能力培养。杂技人才培养应重视观赏与杂技有关的艺术作品,使学员及演员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从审美的高层次、多角度去分析杂技艺术作品,便于对多种艺术之长兼容并蓄,繁荣杂技艺术的再创作。

三、科学训练方法

1,分解辅助训练。分解辅助训练是一种局部的练习方法,是实施杂技艺术创作的初期验证,适用于杂技基本功与节目技巧的全部训练。如《抖杠》节目后空翻的初期训练,可以从地面后空翻和杠上平衡能力练习入手,然后再增加一些弹跳、速度以及后空翻落地时杠形线的立足点是否吻合等有关辅助训练。这种训练方法直观简便,容易被接受。可以按照杂技学员、演员各自不同的身体素质条件和承受能力,安排难度大小不同的技巧分解和辅助练习。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在训练初期重复多余的技巧动作,保证训练起点的精确,为第二阶段的培训奠定基础。

2,技巧组合训练。技巧组合训练是把分解练习的技巧动作全部回归成一个整体技巧,按照数量和质量训练的标准安排单一性技巧反复练习。此时的训练应考虑技巧的轻、重、缓、急,使学员或演员在组合训练基础上,协调人体智能、体能、肌能配合能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达到训练时间短见效快的目的。

3,技巧规范训练。技巧规范训练是一种严格的高质量的练习,它要求学员或演员在运动中精确地控制肌体的平衡,使每一伸手抬足都一次性达到规定标准,克服反复练习中习惯性弯腰、勾腿等小动作,使训练的每一招一式都规范到位。

4,技巧衔接训练。技巧衔接训练是在直观上把单一而复杂多变的技巧动作相互衔接起来,按照技巧难度的大小不同和视觉上时空的高低不平,把技巧与技巧之间的空隙衔接贯穿到一起。这种层层递进的衔接训练,使杂技节目的技巧表演产生一种杂而不乱、繁而有序的层次感。

5,技巧综合训练。技巧综合训练是将杂技节目的音乐、表演、舞蹈等整体创作融入杂技的训练中,在连贯练习杂技技巧的同时,运用音乐的旋律、表演的情感投入、舞蹈形体的塑形去美化和烘托杂技节目技巧训练。这种训练最好坚持每天练习三遍,使之产生娴熟优美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杂技艺术人才的培养,还应在艺术管理的正确决策下,结合国内外文化演出市场的需求和观众欣赏的心理接受,规划既有艺术继承又有借鉴、创新的杂技晚会和杂技节目,使杂技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的杂技表演艺术家。■

猜你喜欢
杂技技巧人才
人才云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空中杂技师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看杂技
指正要有技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