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积极标签,增学习动力

2017-12-28 06:55张莉
教师·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马标签妈妈

张莉

著名教育学者肖川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在这个追求过程中,或许我们会有暂时的彷徨或沮丧,但是我们只有带着爱心、自信、鼓励、耐心,不时给学生贴上积极的标签,且研且行,才会被鲜花笑脸包围,要相信学生的能量是巨大的。

多年前的一件事至今記忆犹新:那时初三,临近毕业,班里很多学生在互赠离别礼物。女生小马也收到了班里许多同学的毕业礼物,于情于理,她要回赠礼物。但小马是个孤儿,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拮据。一天,我接到一家商场主管的电话,被告知班里的小马偷东西,让我去一趟。我知道原因后,再三向主管解释:小马是个好同学,只是因为家中拮据买不起送同学的礼物,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我把她偷拿的东西用钱买了下来,并送给了她。我告诉她:“这是我俩之间的秘密,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事情渐渐平息了,小马的情绪也慢慢稳定。

这件事其实正印证了以社会学家莱默特和贝克尔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标签理论。它认为每一个人都会“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而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如果将此事交给学校处理,告知家长,可想而知,写检讨,通报批评,乃至全校皆知,认为她是个小偷,那么她必将被人指指点点,前途一片灰暗。

这个事件、这个理论给我们教育带来的启发无疑是巨大的。师生的对抗情绪、后进生的止步不前、学生的违纪行为……细细想来,不都是与我们给他们贴的“标签”相关吗?相反,我们只有给学生贴上积极标签,才能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开启学生沉重的心门,让他们变得自尊、自爱、自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曾如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而赏识不就是贴积极标签吗?

自从初一下学期接手班级以来,我明显发现我们这个班级学困生很多,作业拖沓、字迹潦草、不思进取现象普遍存在,那如何改变现状呢?于是,我拿着这个“法宝”展开了工作……

一、施之以爱心,贴积极标签

一个班总有那么几个成绩落后而又沉默寡言的学生,他们遵规守纪,可学习上又没有良好的方法,一直得不到进步,慢慢就懈怠了,满足于现状。我班的小月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听初一上学期的老师说,刚开始她势头很好,英语总是班里第一名,两个月后成绩却落下来了。慢慢地,她越来越消极。正巧学校里一位老师是她家邻居,我询问后才知道,她父母前阶段感情出现了问题,离婚了。现在父亲又要再婚,听说新妈妈很年轻,对她照顾不周。可想而知,这对孩子的打击有多大,以至于在学习上也没心思下功夫了。一次大课间,她肚子疼,没有出操,一个人在教室做作业。我悄悄问她:“肚子还疼吗?”她弱弱地说:“好一些了!”我又问她:“爸爸要结婚了是吗?”她一脸震惊地看着我,“今天你爸妈都打电话来询问你的身体情况,可见他们还是爱你的!(善意的谎言)”她若有所思。“爸爸妈妈虽然分开了,但是爸爸还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你的妈妈,给你的爱,还是会和原来一样啊!”“我还是觉得他们在一起好!”她有反应了。“他们分开肯定有他们的理由,但肯定不是你的错,我们不要干涉他们,给他们一点自由,好吗?而且像你这样的情况现在有很多啊,老师曾经带过的一名学生也和你的情况一样,但是她却十分开朗、乐观!”“真的吗?”“是呀!”“您的话我懂了,我不想这件事了,我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的。”“来!击个掌!一起努力!”小月在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自我意象:我是和别人不同的,我的家庭是残缺的。所以她一直贴着这样一个消极标签,而我与她的交流向她透露了一个信息:原来也不是只有我是这样。小月的这个“标签”瞬间被剔除了,从而走向了积极乐观的轨道。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爱心,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础、动力。我们要主动从情感上去接近学生,架设心灵的桥梁。

二、施之以自信,贴积极标签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小钰是我班的“掉尾生”,除了语文,其他学科的分数都接近个位数,每节课都像在梦游,不听、不记、不问,我与她多次谈话,她没有任何回应。一次学校举行歌咏比赛,我让学生每组带一份化妆品,比赛前化好妆。这天中午,小钰组的大组长告诉我,他们一组已经化好了,我惊讶于他们的速度,走近一看,个个化得端庄大方。一了解下来,原来是小钰的功劳!于是歌咏比赛结束总结时,我抓准机会,欣喜地对着全班说:“今天我发现我们班诞生了一位美容大师!她就是小钰同学!”“张老师,她不仅会化妆,手也很巧呢,这是上一次她送我的她自己做的十字绣挂扣,您看!”一位和她要好的女生高高地举着一个红色的挂扣。我立即竖起了大拇指:“真棒!”我看到小钰一向漠然的脸上泛起红晕。我心想有戏,正巧学校要举行“温馨教室”评比,我就把一面墙的布置任务交给了她,她也支支吾吾答应了。一周下来,这面墙布置得精致夺目,内容丰富,我班因此被评为“温馨特色教室”,我当众表扬了小钰。后来几期的板报也都有她的参与。渐渐地,我发现她与同学的交流变多了,脸上笑容也多了。一天午休,我找小钰谈话,肯定了她的优秀:“我相信,在学习上你也会给张老师一个惊喜。”她怯懦地答应了,对于她来说,能开口就已经进步了,我又再次给予其信心。我督促小钰的同桌多给她帮助,提醒任课老师上课多提问她,哪怕回答不出,也不要打击她。期中考试后,我发现她每门功课都有5分到10分的进步,尤其是英语已经达到30多分了,我又对她“旁敲侧击”,使她进一步燃起奋斗的欲望。初一学期结束时,她的成绩虽然还处于班级“尾巴”位置,但人开朗了、自信了,有一次还和我开起了玩笑。《礼记·学记》中有句名言:“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育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身上的缺点,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周围的人对其充满希望。我想,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

三、施之以鼓励,贴积极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你的期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我班的小喆同学做什么事情都比别人慢几拍,他妈妈多次向我诉苦:儿子作业天天做到12点多,还是完不成,作业做一会,就神游一会。在语文测验中,他的作文也多次没有完成,有时只写了一个开头,其余都是空白。上课提问他,他也要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课堂作业更是每天都完不成,经常被任课教师叫到办公室,但是他仍旧我行我素。于是我与任课教师、家长一起商量,布置给他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适当减少,只要他当天完成就肯定他、鼓励他,给他小组加分奖励。课间只要在做作业,我就当着全班表扬他,并且将他清晰的卷面投影展示给大家看。有几次我特意事先与他妈妈沟通好,在班上直接打电话给他妈妈,询问他作业速度问题,我开了免提,全班都听到了他的进步,我看到他脸上笑盈盈的。他的作业速度慢慢跟上来了,我又鼓励他向其他同学看齐,恢复作业量,他愉快地接受了。或许他还有那么几次的拖延,但我们不责怪他,而是不断鼓励他向良好势态发展。正如郑渊洁对教育子女的看法:“对孩子的鼓励,不能是一时的,即兴的,而要持之以恒。”

四、结语

其实我们的学困生本来都是一颗颗钻石,但因为布满了灰尘,光芒也就被遮盖了。我们只有耐心地和他们一起共同擦拭,他们才会绽放夺目耀眼的光彩。让我们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修正不完美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马标签妈妈
骄傲的小马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标签化伤害了谁
不会看钟的妈妈
小马快快跑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