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

2017-12-28 08:45彭丽潭
教育界·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横线涂色平均分

彭丽潭

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原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融合,从而找到数学的原型。这样才能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计算到计算,把枯燥的“机械练习”变为有趣的“生活应用”,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兩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掌握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理解什么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产生分数

谈话:同学们,大雄和小叮当周末相约到野外郊游(出示主题图),你们看,他们准备了哪些好吃的?

学生:4个苹果,2瓶矿泉水,还有1个蛋糕。

师:这么多好吃的,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两个人都满意?

生:平均分成2份。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叫作平均分?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那就请你把这些食品平均分一下吧(出示课件)。

依次出示:

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___个。

师:我这里还剩一个蛋糕,要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你要这么分,想象你的手是一把切蛋糕的刀,怎么切?(边说边比划)

对,从蛋糕中间切,这样一刀下去(课件演示),每人分得多少?(填空:半个)

2个苹果,1瓶水我们都可以用学过的数表示出来,那半块蛋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想知道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的一位新的朋友——分数。(板书标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

师强调:这一半蛋糕是二分之一。那么,另外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也是二分之一。

回忆: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二分之一的?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边说边比划)。

2.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师:先写中间的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横线下的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分数就是二分之一,读作二分之一(边写边强调)。

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二分之一的2表示什么意思?1呢?要想得到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必须将这个蛋糕怎么分?

小结:分数的产生,必须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你们想试着写一写1/2么?请在自备本上写一写,看谁写的更漂亮(强调要写在一个方格里面)。

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这个分数,那你知道分数每部分的名称吗?请你自学教材上的这部分知识,然后再来告诉大家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二分之一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回忆: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那你想不想动手折一个二分之一出来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正方形纸,折一折,找出它的二分之一。

学生折纸,老师巡查,给出指导。

师问:你是这么表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的?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追问:还有那一部分呢?

师:还有别的不同的折法么?(横着对折,竖着对折,斜着对折)

追问:我们分的方法不一样,为什么都是正方形的二分之一呢?生答:都是将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正方形的纸,你能猜猜它是几分之一么?为什么?你也试着折一折。(老师把表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图纸贴在黑板上)

认识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们还想认识别的分数么?课件出示“练一练”第一题,指导完成第一幅图,并追问: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部分的一份怎么表示?你是这么写的?为什么用1/3表示?

其余几幅图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交流。

问:这4个分数为什么分母不同,而分子都是表示1呢?我们是怎么找出几分之一的?

总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交流:你选第几幅?为什么,其他几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平均分是得到几分之一的前提。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黑板上有两张图,它们都是由同样大的纸片按不同的方法折出来的,第一张图表示的是什么数?(1/2)

第二张呢?(1/4)

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教师协助总结:

从涂色部分的大小直观地看出分数的大小。

1/2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1/4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自然越小。

下面你能猜一猜1/4和1/8的大小么?你是怎么想的?自己折一折,看看是不是?

1/2>1/4>1/8>1/16.....

通过这几个分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同样的物体或图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大。联系我们生活中的经验,一个西瓜,平均分给的人越多,每个人吃的就越少。

四、巩固升华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下面让我来看看谁的分数学得最棒。

1.“想想做做”第三题

谈话:这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我们就用整数“1”来表示,同样1个蛋糕,1个西瓜,1张正方形的纸,我们都可以用整数1来表示。第二张表示的分数是什么?猜一猜第三张表示的分数是什么?

如果继续往下分,还可以分出几分之一呢?

总结:同样长的纸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长度就越短。

2.第四题,先比一比,再涂一涂

3.第五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我们的新朋友——分数有了哪些认识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六、板书

认识分数

2个苹果 1瓶水 半个蛋糕

2 1 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横线涂色平均分
Can you solve them?
Noun Riddles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难得的生日礼物
涂色
动脑筋,仔细看
涂色
涂色
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