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态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哪些

2017-12-28 09:17姜仁良
人民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竞争力竞争

姜仁良

【摘要】不断提升生态产业竞爭力,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围绕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生态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引导生态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南针。当然生态产业战略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人文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统筹设计。

【关键词】生态产业 竞争力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

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知道,各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具有差异性,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受到政府政策保障、区域资源禀赋、区域生态产业的竞争优势,以及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实现对上述影响因素的优化配置和协同配合,才能取得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其中,生态产业竞争力是区域各种资源相互整合,赢得区域发展优势最直接的表现。生态产业是由坚持生态发展理念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微观企业构成的集合体。生态产业的发展基础及发展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力量,生态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而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最终是通过生态产业的竞争能力来体现的。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不断提升生态产业竞争力,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实力。

生态产业竞争力是生态产业竞争主体之间相互较量所呈现的结果。在生态产业发展中,作为生态产业主体的企业都希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进而牢牢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事实上,在生态产业发展中各个主体之间为争夺资源而进行竞争在所难免。生态产业竞争力就是生态产业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交锋所体现出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是通过各生态产业竞争主体之间的相互比较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各个生态产业竞争主体相互竞争的过程也是相互比较的过程。因此,生态产业竞争力具有动态、比较的属性。生态产业竞争力是生态产业竞争主体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系统能力,而这种系统能力也只有通过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比较或较量才能最终得以体现。也就是说生态产业竞争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态产业竞争主体之间相互比拼而存在的整体能力,需要有竞争对手的参照才能彰显其能力的高低。

生态产业竞争力是生态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现实能力及潜在能力的总和。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各个市场竞争主体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中平等地参与竞争,这样一来,竞争实力更强的竞争主体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区域生态产业竞争力的大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各区域生态产业之间的竞争与比较,可以衡量出各区域生态产业竞争力的高低。没有比较,就没有竞争力的优劣。因此,以某个统一的标准对区域生态产业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是鉴别各区域生态产业竞争力大小的基本出发点。生态产业竞争力大小不仅取决于各区域生态产业参与市场竞争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而且还要包括相对于其它区域生态产业所具备的潜在能力的大小,这些潜在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其在未来发展中的后劲,影响着其竞争实力提升的空间,最终影响生态产业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影响生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生态产业战略规划因素。做好生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促进生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先导。良好的生态产业战略规划能够增强生态产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围绕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生态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引导生态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南针。当然生态产业战略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人文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统筹设计。通过制定全面系统的生态产业战略规划,明确不同时间、空间节点上的阶段目标、重要步骤和相应的对策路径,可以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的宏观引领与指导功能,确保了生态产业建设过程中的步调一致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为生态产业的产业链纵横发展构建了一张详细的路线图,为生态产业有序发展及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生态产业领域科学技术创新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态文明的进步,生态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人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成果。但是,生态产业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也就是说生态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产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生态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基本动力之一。离开了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力提升都将受到根本的制约和阻碍。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生态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加速器。加大生态产业领域科学技术创新力度,特别是与绿色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领域相关的前瞻性、创新性技术是推动生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生态产业政策保障因素。政府的政策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作用非常明显。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规制引领,政府“有形的手”作用发挥是对市场调节作用的有益补充。经验证明,凡是在政府生态产业政策调控得力的区域,其生态产业发展势头都比较良好。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生态产业领域的财政支持,采取积极有效的优惠财税政策,如贴息贷款、直接补助、税收减免等具体措施推进和引导生态产业发展;建立环境污染税、资源保护税等措施引导生态产业领域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资源;建立技术创新基金,支持生态产业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等。总之,积极合理的政府政策对生态产业的发展壮大及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的政策是提升生态产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之一。

生态产业市场需求因素。政府制定的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只能是引导性的,生态产业发展还受到市场需求的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市场需求因素对生态产业发展及其资源配置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生态产业如何发展,既要遵循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必须符合生态产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生态产业市场需求是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影响到市场的供给,进而对生态产业发展的程度、规模等具有直接的影响。因而,加大对于生态产业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与研判,合理定位市场的实际需求,根据生态产业市场的实际需求量的大小来定位生态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对生态产业适度、合理发展意义重大,进而对生态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生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条件是生态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影响生态产业发展的气候、水资源、生物资源、地质、地貌、土壤,以及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对生态产业发展产生综合性、整体性的影响。因而,自然环境条件对生态产业发展的影响非常明显。生态产业发展不可能脱离所处的自然环境背景而为所欲为。在生态产业发展中,必须深入了解所处的自然环境资源的长处与不足,充分发挥所在地自然资源中形成的优势条件,规避其不利条件,使生态产业发展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而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因此,自然环境因素是生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作者为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余川江、邓玲:《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类别特征研究》,《江淮论坛》,2012年第4期。

②尚杰、刘溟源:《区域环保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要素禀赋角度》,《中国林业经济》,2013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竞争力竞争
企业战略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D+3I”五步构建企业战略规划全景模式研究
竞争的合适位置
感谢竞争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规划及转型实践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战略规划 老总该如何自我规划?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