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与书次号再评述

2017-12-28 08:49张念盛
卷宗 2017年34期
关键词:图书

摘 要:文章重点论述了图书在版编目(CIP)实行多年来,依然存在的几个主要缺陷,以及对图书“分类出版号”中书次号的评述。

关键词:图书;在版编目;书次号

众所周知,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是指图书资料部门将出版機构送来的校样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加工编目后,将有关的编目资料随同校本送回出版机构,然后由其将有关的编目资料印刷在图书版权页上,使图书与编目资料能同时为各级、各类出版机构、图书馆及文献发行部门所利用。

图书在版编目(CIP)最早由美国实验、施行、实行,后由澳大利亚、苏联、德国等多个国家决定效仿并实行。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进图书在版编目(CIP),从1991年3月起在全国开始正式实施。并且,其后随着计算机网络化、自动化的发展,联机合作编目得到蓬勃发展,实现了书目数据的资源共享,编目工作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统一化。实施多年来,图书在版编目(CIP)显示了它与众不同的优点和长处,主要有:它实现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大大减轻了编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实现了一次编目多次利用的目的;增强了图书资料的检索途径;为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创造了先决条件等等。

同时,多年实行以来,图书在版编目(CIP)依然有不少不完善和不利的地方:

1. 图书在版编目(CIP)的著录项目或数据依然过于简单化。

图书在版编目(CIP)的数据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在版编目数据标题、著录数据、检索数据和其他注记。其中第二部分是著录数据,其主要是书名与作者项、版本项、出版项等三项,项目或数据中依然没有内容提要项,把揭示图书文献内容的最重要部分给省略掉了。图书在版编目(CIP)中的数据或项目应是完整的详细型而不应只选择一些数据或项目的简要型,只有这样,才能便于各种类型的图书情报部门参照和选择使用。

2. 图书在版编目(CIP)的标准化程度依然不够。

比如图书在版编目(CIP)中还是只有统一的分类号码,而无统一的书次号码。目前,图书资料部门在书次号的编制上,有的仍然在使用著者号,或分类号,或出版时间号等等,十分混乱,极不统一。这对于计算机网络下的图书资料部门,或者说数字图书馆的工作是十分不利的。有鉴于此,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书次号,并且与分类号一并作为图书在版编目(CIP)的数据随书出版发行。

3. 图书在版编目(CIP)的数据或著录项目依然不够严谨、认真、规范。

还是不时出现诸如著录项目不标准、著录格式不准确、归类不当不到位、仿分复分不准确,不按分类法的有关注释归类等问题。此外,还有漏印、错印项目及标识符等印刷方面的问题。

4. 图书在版编目(CIP)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降低了编目人员的素质,已是不争的事实。

图书在版编目(CIP)工作的开展使图书馆,以及其它图书资料机构的分类、编目人员产生了依赖思想,从而降低了分类编目人员的动手和思维、判断能力。因此,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分类编目工作人员丧失了一定的独立工作的能力,长久以来,其分类编目方面业务素质的下降是肯定的事实了。

由于图书排架号或索书号起着“纲”与“领”的重要作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次号,我们就应给于特别关注。下面重点谈谈书次号的有关问题。

1. 书次号的统一或标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的检索与查询的通用性,进而实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以前由于各馆各自为政,书次号的标准化问题没有显现出来,如今,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早已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人们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技术支持,因而各种标准化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书次号的标准化问题即是其中之一。

2. 几种常见书次号的使用情况。

目前,我国很多图书资料机构使用的书次号基本上是种次号,其根本缺点是各馆的种次号无法取得一致,因此,种次号绝对不会成为书次号的通用标准。还有些部门以著者号为书次号,著者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全国书次号统一,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和读者方便,但是按著者取号,还不能做到一书一号。比如对于同名著者和同一著者的不同著作,还必须另加种次号才能彻底区分。因此著者号的主要问题是同姓著者多,易重号,也不能作为书次号的通用标准。还有极少数的部门以出版时间为书次号,主要缺陷是随着图书的日益增多,也易产生重号,因此,也不太可能成为通用的书次号标准。此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书次号编制方法。

但是,近些年来,有的图书馆在书次号的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并且付诸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尤以“分类出版号”比较典型。

3. “分类出版号”的运用情况。

1990年,黑龙江省鸡西大学图书馆孟令国同志根据他们开展此项工作的成功经验,撰写了《图书分类排架最佳方案设计—兼论“索书号”》一文,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分类出版号”的使用和运作情况。在书次号标准化的实践上,给我们提供和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使书次号在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成为了可能。如果有人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可以仔细看看,这里不多介绍。

无疑,“分类出版号”中的书次号在目前比其它形式的书次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 其最显著的优越性就在于它极大地便利了计算机的查询与检索,节省了读者的大量时间与精力。

书次号统一后,在全国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在网络上只需输入某种图书的“分类出版号”,就可以即时进行各种特征的检索和查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

2.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无论是采购方面还是分类、编目方面,以及目录组织、库房与设备的管理和读者服务方面,都非常节约人、财、物和时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能。

3. 其书次号具备有极强的稳定性。

因为“分类出版号”中的书次号是以目前国际上唯一通行的ISBN编码系统中的出版者代号和书名号所构成的,所以科学性很强,只要ISBN编码系统不变,书次号就不会轻易改变。

4. 实现了排架与检索的统一。

种次号、著者号等书次号,对于各馆的排架与检索比较容易,但是要做到各馆之间通用并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检索与查询、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就会产生很大困难,原因是由于各馆的排架号或索书号很不相同,从而导致了馆与馆之间的排架号或索书号不能通用。而“分类出版号”中的书次号如果作为通用标准,各馆就可以统一取号、统一排架,从而就能做到跨越空间的有效检索和咨询,实现前所未有的全国范围内排架与检索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孟令国.图书分类排架最佳方案设计—兼论“索书号”.彭城大学学报,1991(2-3)

[2]刘俊英,张姝.出版分类号运作评述.图书馆建设,2000(1)

[3]陈一阳.图书排架号论纲.图书馆论坛,1994(1)

[4]张勤.浅议图书编目中的著者号与种次号.时代报告,2012(11)

作者简介

张念盛(1964-),曾用名:张念胜,男,现任职于山东钢铁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工作理论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
无障碍图书联盟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
图书
图书
图书
最新出版图书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