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困”的小蓝与“执念”的李刚

2017-12-29 20:45李莉
创业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蓝李刚押金

李莉

作为首个走出国门的共享单车企业,小蓝单车在美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共享单车行业迎来多事之秋,随着各地颁布政策限制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企业自身也迎来融资困局。

根据《寻找中国创客》发布的报道,小蓝单车自今年1月完成4亿元A轮融资后,始终在寻求4亿美元B轮融资,但这笔融资于今年6月宣告失败。小蓝单车向ofo、摩拜等品牌提出的收购意向也均被拒绝。报道指出了小蓝单车目前在运营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新一轮融资失败,现阶段账目资金紧张,导致开始挪用用户资金;今年3月发布的bluegogo pro至今未见到产品;内部管理机制出现问题等等。

随后,小蓝单车官微发出维权声明。声明指出,对于以“爆料”为名对小蓝单车进行造谣中伤并利用部分渠道进行传播,内容子虚乌有、逻辑混乱,严重失实的报道,小蓝单车将保留一切诉诸法律的权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20日有媒体报道永安行将收购小蓝单车并已打款1000万元,以解决其当下资金紧缺的问题。小蓝公关则回应“谣传勿信”。

而自今年9月底开始,不断有用户反映小蓝单车出现逾期未退还押金的情况。

李刚的执念和先见

小蓝单车自入局共享单车领域已将近一年,起初以无押金、6个月免费骑、搭上支付宝、牵手艺术家举办艺术展等一系列动作迅速为大众熟知,更凭借优良的骑行体验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共享单车第二梯队。

尽管与“头部”的ofo、摩拜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小蓝单车在用户体验上绝对不亚于前两者。尤其是小蓝的变速车,获得了很多骑行爱好者的青睐。

但是这背后却有着高昂的成本。一位小蓝单车的维修人员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如创始人李刚所宣传的,小蓝单车的制造成本的确很高,全身铝合金不假,加上600多元的智能锁,成本在2000元左右。”

忽略成本,把用户体验放在优先级,创始人李刚对骑行体验似乎有一种执念。他曾在公开场合说道:“我们是在做一件用户很喜欢的事,是一件很美好很有意义的事情,就算不考虑盈利,又能怎么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蓝单车对骑行体验的追求并未获得同等的回报与行业地位,不过李刚仍然向大众展现了他的先见之处。

在国内市场被抢占得所剩无几之时,李刚率先进军海外市场,彼时共享单车两大巨头的海外扩张之路还未真正开始。只不过结果未如预期所料,作为首个走出国门的共享单车企业,小蓝单车在美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小蓝单车当时计划在旧金山投放1万辆单车,但由于未与所在地政府密切沟通招来不满与反对,最终致使其只在旧金山投放了200辆车,出海计划也以失败收尾。

随后,小蓝单车暂停海外之路,与中兴达成战略合作,重新拓展海外市场。中兴在海外市场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下,一切都只是妄想。倘若小蓝单车能一直持有充足的资金,海外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出现小蓝单车的身影也未可知。

产品的核心与尺度

相比于很多共享单车品牌,小蓝单车的品质、口碑都遥遥领先。李刚在骑行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曾一手创办野兽骑行并于2016年11月拿到B轮1.5亿融资,之后便推出了孵化项目小蓝单车,正式进军共享单车领域。

小蓝单车从第一版车开始采用铝合金车身及“鼓刹+罗拉刹车”组合,其中罗拉刹车是专为城市休闲车发明的刹车系统,具有效率高、刹车反应速度快、操作轻便、故障率低的优点,从共享车产品安全性的角度来说算是当前较优的解决方案,加上快速解锁方案,使其打入用户心中。

而当共享单车经过市场洗礼后,部分单车品牌爆出用户押金难退难题时,小蓝单车的用户不例外地尝试退押金,之后便暴露出小蓝单车一连串的问题。

押金难退,这是共享单车行业最敏感和最致命的问题。

小蓝单车在开始时堪称“黑马”,如今如此巨大的反差确实令人意外。除此之外,李刚所追求的质量至上一度被其当作致胜“法宝”。他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提到,雨季等恶劣天气的到来意味着廉价的单车将进入返修高潮,好的产品终会脱颖而出。

但事情并未朝着李刚所预判的方向发展。如今早已过了他口中的8月返修高潮,ofo、摩拜“攻城略地”,反而是小蓝单车被曝出各种问题。

从结果来看,李刚所信奉的“骑行体验”也好,“用户至上”也罢,终归没有击中行业的核心痛点。在抢占用户阶段过度注重產品,可能会让你失去先机,而一旦错过时机,这种“错误”是无法扭转的。

资本的力量

2017年初,小蓝单车获得黑洞投资及智明星通的4亿人民币A轮投资,此后开始进驻深圳、广州、佛山、成都、南京及北京等国内六个城市,此外还有前文提及的美国旧金山。

与此同时,李刚也开始为拓展更多的城市做准备,于是今年3月,小蓝单车发布了变速共享单车bluegogo pro及轻运动型共享单车bluegogo pro 2。

由于急速扩张和过高的制作成本,4亿人民币在这场“扩张大战”中很快被消耗殆尽。小蓝单车运维人员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自今年5月起,他就没再拿到过每月的全薪,拖欠4个月的工资到10月才算真正结清,但当月的工资依然没有着落。而与小蓝单车有直接劳动关系的维修人员,其10月的工资也是在最近两天才拿到。

“我见了200多位投资人,主流投资人都见了一遍,但没有人愿意投,不会有人在两家百亿美金的企业打得火热的时候再去投资一家小公司。”这是网约车大战后期爱拼车的创始人杨洋讲的话,或许这也是小蓝单车目前所面临的困局。

今年5月中旬,小蓝单车曾发布了升级版的bluegogo pro2。与前几代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款车型安装了“智能中控”,它的作用是可以作为向导为用户提供吃喝玩乐的服务入口。李刚当时透露:“小蓝单车将会联合百家大流量App打造‘蓝海开放平台,成为最大的线上线下流量入口。”这可以看作是李刚能找到的最直接的变现方式——“流动的广告牌”。

但大半年过去了,这款车依然处于概念阶段。现在回想起来,这款概念车最大的可能是被李刚当成吸引新一轮融资的筹码,只不过依旧以失败告终。

猜你喜欢
小蓝李刚押金
齐心防疫,看好你,“小蓝”
The Channel Tunnel
绿色的生命
花式退押金
我又没有一千万
遇见绘本《小蓝和小黄》
Candy的故事袋
瓶子小蓝
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