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奶制品更有“营养”

2017-12-29 21:43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48期
关键词:乳糖风味豆浆

选择奶的首要标准是蛋白质和钙,其次是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云无心:美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从“每天一斤奶,健康十亿人”开始,牛奶在中国的消费量突飞猛进。各种来源的奶如豆奶、羊奶、骆驼奶、椰奶等,以及各种形式的奶制品纷纷走进人们的生活。

琳琅满目的“奶”,该如何选择呢?

“营养”是一个概念,简单地说:身体需要的东西,就是营养成分。除了婴儿,人们的营养成分是从多种食物中获取的。

当我们说“奶”的时候,一般是指牛奶。而讨论其他奶的营养,往往也都是与牛奶相比较。牛奶能够提供的营养成分,除了水之外主要是蛋白质、脂肪和乳糖,而钙则是最好的食物来源。其他微量营养成分中,维生素A、B1、B2、B12值得一提。除此之外的营养成分,在牛奶中含量很少,不值得在意。

所以,在选择奶的时候,考虑的首要标准是蛋白质和钙,其次是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前两者是奶营养的关键,后者则是锦上添花。

还需要考虑脂肪和糖。牛奶的脂肪大约3%~4%,因为还承载着可溶性维生素,所以也可以接受。如果是外加了太多的脂肪,那就不值得。牛奶中有5%左右的乳糖,已然不低,但也是天然存在的,所以只能接受。可如果是为了口味而加糖,就降低了产品的营养价值。

有了这些基础常识,我们就可以来评析各种奶制品。

先要说的是,牛奶、羊奶、水牛奶、骆驼奶的选择不值得纠结。这些动物的奶都是优质蛋白和钙的优秀来源。其他的矿物质、维生素、脂肪和乳糖不尽相同,但只是这种多点那种少点的区别而已。作为饮食的组成部分,这些含量上的差别不值得纠结。所谓的“营养差异”,抵不过多喝一口少喝几口的影响。在挑选时,只根据价格和风味来挑选就可以了。

另外,奶不等于豆浆,选购时看清营养标签。大豆蛋白也是优质蛋白,在蛋白质方面可以代替牛奶。不过豆浆中的钙含量很低,而豆浆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相对于牛奶的高饱和脂肪来说,更有利于健康。如果饮食中有比较好的钙来源,那么可以不喝牛奶喝豆浆;如果指望喝奶来摄入钙,那么传统的豆浆就力有不逮了。

现在商业化生产的豆奶会进行“配方”,有的会加入钙,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的产品配方不同,有的厂家会加入相当多的糖或者其他碳水化合物来改善风味和口感。具体的营养价值,需要从营养标签来确定。原则是:蛋白质含量应该比較高(3%左右),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要太高(5%左右),而标签上注明了添加钙(如果没有明说,应该就是没有添加)。

就鲜奶、常温奶、奶粉来说,差别主要在风味。相对来说,鲜牛奶的风味最接近“牛奶的本来味道”,而常温奶的味道会有一些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鲜奶需要在运输储存中全程保持冷链,否则很容易变坏。

酸奶、奶酪、调制乳和乳饮料等,都是基于牛奶的衍生产品。酸奶是牛奶发酵得到的,理论上说,但凡牛奶的营养,它都有,还把一部分乳糖转化成了乳酸,有利于减少乳糖不耐受;并且有一些活细菌,或许有一些“聊胜于无”的健康作用。不过,纯的酸奶多数人喝不下,所以市场上的酸奶大都加了很多糖来调味。考虑到糖对健康的不良作用,多数酸奶其实不如牛奶好。购买的时候,请注意营养标签,纯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应该在5%左右,超过的就是加糖了。

奶酪可以看作“浓缩的牛奶”,但很多奶酪是“再制奶酪”,加入了其他成分以及盐来调味。

调制乳和乳饮料都是以奶为基础,是添加了很多其他成分的“奶制品”。不同的配方,营养价值相差很大。对于这些产品,要注意其营养标签和配料表,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盐和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品种即可。

此外,就椰奶、核桃奶、花生奶等植物奶而言,如果看其营养标签的话,会发现这些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都较低,含糖量较高。一句话,它们就是一些风味饮料,不能代替牛奶。

猜你喜欢
乳糖风味豆浆
去露营吧
百年风味“花”开万家
八方风味,美酒润佳肴
风味人间
秋天也爱喝豆浆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宝宝乳糖不耐受还能继续母乳喂吗
舒化奶能缓解乳糖不耐?
豆浆新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