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们失去了温度

2017-12-29 00:22曾念群
新民周刊 2017年49期
关键词:蝙蝠侠荒原复活

曾念群

《正义联盟》最令人期待的一幕,是超人复活。在动漫、科幻题材中,人物死去活来、活来死去是很常见的创作手段,只要作者能将情节处理得勉强说得过去,观众也乐见其成。但《正义联盟》把复活超人的过程编排得如此浮皮潦草——将超人尸体沉入水中,闪电侠扯来一股超强电流,于是,超人复活了。

但活过来的超人,已经与1978年《超人》里的那位超人大相径庭。在老版《超人》中,超人托举火车、客车、飞机,保护妇女、儿童、老人,亲和力直比扶老太太过马路的善良青年,起码在这个故事里,超人面对的是一个个普通人,传递的是一份朴素的情感。

而到近40年后的这部《正义联盟》,超人已经脱离群众了,创作者赋予了超人对抗荒原狼这样的超级大BOSS的责任,却忽略了在他与普通人之间建立连接。新的超人形象,内心藏有痛苦回忆,复活之后先是猛揍一顿队友,负能量爆棚,那个给人以温暖感与安全感的超人,失踪了。

不仅是这部《正义联盟》,包括此前拍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等DC扩展宇宙电影,都面临着角色情感空洞化的危机——这是好莱坞科幻片高度追求暗黑风格、特技特效的结果——强调对现代观众进行更有效的感官刺激,而非通过电影让故事人物与观众持续建立血肉联系,让这些科幻大制作博得了噱头,获取了票房,却失去了温度。

当然,必须要有一些表面花哨的元素来遮掩电影故事的流程化与空心化,《正义联盟》的处理手段是,运用那些只有DC影迷才懂的笑料梗,来编织一个“影迷电影”的迷人光环。深深浸淫在漫威、DC复杂英雄体系里的观众,对影片给出的“你懂我懂”的暗号式细节乐此不疲,完全无视电影在更重要的剧情逻辑上的应付。长而久之,《正义联盟》这样的英雄片,会在大格局、故事精彩的科幻片包围下,慢慢退缩为小众商业片。

《正义联盟》中赢得一致好评的人物也不是没有,神奇女侠成为所有人都认同的一个表现优异的角色,这个角色的成功,在于她的个性化设计到位,更在于她让观众觉得,自己与她是无距离感的。

反观《正义联盟》中其他几位人物,除超人变得陌生之外,蝙蝠侠也有点让人不认识了,那个装备齐全、格斗勇猛、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蝙蝠侠,在《正义联盟》中沦为了彻底的配角,在超人干凈利落解决掉荒原狼之前,蝙蝠侠几乎没体现出任何领袖特质,反而在强悍的荒原狼的攻击下,显得十分狼狈。所谓超级英雄,在任何时候,都要体现他的超能力,都要传达他的超凡个性,一旦一位或几位超级英雄为了服务影片主题而自敛光芒,这个故事在整体上便失真走形了。

何为正义?何为联盟?漫威也好、DC也好,恐怕都得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最早这两个系列的故事所描述的正义,是捍卫人民过上普通而美好生活的权利,是保护人民的生存环境不遭受外来的威胁,是英雄们在生而为人的基础上去做一项伟大的事业。同样,当这两个系列的故事走向联盟之后,也是在为了维护正义的基础上,来强大集体的力量,而非借助集体的平台,来凸显自身的个性、强化自己的权力。

科幻电影在新技术的助威之下,拥有了花样频出的外包装,这种外包装让电影制作者、创作者为之着迷,并在近些年中投入了过多的精力。但在对超级英雄的理解方面,在对英雄与人民之间的情感表达方面,却变得麻木、套路化。说白了,就是以“人民的名义”打打杀杀,刻意强调正派与反派的矛盾冲突,忽略了人民才是正反派作战的核心价值。

猜你喜欢
蝙蝠侠荒原复活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黑足雪貂复活记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冷冻人复活后会怎样
被人痛骂后如何满血复活
难忘雪漫荒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