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十九大:为中国经济翻开新篇章

2017-12-29 07:11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17年11期
关键词:解码世界经济

王莉莉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九大)在举世瞩目中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30年前,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0年前,十五大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今天,十九大再次擘画未来30多年的宏伟蓝图,指引着“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加辽阔的海域,为中国经济翻开了新的篇章——

新时代,再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经济成就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5年来的经济成就,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实现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迈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文玲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如是说。

她认为,成就之一是从世界经济大局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在国际国内特别是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调整变革中、世界经济整体艰难前行过程中取得的。2007年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至今已有10年时间,2012年世界经济、贸易仍在底部运行。在外部环境恶化、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的情况下,中国成为最主要的动力。“从2012年到2016年,也就是中央作出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判断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世界经济增量中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在此期间,中国保持经济年均7.2%的增速,在世界较大的经济体中居于首位。”

成就之二是从国内经济走势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实现了5年经济的腾飞。1978年到2012年中国GDP年均增速9.6%,是高速增长;2012-2016年GDP增速分别为7.8%、7.7%、7.4%、6.9%和6.7%,经济增速实现换挡。在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下,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条主线,深入实施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增长奠定了基础,使顺利完成转变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成就之三是从成果惠及范围看,“这5年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经济发展的共享性,使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经济发展成果,是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基础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也奠定了未来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基础。”

成就之四是从国际影响看,经济实力增长为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这5年从一个区域性大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全球性大国,其发展态势让世界更多国家、更多人民看到了希望。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实力、国防实力的增长都来自于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

“中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保证了中国能够实现从区域性大国迈向全球性大国,成为全球更信赖、更被认知、更加瞩目、更受敬佩的一个大国,也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为世界上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增强自身独立性的民族和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陈文玲说。

新常态将继续保持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届时,中国经济将如何?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认为,目前到2020年还有3年时间,未来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6.9%,全年实现6.8%的增速没问题,后面3年即使经济每年实现6.4%的增长,也可以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预计2020年之前,中国年均经济增速在6.5%以上。2016年中國人均国民收入为8000多美元,2020年超过1万美元没有问题。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创新驱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徐洪才说。

中国在2023年前后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2万美元,进入世界银行认可的高收入国家行列,或者说届时中国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几年,只要中国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预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新常态,潜在经济增长率将逐步下降。”徐洪才认为,2025年可能回落到5%左右,2030年可能只有4%,然后在3%-4%稳定一段时间。未来不应该更多地强调经济翻番,而是更多强调增长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国关所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中心主任张胜军认为,十九大报告显示出中国找回了大国自信,更加坚定走自己的路,正是“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他的第一个判断是,中国发展到今天,是大转型的结果,中国有了一个大秩序。

张胜军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是一种超越式的发展,不是循规蹈矩的发展,就像技术的发展是一种大爆炸式的发展。“这种技术创新的中心可能正在从西向东转移,向中国转移,这种现象的出现的确也是一种相变。如果我们只是循规蹈矩的、按部就班地学习西方,不可能成为新的中心。”

“中国很可能在未来5年带领着世界要走出世界性的漩涡和乱流。如今,世界的漩涡和乱流中不稳定、不确定、难以预测的因素还比较多。但我相信未来5年中国可能给世界带来一种新的秩序。这个秩序必将是因为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秩序、中国的努力而有所改变。这也是我们赢得未来的一个方向。”张胜军说。

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止

“中国现在站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前沿。全世界都在看中国,中国更加开放、更加自信。”陈文玲说。endprint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3个经济增速高增长的国家都是年均增速持续了25年高增长的经济体,全部因为采取开放的政策才实现了国家的经济腾飞。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保持了40年的高速增长,1978年到明年2018年达到40年高速增长。

“我认为中国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止,我们将从渐进式开放到制度式开放,到引领性开放、高水平开放、深度开放。我们在全国有11个自贸区试点、12个对外开放试点、我们有200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近200个高技术开发区、几十个保税区、还有跨境合作区……各种特殊经济功能的区域仍然在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陈文玲表示,中国和一些国家的自贸区建设正在加快,我国签订的22个自贸协议,包括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将构建面向全球、立足周边、连接“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体系。这就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机遇成为大家的机遇。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清晰的声音,习近平在2017年1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上明确提出中国关于全球化的主张,提出“打贸易战会两败俱伤”、提出“贸易战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这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在2013年9月、10月提出来的重大倡议。今年5月14号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40多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形成了270项会议成果,这绝对是在全世界空前的盛况。

“更高水平的开放,我觉得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大国气度大国胸襟,是一种更加自信的开放,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放,也是一个超越本国利益,造福于全人类的开放。”陈文玲说。

推动全球治理進入新时代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良多:主动性更强,力量更大,从过去的参与者、合作者逐渐变为设计者、贡献者。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中国已经从单一“与国际惯例接轨”逐步成长为“国际规则领行者、制定者”。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贾晋京的认证,他同样认为,在世界大局中,中国从全球市场网络“接入者”转变为“组网者”;在治理体系方面,中国实现了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系统优化升级”。

万商云集才是兴旺气象。在全球化方面,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从十九大报告中就能看出,中国的开放政策保持着定力。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等。”梅新育说。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表示,十九大对未来世界经济合作、自由贸易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新形势下,中国将是世界发展的最大推力。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教授彭支伟也认为,十九大如何站在新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合作共赢全球新秩序,值得期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表示,十九大将着力加强开放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引全球资源助力中国发展,为和谐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未来走向哪里,中共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中国怎样定位全球角色……国际社会目光灼灼,迫切希望通过十九大找到更多答案。

越南计划与投资部战略研究院前院长刘碧胡表示,中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和道路已经作出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绩。过去5年,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交织的复杂背景下,中国提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动将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一个稳定区间,很有远见。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过去5年,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中国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也重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福祉,与各国合作共同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政治、经济及战略方针将对世界未来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韩国光云大学国际学部教授申相振认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这代表着中国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保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尤其是“美丽中国”,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表述。只有一个国家发展到相对较高的阶段时,才会真正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

富林顿投资经理马克·丁可认为,未来5年中国经济走向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进展将会带来巨大机遇,全球众多投资者已经视之为驱动投资回报的关键因素。

黑石全球首席策略师里查德·特尼尔表示,澳大利亚市场人士普遍的共识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此次十九大的召开将为深入推进改革带来重要契机。许多投资者预期,十九大能够更好助力中国经济应对转型期的挑战,包括国企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智库主任让·马克·达尼尔表示,随着各领域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中国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这将为世界提供更有效、更具可持续性的中国治理方案。随着经济转型后的平稳发展,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化的捍卫者,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鼓励国际贸易往来,这对于世界经济的积极平稳运行尤为重要,将进一步增强全球市场活力,使世界贸易往来更具可持续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码世界经济
解码 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文化解码
文化 解码
文明 解码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