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与职业需求的对接

2017-12-29 16:54唐海燕
艺海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职业需求对接应用型

唐海燕

〔摘 要〕高校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师范”特点和定位不放。要打破专业音乐学院专注表演能力培养的模式,通过课程设置(整合)与专业定位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素养对接、 实践环节与职业能力对接三个方面来实现学生基础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培养跟职业能力基本对接。这是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胜任社会职业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应用型 音乐师资 职业需求 对接

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辦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面对当今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的教学应以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就业需求为重点,把就业导向与教学实践的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中小学师资培养与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课程设置(整合)与专业定位对接

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兼顾培养基层企事业单位和文化部门的音乐活动的策划、指导和管理人才。但是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声乐、器乐等音乐技术领域强调有深度,忽略广度,忽视了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选修课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音乐专业教育的课程过于独立,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强调“一专”,忽略“多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专业的纵深发展,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过分强化了专、窄、深的课程体系,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这种把学生的知识结构局限于“音乐”专业,缺乏人文知识和全面教育能力的课程体系,未能体现出音乐“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专业定位的“师范性”和“应用型”特点,把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实现课程设置(整合)与专业定位进行有效的对接。

1.要加大通识类课程的开设力度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组成大学教育。前者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不是对立和割裂。

国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启示我们,注重通识教育,是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前沿知识和能力,增强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意识的必要途径。通识类课程主要指“公共课”的课程。通识课程的开展,可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据统计,哈佛大学1992年的要求是:在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社会分析、外国文化6个领域各修若干课程,其总量应达毕业要求的学习总量的1/4。我国除了北京、上海部分一流大学有通识教育,今年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还处在本科基本建设环节,还没有落实通识教育的问题。除了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开设的弹性、开放性还达不到应有的比例。因此,我们在注重“应用型”的同时,必须注重历史、文化、经济、宗教信仰等视野课程比例,把公共选修课程放开到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领域。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

2.加大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教育专业课程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最能体现音乐专业的“师范性”。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左右,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 30%、35%。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中的审美教育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提倡学科综合等当前教育理论上的热门话题,高校必须逐渐改变忽视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轻视音乐教育理论课程的现象。要增设《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并积极挖掘本土音乐教材,调整《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

3.融合课程体系

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学生很少将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等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可以尝试音乐理论教学中将《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和《中外音乐欣赏》课合并,将《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初级和声》课合并,这对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的构建是十分有益的。另外,在作曲专业课中,融合《复调》《和声》和《配器》的关系也是可以尝试的。

二、教学内容与职业素养对接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音乐教师,要以中小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凸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把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与素质进行有效接轨。

1.通俗唱法要“上位”

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一直沿袭音乐院校的模式。特别是唱法上,把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生源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又要兼顾“多能”的培养,声乐教学效果一直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特别是“学”出来的美声唱法,美感不够。加上美声唱法是外来品种,缺乏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习惯,因此,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不受欢迎,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也是曲高和寡。而通俗唱法因为它的声音自然、直抒胸臆、语言质朴通俗,作品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中不同层面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真正地通俗易懂,备受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青睐。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也常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唱美声唱法声音难听甚至发声困难,但是一唱通俗,那就既有声音也有美感了,能“自然地歌唱”了。这个“自然地歌唱”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之一。endprint

多年教育实习和毕业生工作情况调研结果告诉我们,无论是中小学音乐课堂还是群众文化活动,通俗唱法一直接地气,广受欢迎。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中,在保留持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通俗唱法的传授。在各类事件教学的环节中,通俗唱法要上位,要把通俗唱法、通俗作品放在突出的位置,只要学生能有美感地、自然地演唱,就要给高分、给鼓励。

2.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进教材

中小学音乐师资是我们的主要培养目标,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到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问题。例如在声乐教学中,建议在合理安排中外经典声乐作品的同时,紧密结合人音版、人教版、湘教版新课程标准中小学生音乐教材中唱歌、音乐剧、歌舞表演、音乐游戏、音乐与戏剧表演、欣赏等教学内容。如《静夜思》是湘教版二年级下册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歌唱部分的内容;歌剧《白毛女》选曲《扎红头绳》和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是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与戏剧表演”部分的内容;《春雨蒙蒙地下》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歌表演”的曲目;《阿西里西》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游戏”的曲目等等。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音乐与戏剧表演、歌表演、音乐游戏、声乐鉴赏等声乐内容的知识以及授课技能。

在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今后的工作内容、形式,做到今后实习、上岗“胸有成竹”。

3.群众音乐活动内容进课堂

培养企事业单位和文化部门的音乐活动的策划、指导、管理人才也是我们需要兼顾的目标之一。群众文化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歌唱、表演形式和常用曲目也应当进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内容中来。如在声乐教学中,除了安排经典的艺术歌曲、歌剧选段、经典民歌,还要适当安排群众活动中常用的通俗作品、戏曲、曲艺作品。在教学形式上,要打破单一的教学形式,合理搭配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三种教学形式,把群众活动中常用的齐唱、对唱、二声部重唱、表演唱等演唱形式纳入声乐曲目的教授中来。即可活跃课堂效果,又可让学生熟悉群众活动基本形式和内容。

三、实践环节与职业能力对接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普通高校办学定位的需要。根据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把实践环节与职业能力紧密接合,为农村、城镇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音乐专业办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音乐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环节归纳起来就是演出实践、见习实习。

1.演出实践

主要指音乐比赛和校内外演出。目前每两年一届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基本功”比赛,由原来的指定3位选手改革为从学生名册中任意抽取比赛选手,旨在全面提高教风、学风。该环节敦促各高校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能力。各类专题的教学汇报音乐会和校内外重大晚会是各高校日常教学实践的常用环节,此环节既可检验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又可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锻炼音乐作品的表现力,积累舞台经。其中毕业晚会和学生自编自演各类社团活动节目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有专业课程学习一个综合型的艺术检验。从晚会的主题设计、排练、组织到演出,从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选材、表演形式到演员安排、活动组织程序考虑等方方面面,都是对学生音乐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能力、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演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弹、唱、讲、舞、写等“讲台”能力最常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舞台心理状态、音乐作品表现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舞台”素质的中坚环节。

2.见习实习

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见习实习是把所学和即将所学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其见习实习一般在中学、小学以及社区、文化单位。见习一般安排在课程《音乐教学法》教授途中,目的是让学习者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理念、方法、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为今后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和深入学习时打一个基础。也可通过见习帮助理解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是学生在正式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之前熟悉和熟練掌握音乐教学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过渡,是在真刀真枪的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是否适合、是否了解这个职业,找到自身与一个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之间的差距。

见习、社区辅导和毕业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熟悉基本的组织教学、管理课堂的基本方法,了解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程序。通过实习见习环节,学生的示范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音乐表演技能驾驭课堂的能力将得到全面的培养。

演出实践与见习实习是学生师范素质培养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艺术实践环节,通过这两大环节的锻炼,可让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在讲台是称职的教师,在舞台是合格的演员,在非专业岗位中是文艺活动的多面手”。

高校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师范的特点和定位不放,打破以往模仿专业音乐学院专注表演能力培养的模式;要突出“社会需要什么,培养中传授什么”,突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实用性”,实现学生基础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培养跟职业能力基本对接。这是让学生能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胜任社会职业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石山.从整合的角度看现代高师音乐教学课程改革[J].艺术百家.200508

[2]徐艳萍.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310

[3]张海彬.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4]李荣.王琴.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看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8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需求对接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对接的几点思考
G20在和一些国际组织“对接”;杭州峰会不会“跑题”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探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