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P在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LC术中应用价值

2018-01-01 08:47周宜中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总管胆管

周宜中

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临床普外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急腹症。在腹腔镜技术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阶段已成为了胆囊良性病变的治疗金标准,和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判断胆道变异、胆总管结石的难度更大,术中胆管损伤、胆总管残余结石的后续治疗会让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心理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事件[1]。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医源性损伤,通过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让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发生胆管损伤、胆总管残余结石的概率降低。本研究主要分析MRCP在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32例男性,68例女性;患者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2.2±1.5)岁;急性发作时间为3~69 h,平均(36.6±2.4)h。实验组中,36例男性,64例女性;患者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2.8±1.2)岁;急性发作时间为3~67 h,平均为(36.1±2.8)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部和剑突下疼痛,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发热、右肩背部疼痛,墨菲氏征阳性,查体发现右上腹压痛,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轻微上升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上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上升或正常;B超检查表明为胆囊结石,胆囊增大,伴张力高、胆囊壁增厚。②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仅给予单纯肝胆胰B超检查;实验组患者术前则给予MRCP(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及肝胆胰B超检查。

1.4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中转手术例数、术后胆总管结石、残余小胆囊、胆管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9.0软件来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的手术中转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中转手术原因主要为意外胆囊癌、Mirizzi综合征、术中发现胆囊结肠瘘、胆管结石需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短期内发生黄疸、发热、腹痛等临床症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胆总管结石。

3 讨 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特点主要为无痛苦、无损伤等,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不但能获得胆系整体图像,同时利用横断位上下追踪,能对病变细节和肝胆解剖结构进行清晰显示[2]。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让手术中转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让手术安全得以保证。

3.1 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了解和掌握有无意外胆囊癌、胆总管下段结石等合并症 临床中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常常出现漏诊和漏治的情况,让患者二次住院,增加治疗费用,甚至会导致医疗纠纷事件[3]。胆总管结石患者并不是都存在典型症状,如腹痛、黄疸、发热等,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隐匿性,所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短时间内,常常有患者因为胆总管中结石而接受二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4]。针对上述情况虽然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能有效治疗,但是也可能出现取石失败的情况,发生胰腺炎、肠管穿孔等并发症。术前给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清晰显示胆管下段的B超检查盲区,进而来对此类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5]。本研究实验组术后短时间内1例患者发生胆总管结石,原因可能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结石进入到胆总管内,也有可能是因为术中操作时胆囊管结石出现脱落。因此在术中操作时应采用轻柔的动作,如果需要可以先切开胆囊管,然后选择分离钳从胆总管朝胆囊方向对胆囊管进行推挤。

3.2 通过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有效减轻术中损伤 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树的整体情况,了解胆囊管开口的变异情况,并判断胆囊三管的关系,保证胆囊切除的安全,特别是对于胆囊管高位开口处于肝管的特殊患者,利用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了解胆管开口变异部位,进而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Mirizzi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常见,其病理因素主要为胆囊管并行、胆囊颈结石嵌顿。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在术前有效诊断Mirizzi综合征,并评估其严重程度,进而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让胆管损伤有效减轻。

3.3 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有效减少胆囊管残余结石、残留小胆囊等并发症 胆囊管开口低、迂曲过长、胆管左侧或后方开口的患者,术后常常发生残余小胆囊,比发生胆管损伤的概率高,容易导致继发性胆管结石。采用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胆囊管长度进行预判,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如果胆囊管较短,则应在横断胆囊颈部后进行夹闭或缝合,防止对胆管侧壁造成损伤。如果胆囊管开口处有结石,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术中施夹之前首先对胆囊管进行横断,同时从近端将结石挤出,防止残留胆囊管结石。

3.4 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促使治疗方案更加合理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水成像能对胆管形态进行清晰显示,同时也能有效显示胆囊区炎性渗出,T2加权表现为胆囊壁厚、肝门区弥漫高信号等,则表示存在严重的急性炎症。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而提高临床疗效,让患者的安全得以保证。

总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估,可提高手术安全性等,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总管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