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人民医院心O成功完成首例三腔起搏器植入术

2018-01-01 08:47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心内科

近日,颍上县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在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帮扶下,成功完成该院首例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手术由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朱红军副主任医师与心内一科副主任丁玉良主治医师,及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患者,吴某,男,78岁,9年前因窦性心动过缓,在外院行单腔起搏器植入术。近期感活动性胸闷及头晕。入院后经检查起搏器电池耗竭,心脏彩超示心脏扩大,EF35%,心电图示QRS波增宽。考虑患者目前存在心衰,科主任刘钢铁副主任医师积极组织术前讨论,建议升级为三腔起搏器,行心脏同步化治疗改善心衰症状。

根据心衰治疗指南,植入三腔起搏器(CRT)是此类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CRT植入术是一种特殊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普通起搏器不同,CRT是用来纠正心脏左右心室不同步的问题,需要另外放置一根导线到左心室的特殊位置,使得心房和心室之间的舒缩更加协调,同时左右心室保持同步一致,因此CRT相比普通起搏器手术难度更高,很多县级医院尚未开展此类手术。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心内一科在术前对患者病情又进行了多次讨论,并邀请省立医院朱红军副主任医师共同制定了详细手术方案,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顺利植入三腔起搏器(CRT),患者各项参数检测正常。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已拆线出院。

此次CRT心脏起搏器在医院心内科的成功植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保障,也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衰的诊治中迈上了新的台阶,在心衰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心内科起搏器技术已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猜你喜欢
起搏器植入术心内科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3》答案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