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也要加快两步走

2018-01-02 21:47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7年45期
关键词:全会行动计划小康社会

■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蓝图、时间表、路线图,构成了有机衔接、不断跃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发展脉络,确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坐标。接下来,各地也要从新时代的高度谋划本地发展目标,以新时代思维明确新的发展战略,在“两步走”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新时代引领新方位,新思想指引征程,新目标鼓舞人心。党的十九大后,地方党委全会纷纷召开,审议通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意见或决定,聚焦和对标十九大战略安排,瞄准2035年和2050年,围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发展任务,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近日,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决定》,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八个战略行动计划。

★11月13日,河南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通过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意见》。

★11月9日,浙江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通过了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决定》。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1 承前启后,“两步走”战略勾勒现代化新图景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我们党确定“三步走”战略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谋划,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清晰可见,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使命感,开启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本文重要信源】

1.张高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张连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四梁八柱”;3.夏锦文:江苏探索区域现代化之路的战略思考

“两步走”建成现代化的提法,拓展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境界和新要求。这一崭新战略的提出,立足于从十九大到二十大的历史交汇期,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目标加以紧密衔接,朝着不断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继续迈进。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新任务,各地要从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全力以赴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的三年、攻关的三年,特别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同时,更加注重各项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系统性和连续性,既善于识大局、观大势、谋大事,又注重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协同配合,积极谋划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思路和对策。

2 做好规划,以全新理念谋划未来30年发展坐标

现代化的目标如何设置,对地方未来发展是重要引领。去年后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密集召开的省级党代会都对各自地区的战略作出明细的谋划,但设置的目标和时间节点与十九大的战略安排还需要进一步协同。接下来,各地要做好与十九大报告的对表,进一步明确提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战略目标,制定与全国同步的现代化目标。

东部地区目标要超前,瞄准发达国家水平,建设现代化强省、现代化强市。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证明,区域率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党的十八大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10月30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常委会议上提出,努力探索符合客观规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江苏特点的区域现代化之路。苏南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成功样本。201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就提出,到2030年苏南地区要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同样,处在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已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协调。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约合70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已降至2.0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11月9日浙江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即从现在到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分两个阶段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决策看点】

●11月9日,浙江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决定》提出“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行动计划,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计划,政府自身建设行动计划,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优美环境行动计划。

“两步走”建设现代化的地方目标概览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编制工作密集展开。目前,包括深圳、成都等市已开始全面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工作。十九大前夕,中央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目标是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11月6日至7日,天津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奋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生动实践的决定》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民主法治、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强劲实力、独特魅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而最近启动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编制试点工作,以打造全民友好型城市为基本理念,强调未来的深圳,不仅是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典范,更是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国际化大都市。10月26日,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区,具体目标是六个先行区,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创新先行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开放先行区等。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现代化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同样,全面建成现代化社会,一个也不能掉队。目前,中西部地区人均GDP较低,比如云南、甘肃只有4000多美元,贵州、广西、山西、西藏只有5000多美元,黑龙江、四川、青海、新疆等地只有6000多美元。从现代化的情况看,河南省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204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1月13日,河南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全省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建成更高质量的经济强省。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更加出彩。更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委书记陈豪11月13日撰文指出,云南贫困面很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很多,全面建设现代化起点较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同一个作业面上次序展开、有序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向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奋勇前进,让全省各族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决策看点】

●11月8日,西安市委下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提出,学以致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西安追赶超越发展的实践中,重点把握好“十个新”:把握好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部署,建设新时代西安铁军;把握好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理念,建设西安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建设服务“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把握好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战略,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把握好坚定文化自信的新内涵,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标识地;等等。

【链 接】

2035年中国或将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最近,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有关论坛上认为,2025年,中国将稳步迈入了世界银行所定义的发达国家的门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彻底摆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打下坚实基础。到2035年,中国会稳稳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在人均发展的水平、人们的富裕程度上,在人口超过500万的中大型国家里面,将进入30强。到2050年,中国将建成社会主义强国,迈入世界上500万人口以上的最富裕国家的十强。

资料来源:凤凰国际智库2017年10月30日

3 创新转型,在现代化征程上探索特色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时序概念,更是一种新思想、新战略,是一个大历史观。各地要审视新时代地方发展的阶段特征,把自身发展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去思考,确保地方发展始终与党的要求和民族的复兴同频共振。

创新改革成为东部地区的标配。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东部地区的要求是“创新引领”。对于东部省市来说,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创新,现代化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塑造增长主引擎。在这方面,江苏省提出,要强化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实体经济发达、现代产业体系健全、工匠精神深厚等综合优势,培育一批世界级、现代化的创新集群、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厚植区域现代化的经济基础。而浙江省则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转型升级,超常规力度建设创新型省份,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明年将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为此,深圳市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大手笔、大力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和营商环境改革等重大任务,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更具示范引领作用的改革先行区和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开放先行区。

转型发展是广大资源型地区迈向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转型发展”的只有一处,就是“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作为全国唯一的省域资源转型综合试验区,山西提出的资源型转型备受关注。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山西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要在2030年基本完成,这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大致同步。从一定意义上说,山西转型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要以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为牵引促进转型综改。同样提到转型发展的还有四川省,省委书记王东明最近在省委中心组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上强调,要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扎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另外,作为去产能任务艰巨的钢铁大省,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在省委九届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猜你喜欢
全会行动计划小康社会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走进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全会表情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