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箍咒下的俄油气怎么发展?

2018-01-02 01:49岳小文
中国石油石化 2017年23期
关键词:俄政府油气制裁

○ 文/岳小文

紧箍咒下的俄油气怎么发展?

○ 文/岳小文

制裁遥遥无期,反制裁措施接连不断,俄油气工业并未伤筯动骨,但未来后劲不足。

今年6月—7月,欧盟和美国先后宣布对俄罗斯的制裁延期。虽然从目前来看,通过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政府推行出口替代计划、调整税收政策等反制裁措施,以及欧盟制裁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俄油气工业尚未受到重大冲击。但制裁期限遥遥无期,对俄油气工业的负面影响逐渐加重。从自身来讲,俄政府还需要更多的应对措施来保障俄油气工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从合作的角度看,未来俄罗斯合作方向不会孤注一掷,会在中国、印度、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之间取得制衡。

制裁延期 取消难上加难

欧美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已持续三年有余。2014年3月以来,欧美对俄能源领域的制裁以金融、技术、装备与服务封锁为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禁止或限制欧美公司参与俄难采、深水与极地大陆架资源的开采项目;二是禁止向俄油气公司和大型银行提供长期贷款;三是制裁与克里木能源项目直接相关的业务。由于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合作较为紧密,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占据着25%~30%的份额,出于对欧洲能源供应安全的考虑,上述制裁措施并不涉及俄天然气及常规石油的生产。

今年6月,欧盟宣布对俄罗斯的制裁继续延长至2018年1月,制裁内容没有新的变化。由于欧盟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比较密切,对俄制裁成为一把双刃剑,给俄罗斯经济带来损失的同时,对欧盟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欧盟内部对俄的制裁意见并不统一,在政策执行上也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

制裁使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国际大石油公司在俄的很多合作项目在初始阶段就陷于停滞。

然而,今年7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对俄制裁的新法案。该法案收紧了现有的制裁措施,并扩大了制裁范围。其中包括增加了铁路和航运等方面的制裁。在油气领域又加大了制裁力度。一是金融贷款期限和向俄提供设备与技术的限制变得更为严苛;二是禁止或限制美国公司参与俄主要石油公司的页岩油、极地大陆架和深水油田项目的范围从俄境内扩展到境外;三是制裁项目扩大到出口油气管道项目,限制向参与这些项目的公司提供产品、技术及贷款,明确反对北流—2天然气出口管道的建设。

由于上述制裁第二项对欧美公司与俄公司在阿塞拜疆、安哥拉、越南、加拿大、墨西哥、匈牙利、北海等地区共同参与的海外项目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制裁内容有所妥协,制定了33%的门槛,即俄石油公司参与份额达到33%的项目才会受到制裁。目前,美国总统已批准该法案,对俄制裁法案已成法律,而且修改制裁条款的权力从美国总统手中转移到了美国国会,意味着取消制裁将变得更加困难。

俄政府的三项应对措施

面对能源领域的制裁,俄政府近几年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成立部委联合工作组,致力于降低油气领域设备、技术的进口依赖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国内技术创新和进口替代的政策和计划。例如,俄在运行井工艺、技术与服务方面,从2014年的67%~95%,计划到2020年降低到50%~80%。在大陆架项目所需工艺与设备方面,从2014年的80%~90%,计划到2020年降低到60%~70%。同时在油服业务、LNG技术方面都有相关的降低份额的计划。

俄油气工业的税收是俄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保障,国际油价下跌对俄政府财政收入造成重大影响,油气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从2014年的53%到了2016年只有36%。为了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对国际油价的依赖性,同时促进油气资源的开发,俄政府几年来频繁调整税收政策。在现行税收体系下,俄石油公司的税赋负担主要来自矿产资源开采税和出口关税,均为按量征税,二者合计占每桶原油销售价格的60%~70%。为了推动难采资源及新油田的开发,俄政府也推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无法改善行业整体的投资环境。为此,近几年俄政府一直在酝酿油气行业税收体系减少按量征税,增加按利征税。今年9月,俄政府通过征收企业所得附加税的法律草案,有望年底通过并于2018年开始实施。根据目前的草案内容,新油田和年产量不超过1500万吨的油井所有者,可自愿选择转向缴纳企业所得附加税,取代出口关税优惠,未来有可能完全取代出口关税和部分矿产资源税。

除了加大油气行业税收体系改革外,为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俄政府不断扩大与亚洲及其他国家的油气合作。例如,2016年3月,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印度的多家石油公司签署协议。 2016年4月,俄政府与越南签署政府间协议。双方通过“俄越石油”和“越俄石油”公司分别在两国开展地质勘探和油气开采业务,双方政府给予合资企业税收及利润分配上的优惠政策。2016年11月,中国丝绸基金与俄最大的天然气加工及石化产品生产公司签署了10%的股权收购协议。2016年底,俄政府成功将俄罗斯石油公司19.5%的股份出售给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公司和中东最大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获得约110亿美元的收入。这是自2014年欧美实施制裁以来俄罗斯获得的最大一笔外国直接投资。但是,由于此次交易的大部分资金来自银团贷款,受美国新制裁影响,融资计划受挫。2017年9月,此次交易股份的大部分转售给了中国华信能源公司。

俄油气后劲乏力

近几年,俄政府通过不断改革与调整,以适应制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并出现恢复性增长。2017年上半年,俄GDP增长为1.5%,同比2016年全年的-0.2%有明显好转。俄财政部长9月15日表示,这一水平可能维持到年底。

与此同时,俄国内油气工业生产并未出现下滑,相反2014年—2016年俄罗斯油气产量呈上升趋势。2017年上半年,俄罗斯原油产量2.7亿吨,同比增长0.9%,出口1.3亿吨,同比增长1.6%,出口增长地区主要来自亚太。天然气产量34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达到11.6%,出口9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除了向意大利、土耳其和英国的出口量下降外,向德国、法国、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天然气出口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俄国内油气生产保持增长,与不断采取的三项措施不无关系,但根本原因在于:一是欧美的制裁原本就不针对俄天然气及常规石油的生产;二是油气工业投资具有长效性特点;三是金融制裁造成俄石油公司融资困难,同时低油价也使石油公司现金流紧张,不得不大量出售石油筹集资金,进而使国内油气生产保持较高水平。

虽然俄油气生产并未因制裁而下滑,但对俄油气工业的负面影响也从多方面呈现出来。首先,俄罗斯大型油气公司的债务比率相对较高,一些大项目主要依靠外部融资,融资困难对项目的影响比较大,而且石油公司资金缺乏,在上游的投资多用于生产领域,勘探领域的投资呈下降趋势,对资源开发非常不利。其次,近几年俄罗斯成熟老油田减产严重,产量维持及增产主要依靠新投产油田,但在发现和开采新的油气田上困难重重,技术与设备上的不足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制裁使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国际大石油公司在俄的很多合作项目在初始阶段就陷于停滞。再次,俄罗斯新的接替资源多为难采资源,位于沿海陆架、北极、东西伯利亚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迫切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经验,而这些正是欧美制裁的目标。长此以往,俄罗斯将面临资源接替上的困境,对俄油气工业造成后继乏力的长远影响。

能源合作更多转向亚洲

虽然从目前来看,俄政府从推行出口替代计划、调整税收政策、加大与亚洲国家的合作等反制裁措施,以及欧盟制裁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俄油气工业尚未受到重大冲击,但制裁结束遥遥无期,对俄油气工业的负面影响会逐渐加重。俄政府还需要更多的应对措施来保障俄油气工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税赋过重是阻碍俄油气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俄国内对于油气税收体制改革的讨论也甚为热烈,但鉴于油气税收对俄财政的重要性,俄政府近几年虽然频频出台关于油气领域税收调整的政府决议,但税收重心在出口关税和矿产资源开采税之间摇摆,税率跟随油价在提高与下调之间反复,缺乏整体考虑和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俄政府希望摆脱财政收入对国际油价的依赖性,在税收领域还需要进行统筹考虑,不再朝令夕改,建立起一套能够改善油气领域投资环境,推动油气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完善的税收体系。

另一方面,出口替代计划虽然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是促进俄油气开采技术进步、摆脱对外依赖的重要举措,对俄油气工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俄政府需要加强监督,出台配套促进政策,确保这一计划的实施效果。

●面临无休止的制裁,解决石油的御寒问题,俄还需要更多的应对措施。 供图/CFP

此外,中俄能源合作未来前景如何?笔者看来,中俄之间能源合作由来以久,近几年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早期的萨哈林项目到近期TNK-BP公司被收购,俄罗斯的能源投资环境一直不太乐观。由此,中国石油企业真正参与俄罗斯上游油气资源开发的项目并不多,更不要说爆发式的增长。欧美实施制裁,未来俄罗斯把合作方向更多地转向东方是必然,但不会孤注一掷,而会在中国、印度、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之间取得制衡。

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猜你喜欢
俄政府油气制裁
制裁之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美对伊制裁引发的风波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