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工程冷却塔方案分析探究

2018-01-02 01:29陈文辉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开式节水型冷却塔

陈文辉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5)

北京某工程冷却塔方案分析探究

陈文辉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5)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常用的开式机械通风冷却塔(下称开式塔)、经济型闭式机械通风冷却塔(下称经济型闭式塔)、及节水型闭式机械通风冷却塔(下称节水型闭式塔),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一种节水、低噪的冷却塔。

节水;低噪;冷却塔

1 引言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和水资源的日益匮乏,节水越来越成为各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本工程地处北京市,对噪音控制的高标准也成为设计过程中的难中之难。

冷却塔既是较为耗水的设备,又是噪音的制造“大户”,选择一种节水、高效、低噪的冷却塔,使其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尽量达到节水、低噪的目的,是本文的核心。

2 冷却塔塔型的优化选型

2.1 冷却水系统描述

本工程冷却水系统可以采用开式循环、闭式循环两种方案。

2.1.1 开式循环 采用开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其流程为:补给水→冷却塔集水池→循环水回水管→循环水吸水池→循环水泵→循环水供水压力管→冷却换热系统→循环水排水压力管→冷却塔集水池[1]。

2.1.2 闭式循环 采用闭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由于北京地区干球温度较高,需辅助喷淋,达到换热冷却要求。即闭式冷却塔含有闭式循环水及开式循环水两个部分,流程分别如下:

冷却塔闭式水流程为:冷却塔冷却水出水→循环水回水管→循环水泵→循环水供水压力管→ 冷却换热系统→循环水排水压力管→冷却塔循环水进水→冷却塔冷却水出水[2]。

另外闭式系统中设有膨胀水箱,布置在循环水泵进水母管上,位于系统的最高点,以维持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压力,提供系统的补水并吸收热膨胀。

冷却塔开式水流程为:补给水→冷却塔集水池→喷淋泵吸水管→喷淋泵→喷淋水喷嘴喷淋→冷却塔集水池。

2.2 冷却塔塔型的基本形式

2.2.1 开式机械通风冷塔 开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即常规开式冷却塔系统,基本组成包括:风机、风筒、收水器、填料、配水管系统、喷头及围护构架等。基本原理:升温后循环水通过配水管道经喷头喷淋,在下部填料形成水膜,上部风机抽风经过填料层,使填料水膜直接与大气接触换热,从而降低水温,最终汇集至下部水池。

2.2.2 经济型闭式机械通风冷却塔 经济型闭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基本组成包括:风机、风筒、收水器、填料、换热管、喷淋泵、配水管系统、喷头及围护构架等。基本原理:循环水一直处于换热管道中,不与外部环境接触;喷淋泵从下部水池吸水,经配水管系统通过喷头喷淋,在换热管外壁形成水膜,上部风机抽风经过换热管组,使外壁水膜直接与大气接触换热,从而降低水温,最终汇集至下部水池。

2.3 冷却塔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

2.3.1 设计输入

(1)循环水量

根据上游专业资料:单台塔需冷却水量共计900 m3/h,进行方案比较。

(2)冷却塔基本参数

本工程共配置2台冷却塔,各类型冷却塔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各类型冷却塔基本参数

由上表可见,节水型闭式塔具有显著的节水、零排污、低噪等优点。

2.3.2 经济比较 经济比较采用的基本经济参数如下:

(1)成本电价0.35元/(kW•h);

(2)成本水价8.15元/m3;

(3)年利用小时数:8000小时;

(4)经济使用年限:40年;

(5)投资回收率i=10%;

(6)大修费率:各类型冷却塔均取4%。

根据上述条件,冷却塔配置方案经济比较见表2。

表2 各类型冷却塔经济比较表

2.3.3 技术比较 根据上述条件,冷却塔配置方案技术比较见表3。

表3 各类型冷却塔技术比较表

3 分析及结论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开式塔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耗水量大,噪声大。经济型闭式塔虽然投资较节水型闭式塔低,但喷淋时噪声大。节水型闭式塔具有耗水量低,噪声小的优点,所以推荐采用节水型闭式塔方案。

[1]费全昌.我国冷却塔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发电设计,2014(2).

[2]白音木仁.电厂辅机冷却水的冷却方式比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5).

TU831.4

A

1009-5624(2018)02-0027-02

陈文辉(1985-),女,辽宁朝阳,中级工程师,硕士,电厂冷却水系统。

猜你喜欢
开式节水型冷却塔
开式吸收热泵余热回收系统优化改造浅析
冷却塔若干设计问题总结
冷却塔性能研究与升级改造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减少开式泵运行时间降低厂用电率
开式中心架下压装置
节水型抽水马桶
中电工程西北院:攻克超大型冷却塔设计技术堡垒
上海:以节水促减排 以减排抓保护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