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玉石雕刻的审美取向

2018-01-02 01:23陈德兴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陈德兴

摘 要:精美的玉器需要精心设计、雕琢才能完成,而创作过程中,玉雕者的审美取向对作品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因此,玉雕家必须树立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价值观念,才能创作出玉雕精品。

关键词:现代玉石雕刻;形神美;虚实美;简约美;灵动美;含蓄美;和谐美

中图分类号:J3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040-01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玉器的制作需要工艺人慢慢“雕琢”而成。要雕琢出美玉,工艺人的技艺水平至关重要,而这其中工艺人的审美取向又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在此,笔者结合几十年的玉雕经验,谈谈在现代玉雕创作中必须坚持的几个审美取向。

一、形神美

形神美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玉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常常追求一种如诗般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表现的是“不似似之”的“意外之韵”,既不具象,又不抽象,斟酌于形神之际,以神统形,形神结合乃至神超形越。当然,玉雕作品所追求的形似之外的神韵,不单单是雕刻技艺、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玉雕家对玉的感知,和玉石形成“灵魂”的呼应。历代玉雕作品在设计时都受到书画文化的影响,在题材内容的设计上追求“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浓”的原则。

二、虚实美

中国传统美学十分注重虚实结合的审美取向,实从虚处出,想象空灵,才有实在之美。玉雕艺术品的鉴赏也一样,主要看的不是雕刻了什么场景,而要看不在场景之内的东西,即要能通过有限的场景,想象到无限的空间。玉雕作品的虚,并非设计简单,场景空空,而是有灵气往来的空灵;这个空灵的世界永远存在于创作者的设计与鉴赏者的鉴赏之间。所以,精美的玉雕并不在于雕琢出的场景有多少,而在玉雕家能否于虚实结合之处,构建一个令人想象的空间,并使其作用于鉴赏者的心灵,让鉴赏者犹如身临其境,慢慢融入到这个虚实结合的妙境中。

三、简约美

著名文物鉴赏家、玉雕艺术评论家岳峰认为,简约才是当下的审美取向,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创造美。他说:“无论是器形还是线条,都要追求简约。只有通过简约的形式,表达出无形的意蕴,才是玉雕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玉石的雕刻上,有人认为作品上雕的纹饰越多,表明自己下的功夫就越多,以致于出现雕满纹饰的“满工”现象。岳峰认为,“满工”玉雕作品太过繁冗,作为现代玉雕师应牢记“美玉不琢”的原则,力戒“满工”。“现代玉文化”以“大美无饰”思想为基础,是坚持“自然美、原始状的天造艺术”的现代理念的玉文化,所以千万不要雕太杂,否则最终“吃力不讨好”。

四、灵动美

玉雕作品中,艺术家的精神跃动是通过作品的灵魂跃动表现出来的。玉雕作品本身是静止的,而艺术需要有动的韵律。因此,在玉雕创作中十分重视线条的运用,线条的韵律能很好地展现作品的灵动之美,在“野味”十足的原石上雕刻出有意韵的线条,玉雕的灵动之美就会穿透艺术的寂寞世界,让生命灵动起来,让艺术家的思想充分跃动起来。在静穆中求跃动,在宁静中求灵动,才能让玉雕作品达到最畅然的生命呈现。所以,在玉雕创作中,艺人要启动自己蛰伏的心灵,活跃自己思想中的创作细胞,实现与玉石的“通灵”,感受玉石内在隐藏着的意蕴,将自己的思想赋予玉石,将灵魂和雕刻技艺相结合,才能雕刻出玉石的灵性,展现出玉石雕刻作品的价值。

五、含蓄美

中华民族向来有着含蓄的审美特点,擅长把各种艺术美表现得犹如雾里看花,体验的是一种悠长的回味。因此,我国的玉雕作品也总有曲径通幽之感,玉雕家会借助雕刻技艺,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来展示丰富的艺术内容,把美玉中潜藏的精神和品质挖掘出来,在含蓄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玉雕作品内在的含蕴,栖息着创作者的灵魂,能在作品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产生优雅的美感;它能让作者的思想感悟通过有生命的玉传递给鉴赏者,这种含蓄的传达胜过任何外在的力量,这种美从曲径通幽中寻来,胜过任何直白的美。因此,玉雕家在进行玉石雕刻创作时,要以艺载道,以物言志,赋予作品内在的意蕴,从而体现出玉石雕刻非凡的含蓄美。

六、和谐美

中华民族有着和谐统一的传统思想和审美取向,古代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注重在作品中体现人与天地、宇宙的和谐,善于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元素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玉雕作品的和谐之美,首先体现在构思上,创意构思是创作的灵魂,独具匠心的设计,合理的布局,才能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形成一个艺术整体,呈现一件具有和谐之美的作品。

其次体现在雕刻艺术上,真正的和谐之美是由表象的形式深入到雕玉者心中的和谐,在创作时能随行造势,因材施艺,要善于通过艺术的形式,把各类需要出现的元素和“规矩”进行取舍、整合,有计划、有秩序地合理安排到作品适当的位置,使之达到一个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将和谐之美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冠军.意、韵、法的完美结合是玉雕艺术最高境界[J].中国宝玉石,2014(07).

[2]宋伟光.关于雕塑史写作.中国雕塑[J].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