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县稻茬小麦抗逆栽培模式与技术

2018-01-02 23:14杨海军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栽培模式小麦

摘要:该文主要介绍了江苏省响水县小麦抗逆栽培的典型模式与配套关键技术,旨在因地制宜、加快稻茬小麦抗湿播种应变技术示范与推广,充分挖掘稻茬小麦“提质、降本、增效”潜力,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为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小麦;抗逆;栽培模式;响水县

杨海军. 江苏响水县稻茬小麦抗逆栽培模式与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53-54.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粮食生产安全,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業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响水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全面推广应用了连粳7号、连粳6号、徐稻8号等优质高产品种。但响水县水稻生长后期常受到连阴雨天气的影响,使水稻成熟期受到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下一轮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小麦生产常常受到茬口影响,常常不能适期播种。为能够争取季节主动确保小麦适时早播,我们对小麦抗逆栽培模式进行了一项十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使稻麦生产两不误,双丰收。

一、稻茬小麦抗逆栽培模式

1、水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条播技术模式

对沟系健全,地势较高、墒情适宜的田块,可采取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条播模式。由于水稻秸秆生长量比较大,含水量较高难以切碎,秸秆需要在土壤中很长时间腐熟,因此对秸秆还田机械设备要求和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流程和技术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带秸秆切碎装置的收割机收获水稻后,保证15 cm的留茬高度,将水稻秸秆切成10 cm长的秸秆段,均匀的撒播到地面上。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还要做施肥工作,增施总含氮量10%左右的氮肥作为基肥,避免秸秆腐熟过程中因为过多的消耗氮元素而影响到苗期小麦的健康伸张。基肥一般使用10%(16-18-6或者17-18-5)的配方肥25-30 kg,加入尿素15-20 kg。将尿素在秸秆还田前均匀撒播到田间,配方肥随着播种一起施入

其次,机械条件。使用85马力以上的拖拉机,配置铧式犁翻耕机开展深翻作业,翻耕深度维持在22 cm以上,耕作深度维持在85%以上,碎土率在80%以上,泥土覆盖秸秆率在80%以上。在条播作业时推荐使用复式播种机,能够一次性完成的中旋耕、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显著降低生产成本[1]。

2、小麦免少耕机条播或浅旋耕人工撒播技术模式

对土壤含水量较高的稻田可采用免少耕机械匀播或浅旋耕人工撒播等技术,尽量提高适期播种小麦比例和播种质量,播种质量要求是“播深适宜、深浅一致、出苗均匀、苗量合理。播种过程中如果田间存在积水很容易造成小麦种子腐烂,影响到出苗率,所以针对田间积水较多的地块应该将水排干后再播种,保证播种均匀一致,播种细致。控制好播种量也是保证小麦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关键。合理控制播种量,播种量过大会导致麦苗细弱,分蘖量和成穗率显著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到小麦产量。

3、小麦板茬人工直播播种技术模式

对地势较低的田块,可进行板茬人工直播,板茬直播技术能有效解决秸秆还田难题,而且在保墒播种、节省肥料、省工省本上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对提高小麦抗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响水县对于低洼地区适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小麦播种。

水稻收获后,秸秆不用焚烧处理,将水稻秸秆用用久保田收割机收割,将秸秆打包运出收储。人工撒播、开沟覆土。小麦板茬人工直播技术能够减少用种量,机械作业简单化,成本低,产值高,小麦播种后由于是板茬,播种后排水和灌水快,并且土壤不滞留水分,一般情况下不会烂种,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抗逆性。

4、水稻田套种小麦播种技术模式

对不能及时收获水稻的田块,可进行适时套播种麦。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播种前用化控制剂拌(浸)麦种,矮化增蘖、控旺促壮,每公斤麦种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g拌种或100-150 mg/L多效唑溶液浸种。推荐使用包衣种子,在药剂拌种过程中一定要搅拌均匀,避免局部出现药害影响小麦的出苗率。在水稻收获前3天播种能够保证水稻收获后小麦尽早生长到1心1叶时期。

稻麦共生期过长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生长,导致小麦苗期细弱,根系不发达,在冬前难以形成壮苗,还很容易出现死苗现象,常常造成缺苗。适墒播种就是保证稻田撒播小麦达到齐苗、全苗的目的。在水稻播种时,土壤含水率应该达到饱和状态,保证大部分种子能够拌入泥土中。

5、稻茬麦条带免耕宽幅施肥播种技术模式

对种植规模较大而土壤湿度较大的,可积极采用江苏农科院研制的稻茬麦条带免耕宽幅施肥播种机及其配套机具,可一次性完成秸秆还田、小麦播种、施肥、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同时也解决了使用旋耕刀具易出现的秸秆缠绕、土烂堵塞、难以切断等播种难题。

二、小麦抗逆栽培关键技术

1、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及用种量

响水县一般使用半冬性品种,要选择抗倒伏、抗冻害、抗逆性、耐迟播和植株紧凑的小麦品种,如淮麦28、淮麦35等品种。适播期为10月中下旬,最迟不能迟于11月10日播种。一般播种小麦15-20 kg/亩,基本苗维持在25-30万之间,同时要根据迟播时间适当增加播种数量。

2、高标准开好田间沟,推广应用生长调节剂

播种后要立即高标准的建设田间一套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田间排水通畅,达到雨止田干。开沟标准为间隔3-4 m开一条竖沟,竖沟深15-20 cm,腰沟深20-25 cm,地头沟深度为25-30 cm。为了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在播种前使用矮壮丰你等生长调节剂拌种后播种,培育壮苗,提高小麦的抗冻性。对于田间群体较大,有倒伏风险的田块,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防范,采用镇压、使用生长调节剂等手段控制。小麦进入孕穗期到扬花期使用增产素、丰产灵、活力素、劲丰等增产抗倒伏营养剂,提前预防高温逼熟,干热风的目的,实现抗倒伏、增产增收的目的。endprint

3、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在小麦出苗后要加强田间精细化管理,这是保证小麦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关键。对于未施基肥或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确保基苗肥施足纯氮9-10 kg/亩以上,占总量的50%-60%。促进小麦早发芽,培育壯苗,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于断垄严重的地区应该使用催芽的小麦种子及时补种。

其次,氮肥施入。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小麦返青期氮肥施入量过早,使用量过大是造成小麦田后期出现倒伏和早衰的主要原因,对小麦产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追肥过程中适当延迟氮肥追施时间对保证小麦高产和稳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返青期追肥要结合小麦的生长情况综合确定,壮苗、生长旺盛苗、齐苗在返青期一般不追肥或者少追肥,田间缺苗严重,或者苗情较差的地块要适当补种肥料,一般追施复合肥10 kg/亩左右。要重视小麦拔节期的孕穗肥的施入,保证田间小麦群体数量,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结合春季田间管理追施氮磷钾复合10 kg和尿素20 kg。

最后,做好化学除草工作。对于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田块,在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2]。

4、做好病虫防治

响水县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做好药物防治。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在小麦齐穗见花全面用好第一次药,做到齐穗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隔5-7天再全面施用第二次药,为提高防控效果,降低麦粒上多菌灵的残留,推广使用氰烯菌酯、咪鲜胺(锰盐)、戊唑醇的复配剂,用足剂量,并科学合理轮换用药,提高防病效果。亩可选用不同药剂配方交替用药:①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70 g;②42%戊唑·咪锰可湿性粉剂60 g;③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120 g;④75%百菌清·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 g;⑤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 mL+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10 g。

对小麦白粉病病叶率达30%以上田块,亩可加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20 g或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75-100 g,迅速控制病情扩展。

防治蚜虫亩可选用:①10%氟氯氰菊酯水乳剂10-15 mL;②22.5%氯氟·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 g。选择机动弥雾机和电动喷雾器喷雾,要用足水量,弥雾机用水量20 kg/亩,电动喷雾器用水量30 kg/亩。在防治时,可加入腐殖酸或氨基酸等叶面肥,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保粒增重,促进小麦增产。

参考文献

[1] 王纯庆. 小麦三优三防高产抗逆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9(01).

[2] 张 闻,于哲光. 抗逆优质小麦品种—轮抗178[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模式小麦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浅谈无公害苹果洋葱栽培技术要点
蔬菜保护性高效栽培模式探索
太和县“华盛”大棚蔬菜高产栽培模式的分析和研究
兄弟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