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云雾贡茶)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8-01-03 18:32何华锋张丽芳
中国茶叶 2017年8期
关键词:贵定县贡茶云雾

何华锋 张丽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贵州省贵定县人民政府)

贵定(云雾贡茶)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何华锋 张丽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贵州省贵定县人民政府)

贵定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黔中腹地。优异的资源环境禀赋,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的气候特征,铸就了贵定千余年的贡茶文化史。茶产业是贵定县“十三五”国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四位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的主体,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全面同步小康建设的有力抓手。依托《贵州省茶产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的规划部署,县委、县政府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整合项目资金,强化茶园基础建设和茶旅一体化建设,贵定茶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作为全省42个重点产茶县之一,也是省重点打造“三绿一红”茶品牌覆盖的区域之一,贵定县先后获“中国苗岭贡茶之乡”“贵州最美茶乡”殊荣;“贵定云雾贡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荣膺“贵州省十大名茶”。茶产业已然成为贵定县一张靓丽的名片。因此,及时摸清全县茶产业发展现状,认真剖析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精准的应对措施,对该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贵定茶产业发展现状

1.经营规模不断壮大

茶产业管理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县域茶园种植面积22.61万亩,可采摘面积为13.16万亩;茶叶总产量4805.5吨,产值逾7.1亿元;茶农1.4万户4.9万人,茶叶加工企业88家;茶农来自茶产业的年平均收入为4036元。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茶产业在贵定农业综合产值中占比达13%,位列农业支柱产业。

2.区域品牌优势彰显

选用珍稀省级地方良种——贵定鸟王种,经杀青、揉捻、二炒(搓条与搓紧条索)、三炒(揉团提毫)、烘干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云雾贡茶,形如鱼钩,弯曲美观、披毫,色泽嫩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匀嫩明亮。自隋唐以来就被列为皇家贡品,市场认可度极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公共品牌“贵定云雾贡茶”2013年度品牌价值评估即已达5.41亿元。

3.产业布局日趋完善

以黔南云雾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初步形成泛云雾湖茶叶集中连片核心区;另一方面,借助国际茶人会·佛茶文化研讨会,北部阳宝山佛茶复兴态势良好。“南北两宝”交相辉映,共同形成了贵定茶产业发展的两个增长极。

4.多业态融合发展初具规模

依托县域两高铁、两高速以及毗邻贵阳国际机场的便捷交通优势,深挖贡茶文化内涵,加紧茶园基地、游步道等建设,集观光、体验、休闲、消费于一体的茶旅融合发展态势显现。据旅游管理部门统计,2016年度,累计接待茶园游客12万人次,刺激消费1.13亿元。

二、贵定茶产业发展经验与做法

1.政策引领,政府倡导

在贵州省出台《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及黔南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创建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知名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刚要》等系列文件后,贵定县及时制定《贵定县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细化实施方案,由政府无偿提供茶树种苗,并采取奖补政策鼓励居民开垦适宜荒地种茶,大力倡导适宜地区发展茶产业。

2.强化市场主导,平衡供求关系

借力省、州相关茶事活动,主动拓展贵定云雾贡茶的市场影响,培育市场主体。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等途径,积极推动贵定云雾贡茶走出去;另一方面,倡导全民饮茶,扩大贵定市场内部消费能力。

3.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联合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贵定鸟王种单株选育,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升级贵定云雾贡茶生产加工设备,定期开展加工技术培训,实现贵定云雾贡茶规范化加工。

4.完善标准体系,严格品牌建设

县茶产业管理办公室联合县市监局等相关单位,相继制定完善《贵定云雾贡茶综合标准体系》,以及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严格地标茶产品准入门槛,加强贵定云雾贡茶品牌建设。

三、贵定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程度不高

(1)茶园基础设施落后,管护粗放。近年来,贵定茶叶种植面积经历了爆发式扩张。在已建设完成的22.61万亩茶园中,经无公害认证的有11.17万亩,占比49%左右,然而,获有机生态茶园标准认定的种植基地没有一家。

(2)良种繁育体系尚不健全。本地无性系鸟王茶种是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省级良种。目前,其种苗的繁育、供应单纯依靠少数企业,科学规范的品种繁育苗圃尚未建立。

(3)采茶、制茶工艺的机械化水平和技术含量较低。目前,全县80%的大宗茶采摘、100%的名优茶采摘仍依靠手工作业,采茶成本已占到生产成本的60%以上。季节性劳动力短缺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给生产安排带来的困难越来越突出。茶叶加工设备多以单机、老旧机械为主,自动化、连续化程度低,名优茶的加工90%以上依赖制茶师傅的经验,产品的安全卫生、品质标准无法统一、稳定,质量参差不齐。

(4)产品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不高。2016年度生产加工的4805.5吨茶叶中,红茶仅有40余吨,占比仅为1%左右,且多以订单式生产加工为主,产品类型过于单一;已投产的13.16万亩茶园的亩产仅为36.5公斤,亩产值5395元,茶农比较效益不佳,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5)经营规模小,销售体系不健全。全县88家茶叶加工企业中,仅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州级龙头企业5家,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占了主导地位,分散经营状态仍比较严重;市场销售不够规范,品牌意识不强,恶性竞争导致不少茶叶企业、茶农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6)行业协会不健全,市场调控作用不明显。据统计,贵定县现有茶业团体协会4个(贵定县茶叶协会、贵定县云雾山茶叶协会、贵定苗岭贡茶文化研究协会、贵定县沿山镇润和茶叶协会),均为协商议事组织,无固定办事人员及机构,一方面导致云雾贡茶品牌管理缺失,产品质量标准、销售价格及商标的使用无法实现统一监管,品牌形象维护不佳;另一方面,不能有效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茶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导致茶叶市场行为失调。

2.整体投入不足

(1)政策性持续投入不足。据产业管理部门反映,继2015年度《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茶产业与野生古茶树保护、利用与适度开发两个项目之后,省级科技项目不再设立茶产业相关课题,申请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县级财政资金及项目整合投放到茶产业领域的份额总体不高,资金渠道进一步收窄。

(2)茶叶从业人员水平整体偏低,茶叶科技缺乏创新的动力,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不够,技术推广的到位率也较低。目前,贵定县4万余茶叶从业人员中,大专学历以上仅有1500人左右;而产业管理部门,茶学专业人员仅有4人,影响了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

3.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

(1)夏秋茶资源浪费严重。贵定县茶叶加工利用主要集中在春茶一季,且主要以单芽或一芽一叶为原料,春茶后期及夏秋茶资源几乎没有利用。资源利用率只有印度、日本等茶叶生产国的一半甚至更低,还有些茶园甚至整年荒芜。

(2)深加工开发滞后。县域内缺乏茶叶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产品缺失,茶树资源化开发利用尚待开拓。

(3)茶园山地特色农业开发利用不足。目前,贵定县茶园套种其他作物及家禽放养的山地特色农业开发不足,立体循环经济尚未推广,茶园综合产值不高。

四、贵定茶产业发展建议措施

针对贵定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综合考虑贵定的山地特色、区域交通优势以及厚重的茶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茶叶资源,建议从以下几点发力,健全贵定茶产业体系,提高贵定县茶产业综合效益,抢占茶产业科技创新制高点与话语权。

1.加强政府引导,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1)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布局。立足县域农业发展基本情况,找准贵定茶产业自身定位,合理进行茶产业发展布局,确保贵定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确保茶叶产业精准扶贫。茶产业是富民强县的生态产业,是山区百姓创业脱贫的惠民产业。政府应整合扶贫资金与项目,有力引导适宜区域百姓发展茶产业;依托茶旅结合型小城镇建设,促进茶旅融合发展,把贵定茶产业打造成集休闲、观光、体验、玩乐、品茶于一体的生态富民产业。

(3)规范茶叶种植、加工、交易、追溯体系,有效实现产品监管。在茶叶集中种植区域(云雾镇)建设规范的茶青、干茶交易市场,严格市场准入机制,统一茶园管理、农药使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包装、指导价格、商标使用等,完善从“茶园”到“茶杯”的整体追溯系统,从源头上保证贵定云雾贡茶的产品质量,维护好贵定云雾贡茶的品牌形象。

2.着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节本增效

(1)推进茶叶机采机制工程,解决劳动力不足和成本不断提高问题。联合科技力量研发适用于贵定茶园的采摘、耕作以及加工机械与配套技术参数,通过机械化缓解、解决目前用工紧张的问题。

(2)高标准建设鸟王种茶树母本园,科学严格地进行品种的选育推广与适制性比较。

(3)继续开展鸟王种红茶等其他茶类的试制,提出相应加工工艺与参数,丰富贵定云雾贡茶的产品结构。同时,探索含茶食品、添加剂以及日化产品等茶叶深加工下游产品的研制,拓展贵定茶产业生产链。

3.强化市场主体,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1)根植贵定深厚的贡茶文化,传承云雾贡茶手工炒制技艺。重塑贵定云雾贡茶、阳宝山佛茶品牌,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提升贵定云雾贡茶品牌形象;汲取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讲好贵定云雾贡茶故事,打好贵定云雾贡茶文化牌,提升贵定云雾贡茶文化附加值;开展手工制茶评比,保护、鼓励贵定云雾贡茶传统手工炒制工艺。

(2)拓宽销售渠道,注重夏秋茶资源利用。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研发有效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创建茶叶出口自主示范区,招引规模以上茶叶精制、外贸企业;合理、适度开发域内野生古树茶资源。

(3)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突显山地特色农业。坚持“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品牌理念,以有机生态茶为主产业,套以经济林木种植和牧草、中药种植等多层次立体农业为第一副产业,以合理密度的虫草乌骨鸡、鹅、牛、羊散养为第二副产业,以有机肥为纵向配套、生物防虫为横向配套,基地内部物质封闭循环,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高品质有机产品。

“百姓富,生态美”是贵州省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发展战略,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贵定县茶产业势将抢抓机遇,大跨步发展,实现贡茶产业的再繁荣。矗立在鸟王村的“万古流芳”贡茶碑见证着贵定茶产业的六朝贡茶辉煌,萦绕在云雾湖畔的袅袅薄雾孕育着云雾贡茶更加美好的未来。相信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风,凭借贵定云雾贡茶深厚的品牌、文化内涵,依托科技创新的活力注入和互联网+带来的消费便捷,贵定茶产业定能发展成富裕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经济,繁荣一方社会的生态产业,走出一条“接二连三”,多元融合发展的贵定特色的产业扶贫道路。

猜你喜欢
贵定县贡茶云雾
云雾
拨云雾 识压强
云雾是山做的梦
云雾是山做的梦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贵定县关工委举办“尽责优教”大讲堂
贵定县离退局:工作干得好不好,老同志来测评
耒阳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茶文化形象设计
贵定县云雾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