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光明行动”(56)

2018-01-03 22:29
读者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鼓弱视项目组

立冬后,天气渐寒。在统计完收到的求助信息后,项目组一刻也不敢懈怠,紧锣密鼓地筹备“《读者》光明行动”2017年最后一次筛查工作。2017年11月20日至25日,项目专家医疗队兵分两路前往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和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进行义诊,筛查两地适龄儿童共计3756名,确诊1115人视力异常,其中401人患有弱视。

在河北武邑县筛查时,工作人员看到,每个班级有70~90名孩子,过道里、讲台边都坐满了人。满满当当的教室里,空气流通性很差,光线也不好。对学校来说,光是为这么多孩子安排教学就已经极为吃力了,很难再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们的视力健康。放眼望去,“小眼镜”占据了整个筛查现场。经过询问才知道,发现孩子视力不好后,多数家长并未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进行视力检查,而是去一些私人眼鏡店,在没有经过正规散瞳验光的情况下,就草草地为孩子配上眼镜,眼镜也未定期检查更换,一戴就是好几年。佩戴不合适的眼镜更加剧了视力的恶化。

在山东济南做回访时,医生们说起了一个叫小鼓的孩子。小鼓的爸爸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家里的田地不多,妈妈生下小鼓后没多久就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小鼓对妈妈一点印象也没有,甚至不知道“妈妈”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小鼓3岁的时候,爸爸发现他总是眯着眼睛看东西,直到距离很近时才能看清面前的人。凑不齐治疗费用,爸爸只能让小鼓每天在家穿珠子(即通过选用颜色不一的珠子,对孩子进行弱视精目训练,提高患眼的专注力,促进视力提高)。小鼓穿珠子,爸爸在旁边给他讲故事,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直到2017年年初,项目组来到小鼓的家乡义诊,经过个人申请和项目组审核,小鼓得到了免费治疗的机会,爸爸心中的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现在,小鼓已经结束治疗回到家乡,他的视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需要进行每天数千次的康复训练。小鼓的爸爸说,治好小鼓的眼睛就是他最大的事,他不会放弃。像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父亲还有很多,虽然无奈,但他们还是努力地坚持着。祝愿小鼓早日摆脱弱视困扰,与爸爸一起迎接新生活!

微信“扫一扫”,参与公益,帮助弱视患儿靠近光明。

猜你喜欢
小鼓弱视项目组
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你好,小鼓
永远的小鼓
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项目化设计
3~6岁是治弱视的最佳年龄
基层医院弱视儿童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弱视:早期诊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