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掌灯人

2018-01-04 04:58文君
中国工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线巡查路灯

■本刊记者 文君

胡同里的掌灯人

■本刊记者 文君

夜幕降临,北京城华灯初上。在窄窄的小胡同里,有这么几个人,背着工具兜、扛着架梯,保持抬头的姿势行走着,仔细巡查着路边一盏盏路灯,守护着城市光明。

北京的胡同的复杂狭长出了名,这些巡检员能记得清吗?会不会有遗漏啊?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他们对所负责的胡同都是如数家珍,走到一个胡同,他们就知道这个胡同的大致距离,甚至记住了胡同内路灯的盏数。他们,就是北京城的胡同掌灯人。

眼尖又会钻胡同的高手

在北京二环附近区域,一辆车、三个人,是每一个巡检小组的标准配置。每晚的巡检范围包括很多胡同,他们一般驾驶一辆小面包车。

因此,每晚与巡检相伴的不仅有同事,还有那辆马路上已经很少能见到的黄色“小面”。车窗靠手摇、没有空调、车速最多也就到60迈,夏天的时候,巡检员们身穿防护服开不了多久就浑身冒汗。在别人眼中早该淘汰的检修车,在巡检员的眼中却是“宝贝”。“它身材小巧,钻胡同儿就靠它,别的车没戏。”老师傅们介绍,目前胡同灯巡检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不论大街小巷,巡检员都要在半个月时间内将全市路灯巡查一遍,包括那些“小面”也到不了的地方。

钻了多年的师傅们,对北京城的大小胡同基本都熟了,“一般人,还真不敢轻易往里钻。车技,是我们的基本功”。

站在胡同口望过去,一人多高的路灯一眼看不到头,在普通人眼里,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专业师傅早就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很轻松就可以发现胡同里的故障路灯。眼力,是一名合格路灯巡检员的基本功。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能观察到每盏灯的问题。“前面那盏灯座托盘掉了。”坐在行驶的检修车里,巡检师傅离得老远就能看见远处路灯“病根”在哪里。“没有啥秘诀,就是看得多了,脑子里都是灯,白天出门我也会不自觉地往上看,就怕哪那盏路灯有问题。”多年的历练,让巡检员们都养成了这样的“职业病”。

对于巡检员来说,身上背着几十斤重的东西,一晚走上三五公里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等一个胡同检查完事儿,他们又扛上梯子、背上工具、带上灯泡和镇流器渐渐消失在另一条深深的巷子里……

爬杆是一项基本功

除了眼力,路灯巡检员还得有爬灯杆的脚力。戴上安全帽、配好安全带、穿上脚扣,噔噔噔,只需几步便攀上灯杆,够着路灯了。

寻找有问题的路灯、安装好设备工具、上梯修灯、再将设备装车……即便是再小的问题,巡检员也要爬上梯子才能完成检查维修。遇到路灯故障多时,这套爬上爬下的动作一晚要重复几十次,从停车到固定好设备,巡检员们仅用几十秒就能熟练完成。

担任过低压运行检修班小泡组组长的张福明就是一个爬杆高手。 这个组以前承担着长安街以北、二环路以内六七百条胡同路灯的巡修,因为相对大街上的路灯,胡同的“小”和灯杆的“矮”,让他们被称为“小泡组”,张福明便有了一个外号“小泡”。

那是在东城区报房胡同巡检时,发现一盏灯忽明忽暗,张福明就立刻准备上去维修。他戴好头灯,腰间别好安全带,脚上蹬上脚扣,便上了电线杆。谁知,刚上了一半便不能再上了,抬头一看,密密麻麻盘绕的各种电线把杆子围住了没处下脚,杆子还紧挨着一棵树,枯树枝杂乱地探出来,和电线一起缠绕着电线杆。

在这样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张福明没有迟疑,利索地折断了几根挡路的树枝,随后把脚扣撤掉一个,一只脚踩到电线团上,手便摸到了灯头。他就这样站在6米高的杆子上,熟练地找出问题,把接触不良的接头弄好,又换了一个新的灯泡。3分钟后,路灯亮了。为了防止树枝遮挡灯光或刮风时损坏路灯,他又把枯树枝折了折,才放心地回到地面。

但很少有人知道,刚入职时的张福明是有些恐高的。张福明说,在胡同里修灯的辛苦之处就是什么杆都得爬,“围着电线的情况非常多,不管杆周围环境多么杂乱,都得爬上去。”

为城市驱散黑暗

每天晚上6点半,一辆辆黄色的工程车从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的大门驶出。这个管理着城六区30万盏路灯的单位,夜间巡检是重头工作。

检修师傅杨海国和他的搭档张福明、司机田斌负责长安街以北,二环以内的片区,辖区内约有400多条胡同,9900多盏路灯。每晚他们都要挨个巡查每条胡同里路灯的情况,就地处理问题,大约一个月循环一次。“我入行28年,钻胡同就有16年,很多住户都熟悉了。”杨海国自豪地告诉记者。

北京的胡同弯弯绕绕,路很窄,司机田斌开车从容地在小胡同里东拐西拐,自由穿行,这些胡同的地形图好像早就印在他脑子里了。遇到进不去车的胡同或是死胡同,两位检修师傅都要下车走进去查看。

夜深了,偶有几声犬吠,让宁静的胡同更显静谧。张福明麻利地爬上梯子,小心拨开头顶密密麻麻的电线和树枝,轻轻探出身来。杨海国在下面沉着地指挥着:“慢点儿,往左一点儿,再往右一点儿,快扣上了……”很快,橘黄色的灯光亮了起来,检修师傅们脸上的汗珠在这光照中晶莹闪烁。杨海国告诉记者:“高摔、倒杆、触电、行车”四大危险,巡修班全赶上了,带电作业,关键要胆大心细,不能出一点儿差错。队里经常培训,每个人必须训练有素。”

“这样的日子一定很枯燥。”杨海国抹了把汗说:“但咱们干的就是这个活儿,得干好。想想灯修好了,大家生活就方便了,心里也舒坦。有时忙完了,听到街坊说声‘辛苦’就很满足,最怕别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

教子胡同里,记者第一次发现一盏灭了的路灯,张福明却说这灯暂不能修,“你看见灯旁的小窗户了么?这是一个住户的卧室,他们肯定睡了,这会儿灯亮了,会打扰他们休息。”杨师傅接起他的话茬儿:“这巡修也不能简单处理灯的问题,很多时候要和住户反复协调,这家说灯太亮睡不着,要求你挪挪方向,那家还不乐意呢。他们的工作做不好,就不能随意施工。有的路灯被住户圈进自家院子,维护起来更是有很多困难,被辱骂甚至被威胁是常有的事儿。”

零点时分,巡完最后一条胡同,几个人匆匆往回赶。辛苦归辛苦,可看到满街的亮灯,心里是热乎的。

猜你喜欢
电线巡查路灯
从一名电线工到副总统,都是他妻子的运筹帷幄
这两个分数一样吗
1000条蛇守卫电线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傍晚,路灯为什么能自动亮起来?
地上电线不要碰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