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街亭古镇历史街区市场化保护机制探析

2018-01-04 08:29汪永臻
城乡建设 2017年24期
关键词:街亭古民居古镇

■ 汪永臻

天水街亭古镇历史街区市场化保护机制探析

■ 汪永臻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国家治理理念下历史古镇保护的新路径;通过对街亭古镇保护案例研究,从开发主体、保护理念、保护方式以及保护过程等层面,分析研究如何运用市场机化保护机制引导和管控历史古镇保护、开发和利用,在当今尤显重要。

一、天水街亭古镇的现状与问题

(一)古镇现状

麦积区地处陕、甘、川之要冲,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以西秦岭为界,跨长江、黄河两大领域,岭南属于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岭北属于黄河流域渭河水系,良好的地理区位积淀了悠久的历史人文气息。街亭古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南部,西秦岭北麓小陇山林区东柯河上游,距麦积镇政府约15千米(图1),现有人口3900人。街亭村核心区占地面积约为15.6公顷,人口1720人。

图1 街亭区位图

街亭古镇位于山谷之中,南北两山脉与观龙山呈半圆环绕整个古镇,古镇有南河、北河自东向西从流过,并交汇于村前,合二为一,古镇有山有水,处于山水环绕之中,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街亭古镇拥有诸如卜家大院等传统民宅,古树、古井和古碑等文物古迹,以及社火、木偶、皮影、剪纸、明清版画、脸谱、酿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技艺、手工技艺和饮食等。

街亭古镇部分古建及遗址的保护情况统计表

(二)存在的问题

街亭古镇民宅是其主体,因此,保护规划与建设必定与街亭古民居群息息相关,其规划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对街亭古民居群直接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图2)。

1.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随着村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对生活环境的诉求不断提升,古民居由于年久维护已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部分村民搬出了旧居,在古民宅周边、道路两侧新修了住宅,但鉴于规划控制与引导的严重滞后,这些住宅要么是平顶屋,要么充斥着大量彩钢房,从而造成大多数新建住宅不论在体量、形式上还是色彩等方面与传统建筑风貌偏差很大,导致古镇的历史风貌严重受损。另外,伴随古民居的主人外迁,部分古民居因人口大量减员而年久失修,如B-38古院落和B-68古院落。

2.保护经费匮乏,部分文物古迹亟待维修保护

街亭古镇的古遗址、古民宅的保护,其经费主要依靠民间捐资和住户自筹。这些有限的保护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古民居建筑保护、修缮的需要。例如,C-37号院落由于缺乏资金维修,立面有所改变,建筑质量较差,屋脊破损严重,古院落内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3.整体环境卫生较差

近年来,政府不断强化环境整治力度,街亭古镇的环境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观。例如,修建了村头公厕,滨河沿线也增置了一些垃圾收集点。但村中部分区域环境质量仍然很差,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严重缺失,存在乱抛垃圾、乱倒污水、乱摆摊点等“三乱”现象。

4.基础设施薄弱,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比较滞后

目前,街亭古镇村民安全饮水、污水排放、冬季取暖、村道铺设、地下管廊建设等基础设施均未得到妥善解决,使村民的生活品质大打折扣,与现代社会生活形成极大反差。

5.外部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自然山水是古建筑存在的历史环境因素,街亭古镇现有规模种植果树以替代周围原有林木的问题,必然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不利于古村自然环境保护的现象。此外,无视生活污水的恣意排放,导致渭河支流水质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环境。

图2 历史与环境要素现状分布图

二、街亭古镇保护规划探讨

(一)现状概述及价值分析

街亭古镇街道与建筑沿南河与北河呈“十”字状分布,充分尊重自然用地条件,不拘一格,形成特有的环境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形态(图3)。街亭是《水经注》《秦州直隶新志》记载的轩辕黄帝诞生地,是放马滩先秦木板地图中有明确标志的古镇,是“华夏第一县”上邽县治的所在地,又是杜甫流寓东柯的胜迹地,也是陇右唯一一座至今保持明清风貌比较完整的历史古镇。因此,街亭古镇作为天水市唯一保存完好的历史古镇,具有多元的价值内涵。

图3 街亭古镇鸟瞰图

1.历史文化价值

街亭古镇保有轩辕文化的历史遗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明确记载轩辕黄帝诞生于街亭轩辕谷,街亭黄龙山山顶古先民建有黄帝祀庙,出土黄帝彩陶头像及其建筑遗存。街亭古镇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这里曾是天水出甘入陕的交通要道。杜甫弃官渡陇流寓东柯,投靠其侄杜佐生活了三个多月,诗人在附近山中采药,在“仙人场”晒药,在街亭古镇药铺卖药,在古镇私塾教书,还写了大量诗篇。街亭和崇福寺曾是唐代名僧赵端甫大达法师的故里及出家母寺。今西安碑林传世的裴休撰文,著名书法大师柳公权书丹的《玄秘塔碑帖》就是为纪念这位高僧而作。地处渭水之南、紧扼关陇以及陇蜀古道咽喉的街亭古镇正是三国古战场街亭阻击战的所在地。街亭古镇还保有不少明清风格的古明居。古色古香的穿斗青瓦老房子、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老街、虬枝如龙的高大古槐树、古朴淳厚的巴陇东南民风,构成了街亭古镇独特的人文特色,是甘肃历史文化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价值

随着区域经济大环境和交通条件的改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古镇街区的历史风貌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对街亭古镇的保护,旨在唤起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民众对历史遗产的认同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经济价值

街亭古镇人文景观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旅游及文化经济的潜力。保护其历史文化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通过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恢复古镇的经济活力,实现古镇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明确经济保护实体

在目前的历史古镇保护中,政府一般扮演古镇保护的主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但是由于保护资金极其匮乏,加之保护动力缺乏,一些历史古镇虽然做了比较科学的保护规划,却常常陷入难以实施改造的困境,从而使真正保护古镇文化资源的目标难以落实。而在国家治理理念下,历史文化遗产所拥有的价值会得到最大化,特别是其所拥有的巨大经济价值将得到应有的释放,保护主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或保护开发基金会等经济实体是发展趋势。因此,明确保护主体,对规划策略的制定大有裨益,即在古镇的保护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多赢是突破点,并指导保护规划和设计。

(三)制定市场主导策略

在对街亭古镇多元价值判断后,结合古镇自身特点,规划确定了“文化兴镇”的开发理念和规划路径。街亭古镇的独特魅力在于陇东南传统的古民居景观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文化是街亭古镇的灵魂,发展街亭古镇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弘扬其内在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培育、植入和经营最终达成街亭古镇全面复兴的目标(图4)。

图4 核心区功能结构图

在规划中,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能偏废。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建立并完善市场机制,打造富有魅力的文化休闲区,为城市人群开辟一处独具个性的休闲度假场所,建立一个思想和文化胜地。古镇内部的基础服务设施功能定位以茶舍、酒肆、曲艺广场、书社、学堂、药铺、会馆、客栈、手工作坊、博物馆、钱庄、展馆为主(图5)。

图5 十字街传统文化商业带

(四)倡导社会参与保护

在古镇保护规划中,由于企业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保护资金和项目运作的难题,但如果在规划中只满足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当地政府、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也是不科学的。如何平衡保护古镇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诉求,如何避免古镇过度的商业开发,在实施规划前需要建立一个保护协调机构,机构应该包括当地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及规划设计单位,在共同的保护机制下进行古镇科学有效的规划、开发、管理和运营。

图6 社会参与式保护

(五)坚持循序渐进保护原则

古镇的保护和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街亭古镇的保护规划设计也是一个系统的设计框架。古镇的保护和复兴涵盖了诸如综合保护规划、重点院落建筑设计、建筑风貌管控专题研究,同时,也涉及到具体实施的市场操作层面研究。按照开发策略和步骤安排部署,古镇的保护规划应该分以下三个步骤组织实施:第一步,通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筑的修复维护及环境整治,主要完成古镇的物质性复兴。第二步,通过政策宣传策划商业运作,以点带面启动核心项目的开发,使之初具规模和影响力。第三步,通过旅游及文化产业的植入,提升古镇的内在品质,最终实现古镇的全面复兴。街亭古镇的保护和开发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可持续保护开发模式,是一种以“触媒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开发方式。

图7 典型民居改建方案(D-72)

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

猜你喜欢
街亭古民居古镇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马谡失街亭
古镇之旅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