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心灵的真实声音

2018-01-04 10:57李查苏娜
关键词:非虚构现实意义文学

李查苏娜

摘 要:2015年10月8日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采用了“非虚构”文学的创作方法,通过采访、录音的方式整理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口述材料,真实地还原历史,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和悲悯情怀。本论文通过分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特点和写作视角,讨论“非虚构”文学的现实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灾难的残酷和人性的坚韧,为读者展现纪实性文学的感染力。

关键词:“非虚构”文学;创作分析;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I511.4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110-03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点),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Светла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Алексиевич),组委会评价她的作品称:“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за ее многоголосное творчество - памятник страданию и мужеству в наше время)”[1]她的获奖既是“非虚构”写作的一次胜利,还是人道主义的一次胜利。

斯·阿列克谢耶维奇生于乌克兰,长于白俄罗斯,毕业于新闻系的她曾做过记者、编辑和教师等工作。“战争”这个词从来未离开过她的成长,阿列克谢耶维奇前前后后共有15位亲人在战争中或是失踪,或是死去,年幼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就是这样听着战争的故事,目睹着战胜的残忍,在战争的阴影下长大。她是苏联入侵阿富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苏联解体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面对人们一次次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希望和信仰,阿列克谢耶维奇决定鼓足勇气,拿起录音机,走进这些被时代“主旋律”所遗忘的人当中,用新闻纪实的方式记录下这些激荡心灵的真实声音,带领读者探寻历史的另一面。

一、激荡心灵声音的记录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属于纪实性文学(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документальный стиль),运用“非虚构写作”的方法,通过访谈,对历史事件亲历者口述的记录,真实地还原历史。

(一)第一人称口述

前人不可预测历史,后人无法还原历史,唯有亲历者才能得知真正的历史。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是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主人公,每一篇访谈都是以第一人称口述,他们叙述中使用的语言质朴、生动而真实,完美再现出事件本来的面貌。

1986年4月26日对于苏联人民来说是苦难的一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机组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举世震惊。事故造成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多地有毒气体常年不散,平民百姓在无任何医疗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被迫外迁,亲眼目睹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屋遭到掩埋,也亲眼目睹着自己的亲人由于受到核辐射而罹患重病,痛苦离世。国家出于增强人民福祉和国家安全考虑兴建的核电站,反而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更可怕的是,政府忽视了民众最深切的情感诉求,亲历者指责政府道:“那些命令原本永远都不应该发出,这样的需求本就不应该存在。没人会写这些东西,他们把我们扔到了这里,我们就像是被他们抛向核反应堆的沙子。”[2]历经核爆炸的苏联人民身心俱疲,政府的冷漠给他们残破不堪的心灵更添新伤。

20世纪的最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之一就是苏联解体,面对国家的瞬间崩塌,许多民众措手不及,一时间无法接受,对国家的情况也全然不知。阿列克谢耶维奇对普通农民采访反映出人民在苏联解体后的真实生活和感受:“我从前吃胡萝卜和土豆,现在还是这样吃。‘苏联的貂皮大衣已经彻底穿破了,我们这里只有白雪……有时候一连几个周都没有公交车过来。首都发生了什么?从我们这里到莫斯科大概有一千多公里,我们只是从电视中看到莫斯科的生活——像是在看电影。普京和普加乔娃我们知道的……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与我们来说‘红与‘白都是一样的。我们只等着到了春天,好种土豆……”[3]

世界并不只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任何事都有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阿列克谢耶维奇不加主观虚构的成分,不引导叙述人的表达,只是安静记录每个人心底真实的声音。讲述人在叙述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表达,有人身体颤抖,有人失声痛哭,有人因为悲伤过度而中断讲述。用第一人称口述历史传达出由彼及此的体验和思考,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读者和叙述人之间架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完成了对时代画面的书写,对人类灾难进行完整阐释和对自我的心灵净化。

(二)复调与多声部

一提起复调与多声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风格的评价。阿列克谢耶维奇也承认自己受到陀氏的影响,希望能够用另一种方式来描述历史的侧面。“我长时间在寻找一种体裁,这种题材能够符合我看见的世界,那种使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满意的体裁。于是我选择了众声喧哗的体裁。我的书是从街道上看来的和听来的。”[4]

自言自语可能不像其他文学创作手法那样具有藝术的美感,然而这却是最接近于生活的一种叙说方式,最真实地再现了战争和灾难的无情、冷酷。听惯了单部发声的枯燥和单调,一个又一个人的喃喃自语看似嘈杂却井然有序,叙述中没有中心人物,没有中心思想,但却有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历史的残酷。在作家的整合下,在“全民悲剧”的和声下,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们共同谱写出一首震撼人心的哀歌。《战争的非女性面孔》由数百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谈话记录组成,《锌皮娃娃兵》中包括了几十篇苏联进驻阿富汗参战士兵、军官、医务人员及盼望亲人回家的母亲、妻子等人的回忆和陈述,读者们震惊于苏军的卑劣,真实的战争并不像国家宣传的那样光明、正义,《切尔诺贝利的祷告》中受灾的老百姓、参与救援的军人、消防员和摄影师,为读者还原出那场人类灾难中被官方隐匿的真实。

二、激荡心灵声音的传递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没有特定的主人公形象,没有引领全文的人物,只有一个中心主题就是对残酷的描写。无论是战争题材作品《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者》《战争的非女性面孔》,还是描写苏联解体后民众生活的《二手时代》,都通过多方视角来描写残酷的现实。

(一)女性视角

在创作《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时,阿列克谢耶维奇曾提起自己所采访的一位女兵对她说,她几十年来不敢进肉铺,不敢看肉,尤其是鸡肉,因为这会让她想起人肉。战争改变了女人的天性,她们变得性情冷峻残酷,面对敌人毫不手软;没有生理周期和女性外貌特征,像男人一样执行一线作战任务;她们利用孩子运送情报和弹药,为了不被暴露亲手杀死自己的小孩。战争给了女人坚如磐石的心,她们没有眼泪、没有恐惧、没有悲悯,变成了冰冷的战争机器。

一个女兵曾回忆说:“从前线回来时才21岁,已经是个白毛女了。我一只耳朵被震聋。每当半夜里听到附近矿井开采爆破的声音,我就会从床上爬起来发疯地往外跑……”[5]在美丽的青春年华里,她们抛弃了连衣裙,抛弃了高跟鞋,抛弃了天生的女性特质,女人们换上戎装,意志坚强,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变成了祖国的战斗英雄,但这一切对女人来说不残忍吗?可她们别无选择。

(二)儿童视角

灾难对成年人所造成的创伤都是难以愈合的,可儿童们在最该被保护的年纪,用他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战争的打击。

在《最后的见证者》中儿童亲眼目睹战争,看到亲人被杀,儿童在不自觉中学会了杀人:“战后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一个相同的梦折磨着我,我经常没见那个被我打死的德国人……他跟着我不放,一直跟了我几十年,不久前他才消失。当我目睹了在他们机枪扫射下,我的爷爷和奶奶中弹而死;他们用枪托猛击我妈妈的头部,她黑色的头发变成了红色,眼看着她死去时,我打死了这个德国人。因为我抢先开了枪,他的枪掉在了地上……我不记得自己是个孩子。”[6]

“……我去了公墓,那里安葬着空降兵。将军们在致悼词,乐队在演奏……我发现,成年人们都沆瀣一气,只有一个小姑娘的尖声细嗓从出了其他声音的包围:‘爸爸,亲爱的爸爸!你答应我要回来的……她妨碍了发言,被人从棺材前拉走,像拉一条小狗。”[7]在孩子的眼中并不明白何为悼词,何为哀乐,他们只知道最亲近的人并没有信守离家时的承诺,去了远方却再也没有回来。战争对孩子们来说从来没有英雄,他们也不懂何为战争的正义性,他们得到的只有失去双亲、失去童年和忍饥挨饿、流离失所。

(三)小人物视角

普通民众亲眼目睹国家的变故,亲身品尝灾难的苦果。面对苏联解体,国家轰然倒塌,底层民众成了被时代抛弃的群体,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与出路,民众深深陷入时代的困境之中:“……简单地说,我是个看门的,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内部移民”吧,你生活但是并不注意周围的事情,就像是看窗外的风景。我和妻子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她后来当了个看门的,我嘛,做一个锅炉工。干一天一夜,休息两天……我可以赚90卢布。”[8]在国家发生重大变故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了糊口做着与其本身不相适应的工作。在那个年代,金钱就是一切,没钱便什么都不是,人们为了生计而奔忙,金钱像一颗原子弹,轰塌了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信仰无处安放。

三、激荡心灵声音的反思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说:“我不在教堂祈祷,我在自己内心祈祷”[9],面对着血淋淋的真相,我们该做的就是铭记与反思。

(一)铭记历史,直面真实的灾难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都掺杂着虚构的成分,而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里的很少见到作者的主观评述,只有亲历者的喃喃自语,言语朴实却直击人心。

作为记者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秉承着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她从未主观地评述过官方文本,只通过记录成百上千个经历灾难者的叙述来与官方声明针锋相对。在描述的细枝末节里,读者与亲历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振聋發聩的复调写作,激发普通大众对于灾难、对于历史、对于人性的深刻反思。铭记历史,直面真实的灾难,砥砺前行才是守护人性价值的正确选择。

(二)对人性和道德的反思、追问

阿列克谢耶维奇永远从最弱势、最无辜的人的角度出发描述历史,人的生命和价值是她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她的作品里充满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她将目光聚焦于人的内心世界,探讨生命与价值这个永恒的话题。

战争和灾难的影响至今并未停止,比死亡更残酷的是人民内心的创伤无法愈合,恐惧腐蚀着人的心灵。打着光明与正义旗号的战争真的铸造出英雄吗?科技的发展真的给人带来幸福吗?政府的决策真的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吗?一串串直击人心的发问,值得深思。

四、结语

阿列克谢耶维奇悯怀众生,以人性的道德、责任为基础,通过平凡人的讲述,站在警示未来的高度描写灾难,震撼人心。她的作品也因其情怀变得博大而傲岸,让我们看到光辉历史背后的阴影,认真聆听平凡人的声音,反省我们曾共同犯下的错误,找的人与人间的共鸣。正如阿列克谢耶维奇所希望,我们能够在这激荡心灵的真实声音的引领下,去探索人生的价值、幸福的本质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The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Nobel Prize: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literature/laureates/2015/press.html.

〔2〕〔9〕[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祷告[М].方祖芳,郭成业译.花城出版,2015.

〔3〕〔8〕[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М].吕宁思译.中信出版社,2016.

〔4〕人民周刊[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07):75.

〔5〕[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谢耶维奇:战争的非女性面孔[М].吕宁思译.昆仑出版,1985.

〔6〕Алексиевич С.А. Последние свидетели: Книга недетских рассказов[М]. 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7〕[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谢耶维奇.锌皮娃娃兵[M].高莽译.九州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非虚构现实意义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我与文学三十年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