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舆情直逼模式的高校舆情导控探究

2018-01-04 10:57张冬梅刘晓丽
关键词:互联网

张冬梅 刘晓丽

摘 要: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教育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与互联网对高校舆情管理的要求相比,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往高校舆情回应需要自下而上的“倒逼”,舆情危机时有发生。要使积极主动的舆情回应成为制度化常态,唯有建立自上而下的制度、规范。因此,必需探究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生成条件和模式,分析高校舆情导控工作中的问题,以探求基于互联网+舆情直逼模式的高校舆情导控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舆情直逼;高校舆情导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131-03

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大学生的集散地,已经成为舆情频发的重要领域。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抒发情感、困惑,关注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已成为日常生活组成部分。如果大学生的意见和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重视,极易使意见、情绪发酵进而引燃舆情。当前高校舆情发生后,谁来回应?什么时候回应?回应什么?如何回应?如何检验回应效果?如何建设网络阵地、做好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工作,使网络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媒体”能够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网络舆情工作由“倒逼模式”改为“直逼模式”的新形势下,互联网+舆情直逼模式成为高校舆情应对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生成探究

高校师生作为网民的一部分,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发声乃至网下的行为,从想到做再到终止都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整个生成过程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探究互联网+时代高校舆情的生成模式,对于掌握高校舆情导控主动权,应对网络舆情给高校师生思想动态带来的影响,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阵地,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舆情生成条件

互联网+时代,高校舆情的生成是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从主观上来看,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在结束了繁重的中学课业负担之后,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感受到了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和更加自由的时间支配。大学生有充沛的时间在互联网空间徜徉。已经渐渐形成自己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的大学生注重思考并喜欢自由、平等沟通交流,不断的认知碰撞引发他们思想上各种改变。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看,电脑、手机、校园网络的普及是高校舆情生成的客观环境;微博、博客、微信、QQ、BBS等平台是高校师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联络途径,这些软件的全面普及为互联网+时代高校舆情生成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舆情生成模式

1.渐进式生成模式

互联网+时代,渐进式高校舆情发生的轨迹是,舆情事件引发大规模的热议之前经历了一个酝酿、潜伏的阶段。最初并没有引起高校舆情主体的注意,因维持平衡的因素被打破后并在互联网上以各种形式不断曝光之后,信息量由少到多,众多高校舆情主体的不同言论流出,影响力逐渐铺开,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各种言论经过碰撞、融合之后趋于一致,形成明确指向。引起公众和管理部门关注后,披露信息猛增,直到顶峰。随着事件的处理、了结以及高校舆情主体注意力的转移,事件关注度逐渐下降,直至平息。如2013年的重庆工商大学教师因绩效新方案问题高唱国歌罢课事件、华师大女生减肥不刷卡获学校人文关怀;2017年底,西安交大寒门博士之死事件;2018年初,女博士罗茜茜在12年后实名举报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事件,其发生始末即呈现出了渐进式的演变状态。

2.突发式生成模式

突发式高校舆情一般由突发事件引起,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偶然性。有的突发事件原因简单明了,如2013年武汉大学28岁“海归”博士邓鹤翔被武汉大学聘为正教授引发热议等。这类突发事件可以及时处理,而且处理过程也不会出现交叉、关联事件。有的突發事件原因复杂,或与其他事件交叉关联、或可能引发次生事件,留给管理部门的时间极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涉及高校的地质、气象、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涉及高校的火灾、交通事故、踩踏、建筑物坍塌、毒害气体及化学品引起的安全事故、能源供应事故、集体活动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等灾难事故;影响高校师生健康与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高校正常秩序的社会安全类事件;涉及高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

二、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导控问题分析

网络交流的自由性和隐蔽性使互联网空间各种红色、黑色、灰色思潮泛滥,极易使高校师生受到消极影响,高校尚未建立或形成足够有效的、主动的管理方法,目前的应对策略多数都属于事后补救的被动应激式。高校舆情导控还不够到位,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舆情导控主体不明确

互联网+时代,高校舆情发生后,应该由谁来发声?有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即凡是涉及学生的事情,都应归学生处来管理。而学生处则认为应该由网络中心来管理,因为这是个技术活。网络中心则认为自己只负责安装、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舆情问题应该由安保部门管。安保部门则认为思想上的事情该由宣传部门管。于是受责任分散效应影响,高校各部门权责不明确、模糊,各自为政、互不沟通。舆情发生时,能躲则躲、不能躲就推,工作效率低下,引发高校舆情危机。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高校舆情的发生并不会直接牵扯到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表面上看只涉及具体事件和具体高校中的具体个人,实际上高校舆情危机的应对中,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担负起职责。高校舆情导控主体的缺位、虚位形成了高校舆情管理的空白地带。

(二)高校舆情导控主体能力不足

受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很多高校舆情导控主体在舆情危机发生后,还采用拖着、藏着、掖着、堵、删等方式应对,具体表现为:否认、严密封锁、沉默、隐瞒遮掩、删帖等方法。也有高校在物理空间做足了工作,从学生干部到辅导员、任课教师、二级学院领导、校领导,大家总动员,小到大学生的饮食起居、大到学业成绩,面面俱到,占用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而在物理空间中的思想动态并不代表着网络空间中的表现。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都不是特别明确,此种导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就不能掌握舆情事件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不能释放有效信息,也就不能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了。

(三)高校舆情导控制度不完善

一次成功的网络舆情导控,不仅可以使舆情危机转危为安,还可以华丽转身、重塑学校形象,这就需要高校重视互联网+时代的舆情,完善高校舆情导控制度。完善的制度可以确保高校舆情危机能够得到快速的解决,防止因为舆情导控主体之间相互扯皮,导致贻误时机、各项措施无法有效落地。目前,很多高校的舆情导控制度并不完备,舆情预警和事后引导、评价反思机制缺乏,舆情主体网络素养教育的推动、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都没有很好的铺开。导控理念跟不上、导控主体队伍不成形、导控方法落后、缺乏师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网上网下联动机制欠缺。高校舆情导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作,需要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基于互联网+舆情直逼模式的高校舆情导控策略

高校舆情管理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化“倒逼模式”为“直逼模式”?2016年8月12日国办发布的《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指明了方向,通知专门就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的舆情回应、新闻发布做出流程化规定,舆情回应开启“直逼模式”。这为高校开启直逼模式舆情导控提供了参考。

(一)舆情导控的责任主体

高校舆情发生前后,谁来导控?实际上就是明确责任主体,由于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复杂性,涉及多方关切和资源,高校舆情导控不能由单一主体完成,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为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高校可以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舆情导控体系,成立一个专门的针对高校舆情导控的领导小组,以保障舆情导控的时效性、有序性。领导小组的主要负责人由高校分管宣传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宣传部、校办、党办、学生处、保卫处、网络与信息管理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后勤服务保障处、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各部门负责人的参与减少了信息的中间损耗,保证了权威性与可信度。办公室可设在宣传部或网络与信息管理处。这个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如下:根据学校的舆情应急指挥授权,在突发性高校舆情生成后,紧急启动小组工作,迅速召集相关成员合署办公;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沟通,全面占有舆情相关情况;制定处置方案,确定舆情性质、拟定发布内容并统一口径,及时准确发布权威消息;做好媒体的接待来访工作;舆情处理完毕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必要时,处理过程中,主管部门也可以配合参与舆情处置,如北航教授陈小武性侵事件,除北航对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外,教育部也做出决定;舆情处理完毕后,深入反思、总结并修复学校形象。如:复旦投毒事件后,复旦大学利用自媒体成功营造了一个“从小保姆到研究生”的“复旦梦”,恢复了学校声誉;层层下派互联网信息的收集、研判、引导任务,建立专兼职网络舆情导控员队伍并制定政策保障这支队伍的稳定性,这支队伍的成员可以从政工队伍、党团组织、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干部、学生社团中发展,共同构筑高校舆情导控主体队伍;定期汇编高校舆情动态简报。

(二)舆情导控的时间及内容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世界。”[1]突发式高校舆情回应时间,根据事件的性质和程度,特别重大、重大的高校舆情,在充分了解情况之后最迟应在24小时内予以最权威的回应。其他高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说明,并根据事件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消息,以堵塞媒体、网民的谣言、猜测。需要重点导控的高校舆情,要特别重视,如:涉及对高校及其部门、附属单位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高校师生利益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严重冲击社会道德、价值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处置的。回应内容应围绕舆情关注的焦点、关键、热点展开,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实事求是,力求表达准确、有条理、逻辑缜密、亲切、自然。并给予出面回应的高校负责人以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

高校师生网民在互联网空间中的各种声音,不管是需要支持的言论,还是需要评价驳斥的言论,广开言路是前提,只有说出来,才能掌握其思想动态。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2]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导控不仅要关注事发后的处置安排,更要关注事发前的预防警示,把舆情导控工作融入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做到舆情导控时时有。广东白云学院的网络红军,每天对学生微博、QQ群、贴吧信息进行跟踪,疏导不满情绪,监控舆情,汇总后上报学校。高校舆情导控队伍成员既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又要熟悉网络操作技术。推广高校师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高校师生网民的自律意识,规范高校师生网民的网络言行。平时利用网上党校、团校、网上心理咨询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答疑、校园BBS、班级QQ群、微信群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关注点设置议题,通过平等讨论、民主参与方式,在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实现导控主体和舆情主体的良性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政治信仰坚定、思想觉悟高的师生中培养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网评时,应通过客观、辩证、有理有据的方式和事实导控非理性言论,让人心服口服,强化主流言论。对于恶意炒作、跟帖、造谣传谣已经危害高校正常运转秩序的行为,高校在及时主动发声后,应将有关情况移交公安机关网监部门处理。

(三)舆情导控的实效的评价与落实

由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对分管宣传工作的高校领导进行业务培训,切实转变管理理念、提升舆情导控能力。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以各高校舆情导控制度、导控效果为抓手,定期督查,把各高校舆情导控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定期汇总梳理高校舆情导控经验、做法,好的加以推广铺开,對导控工作做得好的高校和个人予以嘉奖。对导控工作不重视、整改不到位的高校进行通报、约谈。高校内部对照检查,网上导控的实际效果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依据。

参考文献:

〔1〕武超群.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崭新的文明[M].上海:三联书店,1996.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互联网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