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着力 在深与实上突破
——做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报道的实践和思考

2018-01-05 11:04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中国记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湖北日报宣传报道精神

□ 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和开创性意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

今年以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坚持把迎接党的十九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主线,统筹谋划全年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宣传报道的创新实践。从会前预热到会间报道,集团各报、端、网、微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出了“牢记嘱托 继续前进”“荆楚回响”“讲个故事给党听”“全媒体圆桌谈”等一批精品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以来,集团媒体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立即转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报道工作。湖北日报报、端、网、微从10月27日起,同步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专版、专题,至11月18日累计刊播文图、音视频、直播、H5等各类稿件2000多篇,引起读者、网友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履行了党报集团应有的责任担当。

对新闻媒体而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一项“双重任务”,既要争分夺秒地抓好自身的学习贯彻,更要做好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报道。作为地方党报集团,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履行好这项神圣职责,必须从以下三个维度着力,全力以赴、全神贯注、下足功夫。

一、思想维度: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切实筑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基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的十九大报告,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是学懂弄通。要在学懂弄通上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在做实上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往前推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发展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认识到,党报集团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以全党全国的政治视野和政治高度深入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各媒体要做好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报道,必须统一到落实党中央、湖北省委关于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各项要求上来。

二是加强政治学习,夯实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我们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自身学清楚、学明白,才能讲清楚、讲明白。为此,集团半个月内开展了三轮次的持续学习: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当天,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交流;11月1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编委会(扩大)会议,原原本本地传达学习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电视电话会议有关精神;全集团特别是采编战线深入开展“来一次大学习”行动,各部门、各媒体通过支部会、周例会、月例会等形式,紧锣密鼓地推进学习贯彻工作,集团党委会、编委会同志深入到所在支部和各部门,辅导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给支部党员讲党课,形成了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促使集团上下特别是采编战线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新闻宣传报道、推动实际工作。

三是坚持策划为魂,对标落实到位。通过宣传报道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是当前新闻媒体面临的一项重要考题。做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报道,既要对标到位,也要落实到位。对标到位,就是要认真对标中央、省委对宣传报道的统一部署,对标中宣部、湖北省委宣传部的方案要求。为此,《湖北日报》在一版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在二版、三版开设同名专版推出“报告精读”“专家访谈”“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蹲点调研”“十九大代表在基层”“宣讲进行时”等栏目,在理论版开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进基层征文”等栏目,多形式、多角度地展开宣传报道。落实到位,就是要立足湖北实践,讲好湖北故事,体现湖北特色。集团各媒体按照要求反复修订、完善报道方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报纸的版面格局,端、网的专题专栏,认真策划、细致推演、稳妥安排。集团以《湖北日报》为龙头,统领各报、端、网、微等媒体平台,深入宣传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生动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迅速形成规模、形成声势。

二、策划维度:创新宣传报道的内容、方式、业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这是我们新闻媒体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新闻宣传的指针。落实这个要求,关键在于宣传报道创新。

作为地方党报集团,我们在严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的同时,坚持按新闻规律、传播规律操作,从“深”和“实”上寻找创新突破口,提升报道的思想深度、内容鲜度和情感温度,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入脑入心,转化为行动自觉。

一是在“深”字上下功夫。互联网时代,受众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特点,似乎短、平、快的新闻更受欢迎。而事实上,当受众长期置身于众声喧哗的信息海洋,或是面对重大热点、重大主题时,能够启迪思想的优质深度报道,仍是稀缺品、必需品。在“深”字上下功夫,既是专业态度,也是创新法宝。黄坤明部长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发挥优势、各展所长,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实里走、往深里走。为此,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找准报道切入点,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有分量的深度报道、通讯综述、评论言论、权威专访和理论文章。

高举评论大旗,凝聚社会共识。

在高规格转发好《人民日报》、新华社重点评论和重点稿件的同时,《湖北日报》精准提炼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精髓要义,精心组织撰写系列评论员文章,强力引领社会舆论。从10月31日起,《湖北日报》在一版连续推出《新时代标注发展新方位》《深刻把握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等10篇“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受到各界高度评价。从11月17日起,《湖北日报》在省委部署下,策划、全媒体推出一组“办好‘新时代湖北讲习所’”系列评论《在新思想指引下坚定远行》《讲好新时代的新理论》《学到真本领 投身新实践》,深入阐述把“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办成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教育阵地的时代意义,深入阐述怎样把“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办成信念的充电桩、事业的推进器、人才的大熔炉、奋斗的加油站的时代命题,发挥言论举旗引领作用,推动全省上下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理论阐释,主动回应关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主动设置议程,回应社会关切。《湖北日报》理论版开设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栏,专访国内权威专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化纵深阐释解读;在新闻版开设的“报告精读”,则紧密结合受众关注热点和湖北实践,进行点题式阐释解读,回应受众关切,《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乡村振兴战略点活了“三农”大棋局》《“再延长三十年”送政策大礼包》等系列阐释报道,体现了理论阐释与实际结合的鲜明特色。

二是在“实”字上下功夫。党报,必须在“实”字上下苦功,多为受众提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报道。

在深入采访上做“实”。如何报道好党的十九大代表回基层的宣讲、调研、落实行动?《湖北日报》采用了记者走基层、蹲点调研的采访方式,推出了一批跟踪式、目击式、参与式的现场报道。如从11月13日起,《湖北日报》连续推出“跟班十九大代表看落实”系列报道,现场记录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市州书记这些“关键的少数”深入基层抓落实的行动。系列报道跟踪他们围绕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等主题行走乡间山村、厂矿企业、高新园区等基层一线,与群众交流互动,直面问题现场研究,破解难题共谋发展的具体行动,把笔头和镜头聚焦现场,读来如临其境,产生良好传播效果。

在讲活故事上做“实”。如何呈现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湖北日报》在组织记者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的蹲点调研时,坚持深入基层精选典型,突出故事化的报道方式。如围绕乡村振兴主题,连续刊发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大学生村官为贫困户当“推销员”》,讲述了大学生村官翁新强在湖北最边远山村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把不值钱的柿子卖成了“金果”的故事;《为困境老人请保姆,空巢变暖巢》,讲述了远安县洋坪村关爱18位困境老人的故事;《一个“空心村”的美丽蜕变》,讲述了罗田县三里畈镇张家冲村振兴乡村产业的故事。这些调研纪实报道,见人见事见细节,一个个身边人,一件件平常事,生动反映了基层一线干部群众的丰富实践和创新作为。

在创新表现形式上做“实”。新闻报道只有可感、可读,才能吸引受众、引发共鸣,入脑、入心。创新党报表现形式,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呈现形态。比如同样是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湖北日报》在一版推出的系列评论员文章,是站在全局视角的举旗性、引领性报道形态;在理论版和论丛版推出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文章,是专家学者的系统化、高层次的深度阐释;在新闻专版推出的“专家访谈”和“报告精读”,是结合湖北实际的点题式理论解读,更多着眼于如何运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而“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征文专栏,则是来自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想体悟。多种形式、多样化的呈现,形成了报道的强势。在蹲点调研报道中,记者坚持用带画面、有温度、含感情的话语体系讲故事,同时用好“后记”、短评、记者手记等报道形式,分享报道对象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分享他们对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的畅谈和展望,精彩故事的讲述与十九大报告精神的传递相得益彰,提升受众阅读体验,深化了报道主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宣讲进行时”“十九大代表在基层”等栏目中,坚持以现场报道的方式,生动描绘宣讲的热烈场景,《社区里的分享会》《广场上,响起快板声》《虾稻田边说新景》等报道,亲切可读,带入感强。集团《楚天都市》报以特刊形式,策划推出《大城绿心 让世界遇见最美的武汉》特别报道,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武汉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别开生面。

三、传播维度:坚持网上网下宣传一起抓,用好用活新媒体手段,切实提升宣传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穿透力

移动互联时代,主题宣传必须开创融合传播新局面,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每个角落。

今年以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各报、端、网、微基本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的实质性转变,一体化的党媒传播新格局初步形成。从年初湖北省两会、全国两会,到年中湖北省十一次党代会,坚持按照“中央厨房”模式,统筹调度指挥集团各报、端、网、微的报道策划、采写、发布,推出了一批现象级的新媒体产品,为宣传报道党的十九大精神积累了经验。在党的十九大会前、会中、会后报道中,集团各媒体始终坚持网上网下一起抓,用好用活新媒体手段,开创融合传播,形成主题报道的多声部传播,产生强大传播合力。

坚持全媒体传播。湖北日报客户端、湖北日报网,同步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道,开设了“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学思践悟·十九大”“一日一课”等10多个专栏;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创建话题“新时代新征程 为湖北打Call#”,持续滚动更新报道全省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气象;湖北日报官方微信开辟“十九大”专区,每天推送相关报道。各平台瞄准不同受众群体,既强调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又突出互通、互动、互融,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合力,综合点击量超3000万人次。按照湖北省委部署,湖北日报同步开设纸媒版和新媒体版“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开展报、端、网、微全媒体报道。

坚持全形态呈现。集团媒体综合运用图表、动漫、音视频、直播、H5等新媒体手段、形态,精心打造重点新媒体产品,力求最及时、最生动、最直观呈现。在党的十九大期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设计制作了“圆桌谈”全媒体访谈、“我在现场听报告”短视频、“党代表漫话十九大”原创动漫、“党代表高清封面图集”开机屏等七大类200多个新媒体产品,收到了良好传播效果。如今,各媒体正在推进的“十九大代表在基层”“基层代表在行动”等栏目,全部采用图文、音视频同步的报道模式在新媒体平台呈现。11月13日,湖北日报网设计制作的H5作品《红安为什么这么红》,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点击量突破17万。正在推进的新媒体版“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打造动漫、图解、VR全景互动、音视频于一体的“全媒体网校”。

坚持全方位互动。湖北日报报、端、网、微各平台联合开展“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征文活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分享学习、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感想体悟,讲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变化大背景下的个人故事,表达对中国和湖北光明未来的美好憧憬,互动性强。各媒体主动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研讨会、座谈会,为社会各界搭建交流平台。集团《农村新报》承办的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上,湖北省农办、省社科院、省环保厅、省农业厅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交流发言,发出权威声音。集团承办的省政府门户网举办“行进荆楚见证发展变化”大型线上线下主题互动活动,组织网友前往脱贫攻坚一线看变化,参加活动的网友在新媒体平台发表了大量文、图、短视频报道,形成传播热点。集团各媒体还将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制作“十九大知识点问答”互动小游戏、“十九大知识竞赛”电子答卷等产品,充分发挥新媒体参与性、互动性优势,创新做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精神的宣传报道。

猜你喜欢
湖北日报宣传报道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湖北日报特刊浓墨重彩报道军运会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拿出精神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