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2018-01-05 03:58冷仙娥贵阳六中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学案

冷仙娥 / 贵阳六中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冷仙娥 / 贵阳六中

学习目标:

1.通过质疑释疑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含义。

2.梳理文章“乐、痛、悲”的情感脉络,品析作者自然流畅的心境。

3.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

4.通过朗读体验品味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习重点: 解读文本,品析情感脉络的自然流畅。

学习难点:

探究痛惜悲叹之中的人生审美价值。

教学设想:

1.设计学案让学生通过预习熟悉作者,了解本文的背景、书序的特点,并能够掌握重点字词,能够疏通课文。

2.对于本文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在设计学案当中特意让学生去思考,课堂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重点探究。

3.通过涵咏诵读的方式,品味本文独特的情韵美。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作为书法作品,历来被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由此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板书:《兰亭集序》)

二、质疑释义,疏通课文

1.请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读音、句读情况。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师生共同释疑。

3.教师范读,准确把握读音和句读;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解读文本,合作探究

1.同学们展示学案中的问题,解决“课文探究”部分的第一个问题。

2.学生合作探究学案中“课文探究”中的第二个问题,作者有哪些“乐”?

预设: 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佳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会——“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学生品味朗诵,体验快乐心情!

3.作者在如此“良辰美景,佳朋盛会”的快乐之际,为何会生出“痛”的感触?作者痛什么?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朗诵第二部分,品味生死痛惜之情,感悟人生进取之意!

4.这种对生死之痛只是王羲之一个人的感受吗?请继续读最后一段并思考。

思考、领悟:由“痛”转“悲”。

昔人,今人,后人

追问: 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教师可适当补充。

为此而悲:

①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若合一契 (死生亦大矣);

②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教师根据情况可补充背景介绍 :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所以作者悲为古人、为时人、亦为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

补充提示: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作者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情真意切。这里的悲由痛升华而来。由小到大,由己及人,由感性过渡到理性,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四、拓展延伸,感悟精神

总结: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孔子、曹操、苏轼。孔子面对逝去的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浩叹;在《短歌行》中曹操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有同样的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他还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五、解答学生学案中的自己的问题(看时间情况定)

六、课后作业

以“我的生死观”为副标题写一篇周记

七、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八、课后反思

这是一份预设的教案,事实上我上这篇课文完全是开放性的。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课堂开头只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师生共同质疑释疑文中的字词。然后就快速进入到《学案》中的第二个部分,即“课文探究”部分。问题是“熟读课文,你有想问的问题吗?请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并就你对课文的理解给你的问题一个答案。”这个部分学生表现得相当精彩,提出了很多精彩的问题。例如“王羲之为什么会痛呢?”“他为什么会悲呢?”等。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他们课堂参与的热情很高,大家七嘴八舌。这些问题先是同学们自己解决,老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点拨一下就可,最后老师作个总结。这堂课我预设的问题几乎上都可以圆满解决,同时又有了更多精彩的课堂生成部分。这堂课下来,我很有一种当教师的成就感,感觉课堂是真正的激活了的。这份成就感是因为我借班上课,上的是毕节民族中学的一个重点班,学生很好学;同时我的课堂比较开放,是教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老师我强塞给他们知识,能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的困惑是,很多时候,学生的预习没有做到或者做不到这些学生这么好,他们自主思考的问题很少,即使老师再三启发,但有意义的问题不多,所以课堂的成效就比较差,而事实是新课改之后一周5课时的时间很紧,教材容量又比较大,老师就很难有这份耐心继续等待、引导。这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点困惑。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王羲之学案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王羲之送字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乡愁导学案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ТРИ ШЕДЕВРа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