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口舌罪与文字狱

2018-01-05 14:11张鸣
廉政瞭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字狱口舌李陵

张鸣

历 朝历代,但凡谋反罪,都会得到最高的刑罚,车裂、凌迟和夷三族或者九族。如果没有行动,仅仅是语言犯上,那么也是重罪或者死罪。比较早一点的是割去舌头,人还活着,但没法再开口说话了。

对于文字,早先的统治者一般都比较忽视,不大在意。司马迁受了宫刑,是因为替李陵说话。汉武帝本欲李陵战死沙场,得知李陵投敌,勃然大怒,问太史令司马迁应该如何处置。司马迁与李陵是挚友,明白李陵非不得已不会降敌,便说,“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李陵之所以没有以死尽节,应当是想找机会报效国家。

就是司马迁这一说,激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但是,这个罪,其实跟他的《史记》没有直接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把汉武帝说得那么不堪,也没有什么事。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对武帝穷兵黩武的批评是非常严厉的。虽然当时这些文字还没有公开发表,但的确朝廷的管控也不到位。后来发表了,也有人认为那是一部谤书,但司马迁的后世子孙,都好好地活着。也就是说,没有被追究。

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于刑罚的加重,是有促进作用的。辽国对于谤讪君上者,是用大铁椎锥其口,一锥毙命。于是,后面的朝代就明白了,碰上这样的事儿,干脆就一杀了之。

但逐渐的,重点从口舌,转到了文字。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宋代以后印刷术普及,文字的作用,逐渐高过了口头。朱元璋登基之后,搞了好些文字狱,不过,都是小儿科级别的。这个老粗,对于复杂一点的文字,就没有辨别能力了。

能看的,都是些溜须拍马的奏章。恰是这些奏章,草拟者偏偏要舞文弄墨,朱元璋让人念给他听的时候,正意和谐音分不清,猜忌心大起,以为人家有意谤讪,于是,杀了一个又一个,其实都是冤枉的。

清朝的皇帝,是从山上下来的满人,但满人的皇帝比较用功,文化水平居然比老粗的朱家子孙要高。对文字上的事儿,也显得比朱家皇帝要明白些,但也就是明白一点。这一点,仅仅让他们搜索范围大了,其他的就很难说。

但凡皇帝,无论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猜忌心都挺重的。被后世的漢人恭维成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玄烨,也是一样。看着不顺眼的文字,或者感觉可疑的文字,一定追究。到了他孙子乾隆皇帝弘历那里,这事儿就干得近乎疯狂。看哪个臣子的文字,都觉得可疑。

文字狱的处理是非常残酷的,流放边远,充军为奴,大多数是杀头凌迟。已死的人,则开棺戮尸。而且一人得罪,株连甚广,近亲家属,不管是否知情,即使是目不识丁,也一概“从坐”。

说实在的,当皇帝还仅仅在意人家的口舌的时候,罪状确定得还比较准确,冤枉的不多。但是,一旦把搜索范围扩大到文字,而且重点追究文字的时候,其实是在制造大批的冤狱。汉字多音、多意、含义复杂,只要有人多疑,白纸黑字怎么解释怎么是。

屠刀一拨接一拨地砍下去,连死人都不放过。造成的局面,只能是万马齐喑,让整个王朝只有马屁精和刻意讨好上意的圆滑世故者才能得意。

士大夫如同行尸走肉,等于死掉了。士大夫死掉,文化也跟着死掉了。这样的话,所谓的康乾盛世、文治武功,都会大打折扣。

猜你喜欢
文字狱口舌李陵
《李陵变文》非正统英雄观新探
朔风又起
李陵,没有任何伟业能和做个忠臣相比
奋不顾身
清代碑学兴起并不仅因为文字狱
作业布置:不妨费点“口舌”
老农捡田
布置作业,不妨多费“口舌”
从曾静吕留良案看雍正朝文字狱
清代文字狱受害第一人——诗僧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