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与运动技能学习

2018-01-05 11:25张圣涵赵鹏姜勇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运动技能核心素养小学生

张圣涵 赵鹏 姜勇

【摘要】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与运动技能的发展水平,都是目前改革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应该重视的主要内容。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对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运动技能 小学生

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概况备受人们重视,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推进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增强运动技能的学习,前提是要深刻把握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找准定位,并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出发点,进行拓展。发展和改革具有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运动技能学习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我国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一、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1.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当前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研究重点,逐渐被重视起来。素养是后天通过外在因素形成的,需要引领者和学习者的共同努力。核心素养是一种基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求达到社会愿景和个体生活需求两个层面的共同发展,其框架的构建要与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相结合。

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本质上就是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指导课程改革的方针与根本导向。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整体性。不同的教育阶段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传授,让学生了解与领会,引导学生走正确的方向;二是互补通融,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学习时认真学习老师的优点,同时老师也进行反思整改,通过合理分配核心素养目标,使其更好的发展。

2.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在中小学生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有一定的要求,良好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身体发展相对较好,让学生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与其内涵,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改善当前的不良现状。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新课标中对于素养内涵的界定和系统阐述还不够完善,对跨学科培养相对忽视,不同学科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是为了改善以上弊端,查缺补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教育目标细化,具体化,系统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运动技能学习

1.运动技能学习的内涵

在运动技能中的学习主要指的是运动技能动作的标准规范性,而动作形成有泛化部分、分化部分、自动化部分、巩固部分四个部分:在泛化部分是指错误动作较多;分化部分是指错误动作减少,动作慢慢熟练;自动化则是指下意识就形成的动作;巩固部分就是加深印象。因此,在进行运动技能学习时,要重视学习并逐步地自我完善动作,掌握技能且动作标准。

2.中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

依据不同年龄对运动技能的要求不同,在中小学生这一群体当中,应以运动学习的主动目的性为导向与规范,以机体自身初始状态水平为基础,以训练负荷为信息输入载体,最终通过师生充分配合完成学习的过程。

三、中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评价

1.评价主体

一般来讲,评价主体有以下几种: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家长主体等,实践证明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2.评价过程

教育评价不仅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质量负有审视的责任。中小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缺乏一定的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动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在中小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当中,对其客观有效的评价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运动技能,并熟练运用。因此,在学习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对运动技能相关内容的把控。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理论研究

1.核心素养与运动技能的相互联系

运动技能不仅是体育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各项目标的主要载体,而且掌握运动技能本身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所要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在对体育课程的授课过程当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以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为主,加大力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锻炼。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运动技能的生成、运动的有效性、运动的可持续性,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同时也是对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诠释。运动技能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贯穿着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而核心素养旨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二者相互联系在一起,是对体育教育的一种新的引导,能够使学校体育得以更全面地发展。

在课堂上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让所有学生达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要努力实现课堂民主化,让每个同学积极参加,也要时刻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变化与表情,始终将学生放在首要地位,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促进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建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们适当的自由,让课堂活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空间,让他们多多进行交流,合作学习。不仅如此,还应该努力构建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基于核心素养的运动技能释义

人的教育与内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良好的教育促进个体良好的发展,而基础教育的核心不是培养学生成为单纯的有知识、有技能、懂方法的人,而是使其成为有修养、有智慧、有运动技能的人,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核心素养与运动技能”兼备的人。在运动方面核心素养的发展包含着运动技能的进步与提高,良好的核心素养促使人有良好的运动技能,进而使得个体的身心愉悦,生活变得更好,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有着积极的作用。

不仅如此,我们可以试着把核心素养与运动技能分三个层面,而最下层的则是“先天具备的”指向基础层,以先天具备的带有一定优势的为主先入;而中间层的则是“学校教育”,中小学的核心素养与运动技能与学校基础离不开,指向发展层;最上层的则是“后天的积累”称为提高层,中小学生可以更好的要求自己那是最好不过的,而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方法论,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五、小結

核心素养是综合素质水平和能力方面,运动技能学习是动作标准方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核心素养和运动技能同时具有的情况下,中小学生会有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同学协作起来。目前核心素养备受重视,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指导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7,(07) :66.

[2]陈兵.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中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落小——访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J].中小学教学教材,2015,(01) :23.

[3]申继亮.把握育人方向创新育人模式——解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基础教育课程,2015,(03) :10.

猜你喜欢
运动技能核心素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在小学阳光体育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
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升之我见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