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语言对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影响

2018-01-05 11:24胡素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生物教学有效性

胡素娟

【摘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堂好的生物课,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物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所在,生物教学语言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教学语言 生物教学 有效性

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可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物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和魅力。一堂好的生物课,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物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所在,生物教学语言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充满情感,富有节奏的语言

生物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并应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这是上好生物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

如《开花与结果》一节视频录像,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以充满激情,真诚而富有磁性的语言导入:“冰雪消融,大地复苏,桃花盛开的季节,当你踏青走过盛开的桃园时,就会情不自禁的驻足观看,流连忘返。同学们,桃花美吗?想不想了解一下桃花的结构?”正说着,一朵盛开的桃花在黑板上绽放了。学生为教师那娴熟的简笔画所叹服,更为教师那富有情感的语言所感染,学习的氛围很快调动起来,为下一步学生分组观察,充分讨论,共同探究花的基本结构奠定了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语言充满情感,抑扬顿挫,富有节奏,能调节学生的神经活动,激发学生的心智,从而使课堂气氛有旋律,起伏跌宕,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语言

五彩缤纷的世界、资源丰富的动植物,为生物教师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创造了条件。生动让人爱听,形象易于理解,富有趣味则让人回味无穷。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根据教学的知识结构,从生活中、从课本中挖掘生动形象而富有趣味的教学语言,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使教学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趣味呢?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教师表达时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要求教师表达时善于形容、比拟,绘声绘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另外,语言的趣味性,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课堂充满笑声和快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向光性时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朵朵葵花向太阳”给予形象的说明;在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一节时,引用“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万丈高楼平地起,层层都是‘钙起来”等几则广告语,可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再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这一节中讲到白细胞的生理功能时,一位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同学们,别小看了白细胞,它们可是人体内真正的‘铁血卫士。一旦发现入侵者—病菌或异物,他们就会紧急出动,从‘大街小巷中冲杀出来(透过血管壁),与入侵者展开殊死的肉搏。激烈的战斗,导致了人体局部组织也出现了红肿。战斗的结果,使许多白细胞因大量吞噬病菌而殉职,白细胞的尸体与入侵者的死躯一起化为了脓”。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他们的求知欲。

可见,生动形象的语言,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规范、富有科学性的语言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有趣味,而且要有科学性。

科学性的语言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前提。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科学的知识必须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述,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应运用准确的概念,正确的判断,措辞严密精当,言简意赅,不能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更不能有错误。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在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上下功夫。

比如,在讲免疫中的抗体和抗原时,虽然这两个概念只一字之差,但含义却不同。前者是指人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所合成的一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而且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抗原则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在学习种子植物时,注意玉米是果实而不是种子;讲线粒体,强调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时,“主要”两个字不能丢。

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很多是介绍科学事实,概括基本的生命活动规律,因此,在描述科学事实,讲解原理规律时,语言要斟酌、准确。特别是讲解一些名词、术语和形成一个概念时,更要用精确的语言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简明扼要、自然流畅的语言

简明扼要是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教学中无论是讲什么话,都应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既能讲透问题,又要少而精练。不能反反复复,抓不住重点,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尤其是形成一个概念时,更要做到简明、透彻。简明,就是要去掉可有可无的词,不要惟恐不全面而蔓生枝节,因为概念是反映本质的东西,是精华。透彻,就是要让学生逐字逐句弄懂,而又不遗留疑点,既清楚又明白。

用于组织教学的语言,也要明确。要求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都要自然流畅。不要主次说不清,不停地说,使得讲课断断续续,讲讲停停,影响教学效果。

对生物课堂有效性影响的教学语言,还体现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体态语言等诸多方面,不同的教学语言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五、激励性评价语言,呵护学生的自信心

对生物教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实践证明,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例如,在《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草履虫》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图,并归纳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大多数的学生都按老师的要求做,但有一个平时上课比较调皮的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草履虫没有眼睛,它是怎样看见东西的呢?”我楞了一下,但马上做了讲解并对这名学生说:“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很好!”从此以后,这名同学上课很认真,不再调皮捣蛋了。这就说明学生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或测试都是建立其自信心的好时机,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打破标准答案的禁锢,取而代之的应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

总之,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标、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

[2]刘显国.语言艺术.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生物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