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18-01-05 11:29魏振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魏振柱

【摘要】 初中数学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学生未来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数学的核心素养理念是指,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当中,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本文将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这一角度出发,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有效途径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定义为:学生为适应未来生活、满足个人发展需求所必备的数学知识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品格.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学课堂的任务不再仅局限于给学生传授解答数学题的方式方法,而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数学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它所蕴含的能量则不容小觑,学好数学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理性思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自我钻研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未来所需要的生活能力.

一、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

核心素养理念下,不论是哪一门学科,前提都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一言堂”,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必须果断摒弃,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学会提问,学会追问,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

(一)教师要设计有效的、多样的问题

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是要有话可说,这就需要教师做出示范,首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合理设计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从小到大的问题中不断深入思考和进步.其次,要让问题达到多样化,不要墨守成规,以免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课堂教学是相当重要的,为了训练学生敢于交流的积极态度,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剩余的一小部分时间里,专门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提问,对于学生的问题,简单的,教师可以先让其他同学回答,大家都觉得有难度有疑问的,教师再做充分解答.久而久之,习惯一旦养成,也就不怕学生提不出问题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浅薄还是深刻,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到与教师的沟通是自然的、是平等的、是不受任何束缚的.

(三)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一般而言,受制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知识是比较无趣而抽象的,较难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基于此,需要教师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到好处的设问,这样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寻求数学问题的答案和本质,还能够在学习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扭转学生无效、低效的学习状态,从而走向高效课堂.但是,在设问过程中也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问题要有针对性,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本节课的所学知识相关,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在进行代数教学时就可以设问:同学们对代数有哪些了解?从而进行课堂导入.其次,设问要有一定的深度,有深度的问题才会有思考的空间,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而且不是只回答“是”“否”“对”“错”这样肯定性或者否定性的答案.最后,问题应当有一定的层次性,有一定的逻辑,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引起学生的思考.

(四)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做到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还需要数学教师能够认真讲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浓厚而强烈的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可以让学生从无效、低效学习的状态转变为有效、高效学习状态.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典故来进行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在唐朝时,唐太宗准备选拔一名朝廷官员,然后用一道数学题来进行考核:几个人一起出资买羊,但是在买回之后具体进行分配时出现了问题,如果每个人分6只羊就会剩下1只,如果每个人分7只羊就还差8只,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羊?”一名在职官员很快运用方程来计算,得出了答案.那么他是如何算出的?这样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典故中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最终是服务于生活实践,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生活实际的案例来进行数学讲授,能够进一步引起学生的重视,将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情境化教学,深化课堂活动

任何知识起初都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很多数学知识都与我们周围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合理地进行情境化教学,有益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并且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数学当中的情境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问题情境,另一种是活动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积累,再结合教学目标,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地提出数学问题,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表示其中蕴含着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意义的过程.而活动情境是指从日常生活中,从商品生产以及其他学科当中抽象地提出数学概念,并运用数学中学到的规律、法则、公式等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不管是哪一种情境教学,教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初中的数学课堂情境化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生动的教学方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善于通过挖掘学生的心理而设计题目和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变化,在讲立体几何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几何图形,然后在课堂上拆分,看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在做手工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而且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图形的变化和特点,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但需要强调的是,课堂活动要合理有效,不能毫无节制,只注重活动而忽略了知识的掌握,这样就失去了情境化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知识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而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因为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数学,逐渐建立和具备理解和处理周围事务的方法和能力.通常表现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这些问题也不一定是数学问题,但是一个具备一定数学素养的人,就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或者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并且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十分必要,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教师应该多方搜集一些现实生活当中或者是其他学科当中与数学知识相联系的背景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再引导学生构造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概率问题、统计图等,这些都是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点,教师在讲授和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大量地设计问题并练习,然后让学生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自己设计问题和创设情境,在被动接受后又通过主动探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逐渐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四、结 语

传统的数学教学总是过分地强调了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但是忽略了数学本身所存在的精神与价值,而学习数学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则是核心素养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和重复死板的数学概念和法则,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努力尝试有效的课堂情境,开拓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海燕.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156-157.

[2]陶海英.數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11):21.

[3]聂晓颖,黄秦安.论数学课堂文化的内涵与模式及对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17(2):71-74.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