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心得

2018-01-06 22:37武春河
中国书画 2017年5期
关键词:书圣雅韵学书

武春河

自恨不曾早识君。侠士仗剑下昆仑。

干云豪气透襟袖。却称吾本一散人。

近期临习《石门铭》,感觉如是,遂打油一首以记之。

《石门铭》在魏碑刻石中特色十分鲜明。它结体开张,笔画纵逸,潇洒出尘,从头到脚透出一种倜傥侠士神采,绰约仙人风姿。

许多朋友都说《石门铭》好看不好临习,把握不好易入俗格,把好字写坏。

为什么会“把好字写坏”?我认为除了技法不精熟外,问题主要出在对原帖的鉴赏上,即搞不清帖上的字好在哪里,其缺陷为何。

任何一种古代书法遗存,都是人之所为,而人是有局限的。生活在俗世中,完全免俗几乎是不可能的,书圣亦不例外。有人鉴赏水平高,临习时取法乎上,写出的字形神兼备,落落大方;有人鉴赏水平差,对帖上的俗韵欣赏有加,以为发现了至宝,不仅心摹手追,而且放而大之,寫出的字表面好看,其实已离原帖真韵远矣!这,有历代临习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可证:不同的人临写的作品各不相同,优劣可察。

先贤教导后学重要的一句话是“取法乎上”,我一直将其理解为必须选好帖。今临《石门铭》始悟得:不论多么优秀的碑帖,临习时都必须审视再三,善于避其俗笔而取其精华。因此,临帖的最大问题不是求形似与求神似之争,而是取俗韵还是取雅韵之别。这应是学书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虽然表现在临帖上,却可影响一生,万不可掉以轻心的。

责任编辑:刘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圣雅韵学书
王羲之和鸭儿饺子铺
品诗赏词
品诗赏词
游考,我们来啦
学书有感
浅析王羲之书法在唐宋书法史中的地位
高山流水
钟繇学书
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
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