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07 04:02邢惠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槟榔海南省高产

邢惠琼

摘要 从槟榔的特征特性出发,详细阐述了槟榔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催芽、育苗、备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指导农民种植槟榔、提高种植技术、获取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槟榔;高产;栽培技术;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 S792.91;S436.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085-02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药用范围广,经济价值高。槟榔树龄一般可达40~50年,最高达100年以上。40年以后产量逐渐下降,50年后长势衰减。花期4—8月,单性花,雌花有250~500朵,雄花开完后雌花再开,雌花只开4~5 d,授粉媒介有风媒、虫媒,9:00—12:00为大量传粉期。冬花结果少或不结果,正造果期为8—12月。一般植后5~6年便可开花结果,低龄树年产果约100个,树龄20~30年时达到盛产期,平均每株产果约200个,高产时达300~400个。近3年来,海南省槟榔市场价格看好,经济效益较高,总收入达22.5万元/hm2以上。但是部分槟榔种植户在种植槟榔时仅凭个人经验,而未根据槟榔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长期及槟榔园土壤营养状况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施肥、保花保果及病虫害防治,存在“重种轻管、重收轻管”的思想,使海南省部分槟榔出现年生长量小、产量普遍偏低、抵御病虫害能力不强等现象。为了提高海南省槟榔产量与质量,本文对槟榔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1 选种

严格选种是槟榔种植的关键环节,也是槟榔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有些种植户对引种不太重视,盲目选种,结果管理了7~8年后才发现问题,如植株茎节较长、徒长、结果迟、产量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选种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生长20~30年、茎干上下粗细一致、节间均匀、开花早、花序长而稍下垂、每年有3个以上花序结果的无病植株作留种母树;二是果穗应选第二托和第三托;三是选外果皮金黄色、外表光滑无裂痕、大小均匀、饱满、核坚硬、果仁重、鲜果数18~22个/kg、卵形或椭圆形的无病虫果实作种[1]。

2 催芽

催芽技术直接影响种果的出芽率。果实采摘后,置于阳光下晒 1~2 d,利于种子提前发芽,然后进行催芽。目前,海南省槟榔催芽的方法很多,现介绍以下2种。

2.1 箩筐催芽法

箩筐内放果实,置于水中浸泡5~7 d,待果皮发酵腐烂后,冲洗果实2次,用多菌灵浸泡1~2 min,主要起到防病的作用。最后放在箩筐内,用稻草盖住,20~30 d后剥开果蒂检查,若发现有白色芽点,即可取出育苗。催芽期间为保持湿润,每隔2~3 d淋水1次。

2.2 堆积法

在靠近水源并有荫蔽的树底或通风的室内,地面铺1层沙,堆积果实,高度在15~20 cm之间,盖上稻草,2~3 d淋1次水,待10 d左右果皮腐烂后取出果实,冲洗后再重新堆放盖草淋水[2]。催芽期间,要用防病(多菌灵)和防虫(辛硫磷乳剂)农药按一定比例浸泡果种1~2次,每次浸泡时间1~2 min。

3 育苗

营养袋育苗法出芽率高,苗壮而整齐,移植时少伤根且定植后成活率高,便于管理。具体方法:在塑料薄膜袋(高20~30 cm,宽20~25 cm)底部打3~4个孔,先装2/3营养土(表土∶红壤土∶优质农家肥=1∶1∶1),然后将萌芽的种子芽点向上放进袋中,并于袋中装满土,最后撒1层薄河沙,将薄膜袋置于荫棚下,淋水以保持湿润[3],同时施一些水肥和化肥。待苗有2~3叶时,便可定植。

4 备地

定植前1~2个月一定要备好地。最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的山坡、谷地、房前屋后之处种植。选好地后,平地一般不挖平台,而坡度超过15°的丘陵山地,要挖宽1 m左右的环山行,行距2.5~3.0 m,株距2.0~2.5 m,丘陵山地种植密度要比平地稍大。種植穴一般以方穴为准,穴面长60 cm、宽60 cm、深40 cm,穴底长、宽各50 cm。备地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在种植穴周围适当留一些高杆作物或者多年生杂草,以达到适当荫蔽的目的;二是株行距要合理,若种植过密容易出现植株茎节过长、徒长、结果迟、产量低和寿命短等现象;三是定植前15 d要回土高出地面15 cm。

5 定植

一是选苗。选择2~3片叶且心叶未展开的粗壮苗出圃定植较好。因为这样的苗根系很少且尚未伸出袋外,移植时不易伤根。另外,叶片少而小,定植时蒸腾作用小,成活率相对较高。二是定植时间。海南省一般在3—10月定植,定植时最好选择阴雨天气,同时要打泥浆蘸根,以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

6 田间管理

6.1 中小苗管理

一是做好幼苗阶段的荫蔽及除草工作。槟榔苗期及幼龄阶段需要适当的荫蔽。如光照过强,则易伤嫩叶,影响幼苗生长,重则造成死亡。但过度的荫蔽会造成植株徒长纤弱。定植1~2年内在幼苗行间保留一些矮杆作物保护幼苗,避免灼烧[4]。一般定植后2~3年内保持荫蔽度为30%~40%,随着苗木的长大逐步减少。每年除草3~4次,于春、秋2季进行,除净幼苗周围的杂草,把露出土面的根埋入土中。二是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少量多次,这样才能满足植株各生长阶段的需要。幼树每年可结合除草施速效肥3~ 4次;定植2年后施有机肥,每年1~2次。

6.2 结果树管理

一是养树肥。在采果结束后的11—12月施重肥,占全年施肥量的50%,每株施复合肥0.75~1.00 kg、硫酸钾0.25 kg,补充槟榔树采后养分,促进树势恢复及花序分化。二是壮花肥。3—4月槟榔花盛开期,每株施复合肥0.4~0.5 kg,以提高槟榔树开花结果稔实率。三是壮果肥。①在6—7月幼果期,每株施复合肥0.50 kg、尿素0.25 kg,供果实发育的养分需要;②喷施叶面肥及病虫害防治。在选择叶面肥时,应选有机类,同时在喷叶面肥时加入一些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7 病虫害防治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槟榔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细菌性条斑病、干腐病、黄叶病、根腐病、椰心叶甲、红脉穗螟(蛀果虫)等。

7.1 炭疽病

症状:感病初期,叶片呈暗绿色水渍状小圆斑,随后变褐色。之后病斑进一步扩展,形状变化较大,呈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长0.3~20.0 cm。病斑中央变褐色,边缘黑褐色,病斑微凹陷,有时具云纹状,发病后期病斑产生少量小黑粒,重病叶整叶变褐枯死,幼芽受害导致腐烂或枯萎。农业防治:①加强槟榔园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适当提高苗圃荫棚高度,切记不要用病叶作荫棚。②搞好田园卫生。清除园中病死叶片和落地花枝、果实,集中烧毁[5]。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1%波尔多液喷雾保护,也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防。

7.2 叶斑病

症状:叶片上出现橄榄色至淡黄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病斑。后期变为褐色或黑色,能合并成大病斑,致整个叶片干枯,最后脱落。防治方法:选用代森锌800倍液、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有良好防效,7~10 d喷1次,连喷2~3次。

7.3 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沿叶脉出现平行的宽1~4 mm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叶背面接近叶片基部有奶白色渗出液,潮湿时有黏性,干燥时为蜡质[6]。后期扩展为不规则形状或长条形褐斑。无光泽,有少量透明区,引起局部或整片叶枯萎,严重时植株死亡。防治方法:每2周喷1次500 mg/L链霉素或四环素,连喷5次。

7.4 黄叶病

症状:从最下面叶片的末端开始变黄,病叶易破损。侧根生长状况较差,且数量很少,腐烂变褐,根尖变黑,不久整个根系腐烂。病害后期,茎干变尖,坐果减少,受害叶片的酚和鞣酸含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量较高,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作用。

可引起黄叶病的具体原因如下。①营养缺失且发生黄叶病的槟榔园,土壤常缺少氮、磷、钾;在氮、磷、镁缺乏而钾、钙含量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黄叶症状。②缺少微量元素。如缺少镁、铁、锰、铝等微量元素亦能导致植株出现黄叶症状,通过叶片喷施补充微量元素能有效控制褪绿。③在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叶片常变黄。防治方法:必须正确诊断起因,再有针对性地防治。

7.5 干腐病

病状:茎干上出现裂痕,发酵腐烂,伤口逐渐扩展加深,最后因失去支持能力而倒伏。防治方法:先除尽腐烂部分,再用百菌清冲洗杀菌或用浓盐水冲洗,然后用浓石灰浆涂抹。

7.6 根腐病

癥状:根部腐烂,叶片黄晕,嫩茎萎缩变细,最后茎干疲软倒伏。防治方法:可用15%食盐水施于基部。如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每隔15 d从基部施用1次,连续2~3次。

7.7 椰心叶甲

椰心叶甲主要为害未展开的幼嫩心叶,成虫和幼虫在折叠叶内沿叶脉平行取食表皮薄壁组织,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褐色至灰褐色的狭长条纹,严重时条纹连接成褐色坏死条斑,叶尖枯萎下垂,整叶坏死,甚至顶枯,树木受害后期表现为部分枯萎和褐色顶冠,造成树势减弱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一是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椰心叶甲姬小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防治效果较好;二是化学农药防治,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毒死蜱或吡虫啉等化学农药1 000倍液全株喷雾,杀死成虫,剪除枯死叶片集中烧毁,再定期喷药2~3次,每月1次;三是椰甲清粉剂、椰虫净等挂包法防治,在心叶基部幼嫩叶片内侧塞入药包1~2包,并用挂包线固定在心叶叶柄上,让药剂随雨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虫危害部位杀死害虫,有效期8~10个月。

7.8 红脉穗螟

红脉穗螟也称蛀果虫、钻心虫,是槟榔的重要害虫。4—5月、8—9月是其为害槟榔的高峰期,可造成落花落果。主要钻食槟榔的花穗和果实,红脉穗螟虫钻入槟榔的花苞使其不能开放而慢慢枯萎。已展开的花苞也会被虫危害,幼虫把几条花穗用其所吐出的排泄物筑成隧道,幼虫隐藏其中。取食雄花和钻蛀雌花,花穗被害率30%~40%。钻食槟榔的幼果和成果,主要从果蒂附近的幼嫩组织入侵,钻食果实的果仁,使果实提早变黄干枯,造成严重落果。防治方法:①冬季结合田间管理,清理田园,将枯叶、落果集中烧毁或堆埋;②及时清除被害的花穗和果实;③在花苞脱落前,于幼虫形成期用乐果或绿色功夫1 500~2 000倍液喷防,效果较好。

8 参考文献

[1] 丁晓军,唐庆华,严静,等.中国槟榔产业中的病虫害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7):246-253.

[2] 陈少伟.海南省东部槟榔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10):236-238.

[3] 余凤玉,朱辉,覃伟权,等.槟榔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2008(3):54-56.

[4] 陈良秋,万玲.海南岛槟榔病害防治策略[J].中国农技推广,2007(6):42-44.

[5] 龚标勋.槟榔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植物医生,1998(3):11-12.

[6] 罗文扬,罗萍,刘东明,等.棕榈科植物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4-127.

猜你喜欢
槟榔海南省高产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5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8月海南气候动荡 农作物减产剧增
6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