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打破常规”访中国

2018-01-08 04:12潘亮姚蒙青木范凌志魏辉
环球时报 2018-01-08
关键词:马克法国欧洲

●本报驻法国、德国特约记者  潘亮  姚蒙 青木  ●本报记者  范凌志  ●魏辉

这次中法走近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当地时间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启程前往中国,将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这是去年5月就任法国总统以来,马克龙首次访问亚洲国家。他也是去年10月中共十九大后,第一位访华的欧洲大国领导人。有外媒认为,法国总统新年第一个月通常忙于国内事务,此时访华可谓“打破常规”,有“拜年”的意味,也体现了对法中关系的重视。经贸、大单、气候变化协定……除了双边关系中的关键词,舆论普遍认为,中法“亲密接触”的意义远超两国范畴。当前,英国继续脱欧进程,德国处于艰难组阁谈判中,人气正旺的马克龙成了“建设强大欧洲”的旗手。虽然双方存在一些分歧,但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包括马克龙本人在内的法国许多战略人士显然已看到“把中国当成机遇”的重要性。法国《世界报》援引专家的话称,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法中通过元首会晤,可以在“后美国时代”为新世界建立一个“驱动轴”。

与中国加深“GUANXI”

法新社7日报道称,在夫人布丽吉特的陪同下,马克龙将从中国西安开始他的访华之旅。爱丽舍宫官员说:“这是一个重要象征,因为那里是中国文明的摇篮,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加深文化了解的同时“拉近关系”,是马克龙此次访华行程的一大特点。除了在西安参观兵马俑,他还将在北京参观故宫。法国版《赫芬邮报》称,在就任总统不到8个月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凸显马克龙外交政策的某些新思路,即把中国作为优先考虑的合作伙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戴高乐曾预言,中国有可能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是第一个推动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元首,如今没人可以否定戴高乐当年的说法。马克龙访华是戴高乐外交传统的延续,目的就是加深与中国的“GUANXI”(关系)。

文章称,布丽吉特也是马克龙此次访华的一个“外交武器”。马克龙上任伊始就在中国积攒了很高人气,一部分要归功于布丽吉特,中国网民对“老妻少夫”的搭配给予极大关注。去年12月,布丽吉特亲自为在法国出生的第一只熊猫宝宝揭晓名字——“圆梦”,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梦”形成呼应。

“首次访问中国,马克龙追求雄心勃勃的议程”,法新社7日以此为题称,法国总统办公室一名官员表示,为期3天的行程中,马克龙计划与北京寻求“战略合作”,特别是在应对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问题

上。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法国希望北京能在推进《巴黎协定》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尽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污染排放国,但也是清洁能源技术的最大投资者。马克龙日前还表示,中国在缓解朝核危机方面可发挥关键领导作用。随同马克龙访华的有空客等50多家企业高管,他们希望获得丰厚合同。两国领导人还计划宣布价值10亿欧元的投资基金,这将有助于法国中型企业在中国立足。

法国电视二台7日称,在目前美国政策多变、国际形势危机与机遇并存、中国影响力日益增长之际,马克龙更重视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因为许多重要国际问题需要法国与中国的参与。

贸易问题显然是法方关注的一个重点,许多外媒提到法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法国《回声报》称,马克龙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对两国经贸关系“再平衡”。中国是法国第二大商品供应国,第八大出口市场。法国对华年贸易逆差达300亿欧元,中国为法国第一大逆差来源国。路透社称,预计马克龙将在贸易关系上推动“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消息人士透露,空客正与中方谈判,将在访问期间向中国出售100架或更多客机。

两个大国“寻找共同点”

在舆论看来,中法两个大国加强协调、合作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法国《世界报》题为“中国与法国可以在后美国时代构成驱动轴”的文章称,法国经济学家鲁埃认为,巴黎和北京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动用政治及经济工具打造一个新的“世界化模型”。中国在朝鲜半岛的作用举足轻重,在阿拉伯国家不断扩大影响,并巧妙地在伊朗和沙特之间建立起中立关系。而法国在非洲一些地区扮演了调停人角色,支持马里、乍得等国打造了“G5萨赫勒部队”,与“圣战”势力作战。两国在多项多边议题上可以达成合作。

“法中寻找共同点”,德国全球新闻网称,法国和中国现在有共同的雄心,都希望在世界发挥更大作用。德国新闻电视台称,马克龙新年访华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可能被理解为在大西洋关系出现断裂之际欧洲面向东方的迹象。尽管欧美不可能真正闹僵,但也说明欧洲会更多转向中国。

德国、英国如今都遇到不同程度的麻烦,相比之下,年轻气盛的马克龙显得意气风发、信心满满。日前在新年致辞中,他呼吁“重振欧洲雄风”。香港《南华早报》称,随着英国脱离欧盟以及德国未能组成联合政府,法国已成为欧盟的中心支柱。报道引述专家的话说,马克龙的目标之一是让法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和重要参与者,中国和法国都有志于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改革,这将为两国彼此理解提供坚实基础。

“现在全球正处于变化之中,中法在推动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方面有共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马克龙在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层面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合作。而对于中方来说,现在欧洲形势比较复杂,法国相对来说政治稳定性较高,政策清晰,所以现在是进一步跟法国合作,带动中欧关系向好的一个时机。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地区稳定方面也可以有更多合作。

马克龙的“考验”

然而,正如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所说的那样,法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但建交几十年来,两国关系时好时坏,路途并不平坦。其中原因,既有现实利益的矛盾,也有价值观等方面的偏见。马克龙希望走得更远,也必须克服一些分歧。

法国《世界报》给马克龙提出一个“考验”。文章认为,马克龙的外交活动异常主动而富于进攻性,他不希望排除任何人,希望与所有人会面。但许多时候,面对不同价值观的国家,他不拐弯抹角,直接提出批评。在中国他还会继续这种“高姿态”吗?

在经贸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也不仅限于赤字问题。德国财经网称,中法之间虽然没有实质性冲突,但贸易争端正在凸显,尤其是法国与德国及意大利一起,要求欧盟严格限制中国对欧洲关键企业的收购。

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法国近年内政问题较多,经济结构也存在问题,产品竞争力下降。所以长期以来,法国对华有贸易平衡的诉求。从中方角度看,我们在欧洲的投资受到一些保护主义的影响。马克龙曾提出建设“保护性”的欧洲,法国去年试图在欧盟推动对外来投资进行贸易审查。当下经贸领域的分歧实际上在加深。双方还是应提供一个更好的有利于贸易增长的政策环境。在制度和规则层面,法国对中国有传统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偏见;另一方面,马克龙上台后表现得更为务实,他更多是从竞争和利益的角度来适应世界观的变化。

马克龙会处理好这些“考验”吗?他的新书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欧洲电视一台称,8日随着马克龙抵达中国,他的亲笔自传《变革》中文版也将在中国上市。马克龙特别在书中说:长久以来,人们将中国描述成一种威胁,可是如果我们能找对方法,中国更应该成为一种机遇。▲

猜你喜欢
马克法国欧洲
连通器及其应用
莫奈《睡莲》[法国]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法国浪漫之旅(二)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看画
法国凯乐美我涂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