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的秋天

2018-01-08 19:27张晶
金山 2017年12期
关键词:桂香板车生产队

张晶

他 19岁了,依然是个农民,地地道道的农 民。他参加过高考,不止一次,但没有成功。

他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促使他改变的是那一次劳动。

秋日的余輝,洒满大地,秋风送爽,一片金黄的水稻在苏北平原延伸。好一派田园风光、欢乐牧歌的景象。

他没有诗人的浪漫。19岁的他即将面朝黄土背朝天,和他的爷爷父亲一样,在贫瘠的沙土地里刨食吃,刨一口、吃一口,刨两口,吃两个一口。

过去,他的处境似乎还好些,在13口人的一个大家庭里(这是全村一千多户人家里,唯一的一个大户,他的父亲,非常引以自豪),靠着父母,靠着哥嫂,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偷懒了。而且,他有复习、参加高考的理由。

然而,眼前已经退无可退。

分田到户了,父亲引以自豪的团结的大家庭也分家了,大嫂一家、二哥一家各自为政。而他,顺其自然是跟着父母过,成为受父母羽翼呵护的最后一个,再加上爷爷奶奶的土地。

这样的格局,让他一个19岁的青年嫌小、少年嫌大的年龄格外尴尬。爷爷奶奶已是耄耋之年,显然无力种田了;母亲是小脚,从来就没有参加过农业劳动;父亲一直在大队副业当会计,他的记忆里,父亲也很少下田。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的责任田,就是他的天地,就是他今后全部的担当和责任,也是他全部的事业。这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独角“游戏”。尽管,分家时,父母约定,哥嫂也主动表明态度,会在忙完自己的活计时,一定给他来做帮手。他也相信哥嫂的回答是掷地有声的。可是,那毕竟是辅助。何况,和他一般大的人,不仅成为干农活的一把“好刷子”,很多的人,在这个年龄都成了家,有了孩子,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生活。而他还在雄心勃勃而没有任何希望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参加高考。此刻,他的内心有些焦躁、不安和些许绝望。

当然,他其实也是热爱劳动的,甚至对劳动一直充满着激情与活力。他主动参加过当年生产队的所有农活。那时他才十四五岁,就和他的远房兄弟一起平整土地,一起插秧,一起积肥,一起去微山湖捞杂草,不会游泳的他甚至险些淹死在微山湖里。其实,借劳动的机会,改善一下生活,也是一个重要的目的。那时,还没有分田到户,每到夏收秋忙的季节,生产队为了抢收抢种,中午都不休息,为此,生产队就要开伙,做大锅饭。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当时的农村经济非常薄弱,连吃饱都是奢侈的梦想,所以不可能大鱼大肉。大锅饭,通常的是粉丝萝卜,或者粉丝大白菜。那时的生产队有油坊,棉籽油、豆油(后来,还有了菜籽油)稍微有点富余。大家能吃到这样的饭菜,自是喜不自禁。他的加入,多少也有这样的小私心。至今,他还牢牢地记住了当时流行的顺口溜:“一碗汤,半碗油,花椒胡椒乱碰头。”以至于现在当他偶尔想起这个顺口溜时,心里便充满了那种难以名状的乡愁。

他19岁的那个秋天,迎接他的不是秋收万颗子的喜悦,而是无助的挑战和绝望的考验。

他不是没有接受过考验,他在多次的考验面前,都表现得非常淡定。在他的记忆深处,那次的考验是刻骨铭心的。那年16岁的他,在刚刚上高中的暑假里,跟着哥哥们一起,参加生产队到微山湖捞水草积肥劳动,以换取10分的劳动工分。在当时,10分的工分,大约等值于年底决算的两三毛钱。对,这就是当年劳动的价格。那次的遇险是中午的午餐之后,他坐在船头洗碗,没有想到的是,他把搪瓷碗面向船行的正前方舀水,在船速与舀水形成阻力的作用下,丝毫没有防备的他,一下掉入湖里。他是个旱鸭子,丝毫没有自救的能力,只能在惊吓的恐慌中乱扑腾。好在一同捞水草的远门堂哥张士军看到了这一切,张士军立即跳入水中。10分钟之后,他被救上了岸。还好,他只是在紧张的扑腾里,喝了不少微山湖的水。这个消息传得很快,他刚刚到家,他母亲就赶紧迎上来,声音有些紧张而颤抖地问:“儿子啊!怎么掉到湖里去了,害怕了吗?”他说:“没有害怕。”怯怯的语气里,还有些坚定。母亲说:“他们说,把你救上来的时候,你手里还一直拿着那个瓷碗的。”他一直深深地记得,母亲那天特意为他做了一个油煎鸡蛋。而他知道,这鸡蛋,是母亲积攒了好多天,准备去探望一个生病亲戚的礼物。他那一次,尽管算是以此遇险,但并没有因此害怕劳动。农民,怎么可能不劳动呢?不劳动,还是农民吗?

还有一次考验,他也是记忆如昨。那是他17岁的一个寒假。学生的寒假期间,是农村的农闲时间。冬天农闲时间的唯一劳动是兴修水利——对于他的老家来说,兴修水利就是挖河。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挖河的队伍。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真正是天寒地冻,通常状态下,都是零下十多度的。正常的大人们挖河工,都是穿雨鞋、雨靴一类的可以防水的水鞋,而他仅仅是参加一个寒假的劳动,家里没有这样的雨鞋。他唯一没有选择的是一双布单鞋。和他一起挖河的哥哥们,看他这个样子,就安排他在河面的半坡帮助推车子,那里没有积水,不至于让单布鞋子进水。即便这样,没有干两天,他的布鞋子,就破损不堪了,而他的脚,也冻得肿成如胡萝卜一般。后来,只好退出。他的体会,那次劳动更多的是遗憾。在挖河工的劳动中,他没有服输,更没有被吓到。

19岁的秋天这次农忙,使他下定决心做出了改变命运的最后决断。

这一次让他刻骨铭心,并进而改变命运的劳动,是在“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责任田里,收割水稻。

在离村子不到一公里的东北方向,有一块属于他的责任田。这块地将近一亩。也是在这次大家庭分家时的一块最好的地。这块水稻田的插秧、防水、治虫、拔草等管理环节,都是由哥嫂帮忙完成的。他那时正在集中精力复习备战高考。可是,这第三次高考,他依然没有跳过龙门。到了秋季收获的秋忙,他没有了复习补考的理由,既然高考名落孙山,那就收收不甘的心,老老实实当农民劳动吧。然而,他的力气不够,甚至说有些单薄。干农活,也没有悟性。他曾经不止一次地疑惑,和周围一个个肌肉发达,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的哥哥们比,自己的膀子怎么这么瘦小无力?哥哥们的回答很善意——“你不是种田出憨力的料”。如今,他想起耳边的这些话,好像特别地刺耳——不是种田的料,可是,我不也是要种田吗?endprint

午饭之后,他就一个人在自己的田里收割稻子。他努力适应着这一弯腰一站立,站立后再弯腰的节奏,努力压抑着本来急切的性子。10分钟、20分钟、25分钟……其实,他没有手表,他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是怎样极慢极缓地散去,他看到的是太阳已经西斜的时候,已经有一分地的稻子,由站立的一排排到躺下的一行行。按理,此时的他,该是有相当的满足感,可是,此时的他唯一思考的是:还有更多的水稻,还需要他拼力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他放下了手里熟悉并且已经开始有些发钝的镰刀,开始了捆扎。

他蹲在那里,左手和右手,分别拿起一小把水稻,迅速地拿起有稻谷的那一头缠绕两圈,这样就形成了如同绳索的一个结,再快速地抄起平躺在那里的水稻,左腿轻压在上面,形成挤压的态势,使之捆扎得更紧实。然后,将稻草剩余的根部缠绕两圈后,一起塞尽稻捆里。这样,一捆一捆的水稻,弯弯曲曲地排列在那里。那時的他,还想象不出:夕阳下,站立的水稻、铺倒的水稻、弯弯曲曲的稻捆以及身后的板车和一个捆扎水稻的19岁的他,居然有着梵高名画《麦田》的意境。

太阳开始西沉,中秋的薄雾漫漫弥散开来,成捆的水稻已经整齐地排列到了板车上。他即将迎着西沉的太阳把稻子拉到场上去了。他的心中没有喜悦,甚至没有思考,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人生的里程里最通常的求生之路中的一截而已。

他双手抬起板车,上下试试装载前后的平衡性。他的感觉还好。

他的双手把平了板车的把手,右肩膀上搭起了板车的肩带。一切准备停当后,他前身向前微倾,前腿弓、后腿蹬,发力前行。然而,让他惊心的一幕发生了:这时的板车,不是通常听话地向前行,他在用尽吃奶的本事发力的时候,车子不仅没有前行,而是他自己前腿突然地一滑,只听“刷”的一下,他结结实实地趴在了地上。

原来,他有所不知:水稻在收割前十来天才排完所有的水,这叫“靠田”。他的老家尽管是沙土地,在水稻收割时,土地依然是松软的。尤其是板车装了收割好的水稻后,轮胎在松软的水稻田里略微有些下沉。这样,人拉板车时,使劲踩在松软的土地上,无法使上力气,加上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强壮的人。

在跌倒的那一刻,他五味杂陈。这只是当农民的起步。现在的一切还只是具有试验的性质,未来的一切的一切,谁告诉他是什么?

他没有哭,但是,这比哭更难受!无助、绝望……他似乎掉入了一个黑洞……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开始而已。

他是怎么将这一车水稻拉到场上去的,他记不得了!他只知道,那一刻,他非常清楚地明白:他没有资格当农民。

与其挣扎当一个不够格的农民,不如挣扎着突出重围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个天地,哪怕继续挣扎。

他不是别人——

番外:桂香满屋

小 区里遍植桂花树,大的、小的,金的、银 的,远的、近的,打苞的、盛开的,抬眼便是。

今年的国庆和中秋双节叠加,尽管前些时间秋雨霏霏,后来的两天,天忽然放晴。借着晴天的阳光普照,桂花进入盛花期。最喜的是,这样的香味,居然飘到了我家住的六层楼上来了。

一早,打开四面的窗户,飘忽的桂花香,如同轻风吹拂下轻轻荡漾的海浪,在屋里一波一波地弥散开来,又折射回去。在这样的情境里,人仿佛就在享受桂花香的冲浪。

在桂香满屋的书房里,看着闲书,纵然有多少郁结的心思,也都会被这悠悠的大自然之美,融化得无影无踪。哎哟,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该是怎样的造化啊。我停下阅读,痴痴地畅想着——仙人生活的天堂,也不过如此吧!

此刻的我,放下手里的书,慵懒地躺在沙发上,发发呆,想想小心事,自是一番快乐与惬意。

桂香满屋,也好比人生的一个境界吧!面对凡人世界、功利社会的一切一切,尽可能让自己的内心,保持相对的淡定与从容,即便暂时没有了内心要日月辉煌的豪迈,也要努力使自己满屋桂香,安逸宜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桂香板车生产队
浅析生产队政治夜校对农民的影响
板车
如期月下桂香飘(轱辘体,选一)
桂香
桂香
喷气的板车
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父亲的板车
把好豆种换给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