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自己的茧

2018-01-08 08:54陆贝尔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本心橱窗

陆贝尔

简媜曾言:“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

细细思索,此言余谓为信然。人生在世,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是一种本能,然而“橱窗人”却走向了极端,他们以他人的眼光为唯一标准,追逐的是别人的夸奖与仰慕;究其根本则是缺少了内在的精神追求,忘却了初心,反而将他人当作自己世界的主宰。所以我们应同简媜一样,不为他人而活,只专心地织自己的茧。

莫泊桑经典小说《项链》中,主人公玛蒂尔德向朋友借来一条美丽的假的钻石项链,只为了在晚会上展示给他人观看,却不幸丢失,致使她必须以十年艰辛来偿还那笔巨额债务。这一切都是她那颗爱慕虚荣的心在作怪,太注重外表的光鲜而忽视了内在的美丽,太在意晚会上众人对她的评价而迷失了自我。这样的教训可谓惨痛。

当年,川端康成在教授们认定自己的作品只属于“小孩子的玩意”时,并没有去迎合其他作家的风格;相反,他完全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在深夜中一直默默织自己的茧,开发自己的宇宙,最终成为了获得诺奖的伟人。倘若他为了他人而活,那么,那些嘲讽的言论早就把他击垮了,他的文风也将同大流一样,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唯有不顾旁人的眼光,潜心开发自己的宇宙,方能为自己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织自己的茧,首先要懂得自身的价值。其次要逃出世俗观念的桎梏,用自己的眼光看待生活。最后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承受住嘲笑与羞辱,坚守住最真实的自我,去追求并实现人生价值。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正做到为自己而活的又有多少?在这繁华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橱窗人”,我們去了高档饭店就一定要拍照晒出来,拥有了新的奢侈品也要炫耀一番,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取悦他人,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更多的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与面子,然而渐渐失去了自我评判眼光的我们,真的过得幸福吗?真的能够被他人羡慕、敬仰吗?真正为自己而活,需要的是陶渊明那份不顾他人讥笑与嘲讽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执着,抑或是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超凡脱俗。

织自己的茧,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唯有在变化万千的纷繁世界中不受他人影响,始终坚守本心,为自己而活,方能织成属于自己的幸福的茧。

【评点】

本文是一篇言之有物的优秀议论文。作者拟题“织自己的茧”,这是将“坚守本心,为自己而活”说成“织茧”,极为形象,读来耐人寻味。全文思路相当清晰,先是在对比中摆出“不为他人而活,只专心地织自己的茧”的观点,进而连用两例,正反对照;然后深入一层,论说“怎么办”;在此基础上,文章再次掘进,针对“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正做到为自己而活的又有多少”,开出了“执着+超凡脱俗”的药方。篇末的收束,如截奔马,简洁明了。整篇文章材料丰富,援引得当,结构严谨,行文表达则铿锵有力。

【链接】

川端康成: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极富抒情性,追求人性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和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本心橱窗
跨年时 有所思
赢在账单里
《zoo coffee 橱窗展示设计》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一人一心一山一茶
橱窗风景
关于本心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好梦幻!伦敦各大百货商店点亮精美圣诞橱窗
参加葬礼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