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你又立flag了吗?

2018-01-09 17:01覃倩倩
女性天地 2018年1期

覃倩倩

岁末年初,微信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朋友们晒的目标或计划—现在流行称之为“立flag”。

“立flag”的出处来源于TV动画《龙之塔·乌鲁克之盾》,片中的主角基鲁所在的登塔者队伍里,凡是在战斗前说过“等打完这场仗,我就回老家结婚”的人,必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阵亡。于是人们就把“立flag”看做愿望落空、一语成谶的代名词。

PART 1那些立过flag

新年伊始,人们常常喜欢许下心愿、立下“小目标”、放出豪言,最常见的是读书、存钱、减肥、脱单,但是能够坚持下来实现的寥寥无几。

—接下来的一年我要读50本书。这款flag屡见不鲜,毕竟读书据说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提升自己成本最低的方法,也是技术障碍最少、容易完成的目标。资深读书人士老方2017年元旦就在朋友圈立flag:今年之内我要是不读完50本书直播吃土。不管是新年图书网购优惠,还是6.18、双十一,老方大肆下单买书,从治愈系小说《偷影子的人》《摆渡人》《岛上书店》,畅销书《乖摸摸头》《丝绸之路》《巨人的陨落》,到成功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万小时定律》,再到名著《午夜之子》《斯通纳》《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概收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一年下来老方连书的塑封都没拆完,难道真的要直播吃土?其实吃土就吃土吧,某网络作协主席放言特朗普当选总统他就吃土,结果……

老方说不管,今年接着立flag读几本书,但首先书买回来记得把塑封全拆完了,要吹牛也不会露馅。

—今年不再做“月光族”,再瞎买我剁手!元旦的钟声敲响,娜娜看着墙角2011年福岛核辐射后抢购回来至今没吃完的加碘盐,恨恨地下了决心。为明心志,她在朋友圈许了愿。不过,细心的朋友们发现,京东购物节、双十一、黑五大狂欢,哪一个网购节日娜娜都没有闲着。买前圣如佛,买时狂如魔。看见“满减”“折上折”,她就像狗熊见了蜂蜜,很想提防蜜蜂,但在蜂蜜面前流淌的哈喇子还是多过了思考的脑浆。她说在付款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就是杀伐决断、指点江山的女王,那一刻就是她人生的巅峰。而在见到信用卡账单的时候,她觉得仿佛从新闻联播直接穿越到中世纪君士坦丁堡的奴隶市场,恨不得插标卖身。如果按照她立的剁手的flag,除非她是千手观音,否则到现在她不可能双手完好。

—今年我要瘦10斤。立这样的flag也是司空见惯,小钟就是其中之一。她吭哧吭哧锻炼半天,开心了大半年,到年底对镜一照,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嗯,就砸在自己脚上:腰间几个“游泳圈”更加醒目了。这有种在荒岛上费尽心力造出一辆独轮车,推出来却碰见一辆兰博基尼的无力感。好在她心大,说我瘦不下来就在朋友圈删掉这条,新年再发一次。毕竟删朋友圈容易瘦身难。至于打脸……反正脸够厚!

—今年我要带女朋友回家见父母。阿贺不想再过光棍节,新年立志脱单。作为时尚潮人,人民公园相亲角是不去的,下载某某佳缘、某某花田等在线相亲APP和陌陌、探探等在线交友APP,一切都在“掌握中”。遇到聊得热乎的,怕人家是红包党、茶叶商、微商;邀请出去咖啡厅酒吧的,又担心是“托”;谈点高大上的金融,还害怕是化妆成美女蛇的网贷骗子……唉,还是社区大妈和单位大姐靠谱。虽说这一年又被打脸,但是胡歌都还单着,我们怕啥?

PART 2关于名人立flag的那些事

立flag面前人人平等,要说到被打脸,你看苍天饶过谁?

1994年暮春三月,在第九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式上,上届的终结者、人送绰号“依田老虎”的依田纪基放出豪言:我要实现对中国棋手的全胜,结果他作为第四个代表日方出场的选手,被“棋坛大力士”刘小光扫落马下,一局未胜。

2010年2月,电商大佬刘强东放话,“我们3年内不会涉足在线图书市场”。9个月后,要抢入市场分一杯羹的京东商城绷不住了,老板被打脸了也要推出图书频道,甚至不惜与当当打起了价格战。

2017年初,被誉为“神童”的华裔日本小将张本智和展望即将开赛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时说“目标只是拿金牌”,更是多次豪言要击败中国选手,夺得世界冠军。结果在1/32决赛时,他1比3被韩国选手张宇镇淘汰,连中国选手的边都没摸着。

美国马里斯特学院(Marist College)一项民调发现,有44%美国人表示有新年立志,当中最多人选择戒烟(17%),其次为减肥(16%),第三就是勒紧裤头减少花钱,比率为13%。

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大学的教授,临床心理学家John Norcross 在八十年代末曾经在做过新年决心实现度的调查。他发现人们在许下新年愿望后的六个月内,有40% 的人坚持地执行了自己的决心。但他也发现,在长达的两年的跟踪调查中,坚持执行想法的人就只有 19% ,也就是说近八成的人在立flag。

奥地利市场和社会分析研究所(IMAS)的也曾经做过调查,在奥地利,新年立志者大多数是女性、教育程度较高者和住在州首府所在城市的人。调查者面对面访问了1022位16岁以上的奥地利人,37%的受访者决心有所作为,而63%希望新的一年里所有一切保持原状。受访者中女性的42%,而男性中仅有1/3计划在除夕之夜痛下决心开始做某些事情。他们当中半数人决心要多参加运动,43%的人决心更自觉清醒地生活和更多地自省,1/3的人决心更健康地饮食,31%的人发愿减肥, 22%的人提到要戒烟。

而有调查显示,许下新年愿望的加拿大人﹐超过70%愿望落空。

看来,全世界喜欢新年立flag的不在少数,而被打脸更是家常便饭。

PART 3為什么人们喜欢立flag?

人们喜欢立flag,尤其喜欢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来,这是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体现。

过去,人们推崇做成了再说,甚至做成了也不说,讲究韬光养晦,低调做人。而当代社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管你是个性张扬还是为人低调,不管你是人来疯还是闷葫芦,都不会受到过多指责,还可以得到自由发展。多种价值观、多元繁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并存共容。

所以立个flag,在朋友圈“晒”出来算啥啊?北京国贸的时尚编辑想当穿Prada的女王,中关村的程序员想上市,上海金茂大厦的金融男想一夜暴富,东村的二狗想把西各庄的翠花娶回家,窝在地下室绞尽脑汁地做公众号的想阅读量破“10万+”。 这些元气满满的豪情壮志在岁末年初的朋友圈随处可见。

—“今年我要赚钱把前年卖的房子买回来!”这位大哥看来是被房价搞得呜呼哀哉了。

—“希望今年能够找到在北京丢的那两万辆单车。”这位肯定是在共享单车的坑里当了炮灰,还能翻身不?

—“今年要做微金融,年化收益率100%。”确定不是国际忽悠局搞出来的庞氏骗局?

更何况,立flag,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立flag让人们刷出了存在感。

微信朋友圈就是社会大舞台中的一个缩影,随手一“晒”,就将自己全方位展示给他人,满足人们心底充当主角的潜在愿望,何乐而不为?野百合也有春天嘛。

平时清汤寡水、素面朝天、长裙过膝的女孩在朋友圈晒出杨洋的照片,写上:“新的一年我要脱单,这样的男朋友请给我来一打!”底下点赞和鼓掌的表情包无数,惊叹于想不到看起来弱鸡的你原来是这样的肉食动物!

女汉子则霸气侧漏地在朋友圈放上一个钻戒的截图:“那谁谁谁,今年再不向老娘求婚就给我滚!”底下起哄和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无数,可怜的那谁谁谁真不明白这“薛定谔之滚”,弱弱地留言:“是滚回来还是滚出去?”

你看,立flag无形中提供了一个情绪释放的渠道。你可以借此将困难、委屈、不满等情绪包袱甩出来,让不好的情绪一扫而光,還会得到朋友们的关心和安慰;也借此进入到积极向上的状态中,给自己打气,让亲友宽心。这是调节情绪的一剂良药,打一针鸡血使压力得到缓解,又不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化妆术,让自己在朋友中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外表高冷内心暖萌,外表萝莉内心女王,外表淑女内心泼辣……但是这类精神上的化妆术过火了,也会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到最后泡沫破裂,人设崩塌。

PART 4为什么立flag容易被打脸?

果壳网曾经有篇文章介绍,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皮特·高尔威泽(Peter Gollwitzer)验证过,在立的目标flag为人所知后,人们完成该目标的动力和行动似乎降低了。人们在制定此类目标时并不具体,而宽泛的定义导致了很多行为都会让自己产生成就感—他人的了解和认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当别人了解你的“志向”后,你似乎产生了“我已经完成目标”的虚幻,从而降低了行动力。并且,高尔威泽等人的研究还发现一个人对自己的此类目标越狂热,越容易受到“他人认可”虚幻的影响。

其实这是人的惰性。人们常常以努力的姿态来代替努力本身,以自我感动来代替真正的行动,以行动的数量来代替质量,以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被打脸那是必然的。

看起来是每天打卡读书,其实是浮光掠影、水过鸭背,记忆力好得能够记住八卦新闻里的男女主角,却把苏东坡说成苏洵的爸,把赵孟頫说成是李清照的老公。立这样的flag,能不被打脸?

说是要每天运动瘦身,却怕出去跑步白白浪费了刚抹在脸上的0.5毫升3999块一瓶的兰蔻黑金致庞面霜。犹豫着要不在家里踩几下动感单车得了,一想到健身房里亮出八块腹肌的时尚型男,咬牙跺脚就出门,钻进开着空调的健身馆里,站在七八种器械旁边搔首弄姿,变换七八个角度自拍,琢磨着是用美图秀秀来个“云变美”,还是去韩国动刀打针“人造美”,或者是化妆修容“技术美”。 立这样的flag,你逗谁呢?

在他们心里,新年立flag其实就是卖人设 。

立flag要成为网红吃货的,不会去研究美味的配方,拿捏厨艺的分寸,不过是研究怎么把一盘水果沙拉(记得突出牛油果)摆得骨骼清奇,精致玲珑,以拍出极具特色的照片,把一分做到十分,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多的掌声。就好像网红奶茶店的主要功能,不是喝,而是用来排队,用来引流量,用来拍照上朋友圈。

用一个时尚的词,叫“云社交”。

立flag成了他们的自我催眠。你很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在网剧《微微一笑很吓人》里只有三句台词“欢迎光临”“请问您点点什么”“请慢走”,在52集的《特工太后》里只活了三分钟,你好意思说你今年之内成了网红?

在别人用云南白药喷一喷扭伤的小蛮腰,踩着15公分的恨天高走起了台步的时候,你却在电影里玩票;在别人练一字马、马甲线的时候,你却在综艺节目上吃吃喝喝。真正走秀的时候你却摔了,吃瓜群众鼓励“你是最棒的”,你好意思照单全收?为什么被打脸你自己难道心里没点数?

PART 5立flag,也可以实现

俗话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我们之中的大多人,没想明白自己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会跟在别人后面,找一个又一个的样板标杆来立flag,然后把自己的人生依葫芦画瓢地套进去,结果削足适履,朝秦暮楚,定下目标之后三天立即被证明是flag而打脸,在兜兜转转中迷失了自己。

而更可悲的是,当最后看清自己再平凡不过的真相后,却不能接受,只有用立flag来自我感动。

真心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不会迷失自己,更不怕被打脸。他们知道固然“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被打脸不要紧,关键是认准了目标,恢复的速度比被打的速度快。

谁不是一边被打脸,一边捂着脸前行?

2001—2002的英超赛季,主帅温格带领阿森纳以客场不败成绩问鼎。在2002年新赛季开始后,温格雄心勃勃,立下flag:“没人会排在我们前面,如果我们最终赛季不败,我也不会感到惊讶。”结果众人皆知:阿森纳被曼联逆转丢冠,温格惨遭打脸。阿森纳全队上下憋着一口气,在接下来的2003—2004赛季一路高歌猛进,最终缔造了不败夺冠的英超神话。

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家德摩斯梯尼立志要成为雄辩家,但他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习惯,上臺演讲时发音不清,论证不力,多次被轰下台去。为了改进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读,在海边迎着大风和波涛讲话;为了改掉说话耸肩的坏习惯,他在左右肩上各悬挂一柄剑;他还在家里装了一面大镜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镜子练习演说,纠正表情。通过多年的刻苦努力,他最终成为了雅典顶级的演说家。

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不败夺冠,也没有那么多的有志者事竟成,多的是即使被打脸却仍然实现不了自己的“小目标”。怎么办?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还没有成为乔治六世的约克公爵给女儿讲睡前故事,说从前有两位小公主的爸爸被巫婆诅咒变成了一只企鹅,当他成功地回到了宫殿里,女儿们在厨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吻。约克公爵问女儿们:“在那个吻之后,你们猜公主的爸爸变成了什么?”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和天真的女儿们一样脱口而出:“他变成了一个帅帅的王子!”但公爵给出的答案是:“他变成了一个短尾巴的信天翁。”

在女儿们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公爵张开双臂,解释说:“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着他的两个小宝贝了!”

我们立下的flag,很多时候就像这个“企鹅变成信天翁”的故事,结局不会有帅帅的王子,但是会有小确幸的温馨。

你是愿意选择人云亦云似的flag来自我催眠,还是愿意面对不能变成王子的flag?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有一天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