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共享工厂”实体生意要逆袭!

2018-01-09 09:07水木然
金点子生意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订单工厂个性化

共享经济方兴未艾。现在一种以“分享产能”、“共享工厂”的新型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兴起。共享工厂的本质就是定制和外包!如今是个性化需求的时代,消费者开始引导供应链。未来的消费关系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消费者的主动权变大了!这其中也将诞生无数大机会,但是要想发现这些机会,就必须搞懂其中的变化逻辑。

传统工厂都死在哪里?

比如对于一个传统制衣厂来说,一天满负荷生产量是2000件衣服,如果一天生产量低于500件就会亏损,但是生产总是分淡季和旺季,比如夏装款式已完工,秋装订单还没开始,这其中的间隙就是工厂最难熬的日子,一个月算上支付工人工钱要亏损20多万元,而且这种空档期加起来占全年的近半时间。而实体工厂市场竞争激烈,加之目前市场环境不佳、成本不断上漲、利润下滑,这空档期足以让一个传统工厂死掉。

“共享工厂”好在哪里?

比如一家位于浙江桐乡的羊绒制品工厂,是当地第一家接入互联网的工厂,再加入1688的淘工厂平台后,主要为小型网店加工毛衣,版型都是设计图拍照过来,虽然刚开始接入商家的订单都是小单,一批只有20件至30件。但是开机率从以前的60%能达到现在的90%以上!并且一条生产线可以加工好多个品牌!淡季也能做到扭亏为盈!

该工厂于是又在平台上和周边9家企业抱团发展,成立了“虚拟联合工厂”,统一接单,集中打样,再按照每家工厂的生产情况分配单量。接到无法消化的订单,共享给其他订单匮乏的工厂。

简而言之,互联网让它们的需求多元化了,也就不存在淡季和旺季。据了解:阿里巴巴集团旗下1688淘工厂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已经有1.5万家服装工厂开始转变生产方式,覆盖了全国16个省份。

实体生意的逻辑彻底变了!

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做什么都不赚钱的时代,而从现在开始,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

共享工厂的到来,将让中国实体产业彻底翻身。共享经济,也让中国所有的商业逻辑都被推倒重建。这其中也将诞生无数大机会,但是要想发现这些机会,你必须搞懂其中的变化逻辑,今天水木然就给大家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

1.生产决定消费

从经济角度来讲,社会上只有两种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传统的生产方式里,产品是“生产者”说的算,“消费者”只需要根据自己需求决定买或者不买。比如厂家往往因为无法低成本地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做多的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

这种生产并没有深入了解、统计、整合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是和研发设计等环节分离的。生产者只关心订单的批量和规模;销售环节则只顾销售额,也不会过多关心消费者的需求。

既然是和消费需求脱节的,就不可避免产生库存和压货,而库存和压货是吞噬厂商利润的黑洞,也是商品价格难以下降的拦路虎。

压货和库存是利润的天敌,中国零售商品的零售价往往是成本的5倍,眼镜、珠宝、奢侈品零售价往往是成本的百倍,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就是层层库存、压货加价和终端零售成本高昂造成的。

以服装行业为例,像七匹狼、柒牌、李宁等等这些传统企业,在辉煌年代营业额可以达到几十亿。他们的优势就体现在生产能力和渠道方面,生产线一开就是十万条,渠道也很强大,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通过分销商向零售商去铺货,再依靠在央视上的广告效应,可以迅速占领全国市场,这就是传统优势。

在以前,如果我们看谁穿了一件漂亮的某品牌衣服,会问“你哪儿买的,我也去买一件”。而现在,如果有个女孩今天刚买了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穿出门却发现跟别人撞衫了,就会感到郁闷:她怎么跟我穿的一样呢?于是回去就把衣服扔在家里了!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变了,如今是个性化需求的时代。时代不一样了!这种变化是从人们开始寻找自我开始,个性化是下一个时代的开端!

2.消费决定生产

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恰恰顺应了这种变化。它正在实现“制造业”和“信息化”高度融合,诞生出C2F(顾客对工厂)模式:工厂可以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每一个消费者需要的东西!

所以,这是一场“消费关系”的大解放。未来的消费关系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整个社会的供应关系被摧毁重建,经济的任督二脉正被逆向打通。

未来的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费者是谁,并且知道这件产品的标准是怎么样的。而生产商之间比拼的不再是价格,而是谁能最先对接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完成消费者需求的精准程度。此时,不会有库存,也不会有恶性竞争,行业更进一步细分化,新的供应关系正在形成!

也就是说:今后是“消费者”决定生产,而不是“生产者”(包括工厂老板、设计师等等)决定生产!

对于企业来说,以前思考的问题是:“做我能做的”,今后思考的问题是:“给他想要的。”在未来,一切“社会财富”都是消费所带动的,中国正在进入“按需生产”阶段。“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虽然在世界上流行了近200年,如今才真正实现。

中国经济的供应关系也发生了大逆转。因此这些生产、营销、渠道和盈利模式都变化了,电就是说传统的消费理论和经验都统统失效了!

这一轮经济危机,其实是一场社会大洗牌,中国必须淘汰那些落后又粗放的生产型企业。对于那些粗放型的生产企业来说,如果搞不懂这个逻辑,再精细化的管理,再先进的机器,也是枉然!这些企业遇到的不是冬天,而是绝境!

未来如何做大一个品牌?

生产环节

比如很多工厂都是先拿订单再生产,各种预售、众筹等模式都是这种逻辑,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即使是一件单品,传统企业一开工仍然是10万条!但是在如今这种共享工厂的模式下,却可以将一件单品从100件起做。如果这件单品不适合消费者口味,损失最多是100件,而传统品牌的损失就是10万条!

而共享工厂的本质就是定制和外包!消费者开始引导供应链,这条链条的起点是消费者发起需求,由此形成定制,然后经历层层外包,分解性生产,再由物流快递送到相应的地方。再结合文章开头提到那个工厂分包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公司做大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平台化。平台化的本质就是商业从“竞争”时代跨入到“大协作”时代。

市场环节

由于新供应链的形成,产品试销将是很好的手段,你可以选择在电商平台进行试销,如果试销得到的反馈是非常成功的,就应该立刻开始做大批量生产。

通过消费反馈,我们可以精准地推算出市场需求量有多大,然后再给下游供应链下定单。而这个时候你基本上没做什么投入,这就是所谓的“轻资产”模式。

谁都不必先把钱压在某个环节,当产品进入到周期性运作之后,再去做运营规划,进入常态化,于是一个新品牌就诞生了!

从大订单模式走向小订单生产,才是传统企业出奇制胜的关键,柔性化、定制化、个性化是未来生产的三大关键词!

传统的零售比较复杂,包括:直营、加盟和线上,属于混合渠道,彻底解决零售的问题,必须做到三店合一、同款同价,要破除层层批发,和不同渠道不同价的问题。而未来的新零售应该是制造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协调供应商把产品生产出来,统一制定好零售价格,价格必须做到全国统一、线上和线下统一,然后商品通过各种渠道卖给消费者以后,再根据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关系分摊成本、分配利润。

猜你喜欢
订单工厂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波音公布第一季度订单和交付情况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全球造船业订单量持续下滑
同桌宝贝
植物工厂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2003年中国造船完工达600万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