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时应注意的五个误区

2018-01-09 09:09陈翔宇
金点子生意 2017年12期
关键词:观点选项误区

陈翔宇

笔者在与广大读者接触过程中,发现不少读者在选项方面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其带来的结果就是投资很容易失败。

误区一:新奇特=赚钱

不少读者认为,选项一定要选择新奇特的项目,因为这类项目接产者少,竞争不激烈,赚钱会相对轻松。这个观点没有错,但是请持此观点的读者再想一下,新奇特的项目还存在一个潜在问题—一因为过于新,市场接受度较差,需要投资者花较大精力和金钱去开拓。

虽然“开拓市场”这句话说得轻松,但操作起来十分复杂,绝大多数草根投资者或者没有经商经验的投资者要想运营成功比较困难。

所以选择新奇特项目未必等于找到了一个赚钱的项目。

注:本文所指的情况是普遍现象,并不排除市场有一些新奇特项目一面市就备受市场欢迎,诸如新奇特礼品、小家电等。但是此类项目毕竟只占少数。

误区二:创业展中真项目多多

很多投资者现在越来越喜欢到创业展中去寻找心仪的项目,认为能够参展的项目方多少都被举办方核实过,真实性更强。笔者只能说这个思路前一半没有错,后一半就值得商榷了。首先,现在创业展会很多,举办方为了吸引大量项目方参展,往往会放松审核环节,所以展会中项目未必都是真项目;其次,现在市场的复杂程度早已不是“眼见为实”的时代了,所以即使投资者在展会上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设备,而且设备也能生产出产品来,也未必说明这个项目方就是真实的,项目方也有可能租赁他人设备装装门面。

所以投资者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在展会上看到心仪项目后,还要去项目方的实地、样板店等处考察,考察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三:网站成交率高,项目就真实

现在有不少投资者喜欢到各个招商网站上找项目,理由,一是网上项目多,可选择余地大;二是网站上总是及时更新有哪些投资者签约了,这样更能方便自己判断项目的好与坏。毕竟这些信息假不了,有名有姓,有电话。

那么笔者就要给投资者泼点冷水了,这里面也是有猫腻的。有一次笔者与某项目方负责人聊天时,得知,这些电话有不少都是托儿,其实都是后台工作人员发上去的。这个“托JL'有三层意思:一是,电话是真实的,电话主人就是项目方的员工,如今社会是一个流动性社会,一个公司里聚集五湖四海的人并不难,电话主人具有各异的地方口音也是很容易的事情,这点投资者是很难判断的;二是,电话是假的,如停机、空号等,但是这样的电话数量不会很多;三是,电话是真实的,机主也是真实存在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对方没有投资该项目。

所以投资者正确的观点应该是,随机抽几个电话,最好是位于自己所处区域的电话,打过去核实一下,即使对方采取不合作态度,也方便自己日后去考察,毕竟一个项目要是真实存在的,实地走访总能看个究竟。

注:本文所指的“托儿”的现象只是少数现象,并不是所有项目方都那么做。

误区四:投入少的项目都是假的

很多投资者认为如今小本投资的项目都是假的,真实的项目投资额都不会太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它正确的一面,但是并不能完全以偏概全。一个项目能否取得成功与很多因素(钱、运气、能力、环境、政策……)有关。投入高低只是评估指标之一。

事实上,市场中有不少真实的好项目投资额并不高,一是,因为他们是真正在做市场,没有圈钱的意思,开店真实需要多少,就向投资者收多少,不会另向投资者收取其他费用;二是,他们会帮助投资者利用各种政策解决资金问题,比如向有关部门申请无息贷款等。

所以投资者在选项时更多还是要关注项目自身的前景,而不要一味重点关注项目的投资额度。

误区五:选择知名大企业=成功

很多投資者认为,项目方实力越强,其产品就越畅销。这种观点着实的危险。虽然品牌效应在人们消费中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人们最看重的还是产品的实用性。同时每个公司都会右一些“垃圾”产品,如过气的商品、当时就是为促销而生产的简装商品、研发失误的商品……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同样会招商来消化掉这些产品。同时,投资者还要注意一点,尽管产品是个好产品,但是由于投资者属于实力弱的经销商,知名企业通常不会给予开拓市场的支持(如促销)。所以即使投资者成功代理知名大企业的产品也未必能取得成功。

正确的思路是,投资者选择项目时,不要盲目相信企业的名气,而是要从市场出发,确定自己经销的产品确实是当地市场最急需的产品,或者是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否则很难成功。

猜你喜欢
观点选项误区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跟踪导练(四)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