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诵者应该如何选择朗诵稿件

2018-01-09 14:11计莹
青年时代 2017年33期
关键词:朗诵朗诵者作品

计莹

摘 要:2015年元旦,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提到“民生工作,是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保障——欲求民众幸福安康,不仅要安广厦、实仓廪,更需要铸造文化民生,使百姓之心充实而丰盈,精神饱满而恒久。全民阅读,就是文化民生的重大举措之一。”自此全民阅读时代催发了朗诵的热潮。近年来,活跃在银幕上的文化综艺类节目《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可谓是热度不减。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名成功的朗诵者,但如何选择朗诵稿件呢,这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朗诵;朗诵者;作品

一、从朗诵者个人条件来谈

(一)年龄因素

一个人读了多少书,走了多长的路,经历过怎样的人生,都会积淀下来。我们儿时读《三字经》,仅仅像一个复制机器,即使老师解释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但我们因为年龄尚小,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所以也并不理解它,对其的理解只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深。

朗诵者的年龄对应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低、社会阅历的多少,以及人生感悟的深浅,当然也有些人因为个人觉悟较高、家庭变故等外界原因而早熟。

从朗诵者年龄层面来说,在选择稿件时,要选择符合自己身份、与自己阅历和理解水平相持平的稿件,就如同我们在课堂上,一年級时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而到初中高中阶段我们要学习鲁迅的《朝花夕拾》、朱自清的《背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声音条件

人的声音,是从声带发出的,声带是两片薄薄的韧带组织,它们相互摩擦震动碰撞产生声音,但这个声音比较微弱,同时也比较干涩、难听,我们称这种声音叫做喉原音。喉原音不能够满足朗诵者播音发声的需要,甚至不能满足人类日常生活需要,这时就需要人体的共鸣腔体发挥作用。而由于每个人的声带大小、厚薄,以及用声方式、共鸣方式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千差万别,嗓音也都各具特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闭上眼睛,去听身边的人说话,能够分辨出是谁。

如果将音色划分成色彩,则有冷、暖、明、暗之分,具体来说就是柔和甜美型、高亢明亮型、空灵轻悠型及低沉浑厚型。这些音质特点可对朗诵题材的选择产生影响。每个朗诵者都应该对自己的声音有足够的了解,知道自己的音色在什么频率内最佳,明白自己的用声弱点在哪里。有的朗诵稿件,因其特殊的感情基调,就需要相匹配的音色,否则听起来就会不伦不类。比如《蜀道难》这篇李白的作品,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如果由一个“娃娃音”或者声音比较单薄的朗诵者来诠释,就无法传递诗人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表达浪漫气质、热爱自然的感情。“深邃的思考,需要沉稳静远的声音来表现;抑郁的情感需要低沉压抑的嗓音来表现;欢快的情绪需要清爽跳跃的嗓音表达”。只有选择的贴切,才能把嗓音特点发挥到极致,才能创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三)兴趣倾向

朗诵者在选择作品时,首先自己要喜欢,这是朗诵的心理准备阶段。在后期较长的一个时间段里,朗诵者要一遍遍地斟酌,一字一句的体味,与作者一次一次地对话,朗诵者要集中精神、兴奋从容,激发强烈的朗诵愿望,发自内心地让思想感情运动起来。如果从第一阶段,就没有对作品抱有兴趣,那必然会导致后期的创作过程越来越乏味,更谈不上精彩地展现作品了。

当然,我们不排除,在刚接触稿件的时候朗诵者对作品缺乏了解,没有激发自己的兴趣,在经过多次研读后,发现自己被深深吸引,或者第一次接触作品时很喜欢,后期创作过程中发现不适合自己了。这些情况也属于兴趣因素引发的,只是没有在第一时间体现。笔者在这里想表达的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朗诵者,我们在播音创作中,始终在运动变化中,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澎湃的创作激情深入朗诵作品中,不断地揣摩作品的意境、情绪、思想深度、价值判断,以及矛盾、冲突等,再将其变成自我对艺术的提炼,去展现美、表达美、传播美。

二、从朗诵稿件内容来谈

(一)适时适地适景

朗诵者在朗诵前,应提前考虑朗诵的主题、表演的场合,以及观众的喜好等。以“2017校园中华经典诵读朗诵比赛”为例,主题在于“诵读中华经典,弘扬华夏文明”,显而易见的是选择的稿件必须是中华经典作品,初赛中一名选手选择的稿件是来自于朱自清的《匆匆》,进入复赛后他更换了稿件,变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笔者在赛后问及为何要更换朗诵作品,他说:“国庆刚过,又恰逢十九大召开,这篇稿件适时适景,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而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这名选手的表现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这就好比朗诵者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放在中秋晚会上朗诵一定比在教师节晚会上朗诵的效果更佳,所以做一个懂得“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朗诵者,也就意味着为作品的完美呈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理解感受想象

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是朗诵者朗诵的前提。这需要朗诵者挖掘作品的创作意图、时代背景及主题思想。创作意图决定了朗诵者的情感选择;时代背景是作品产生的环境土壤;主题思想是朗诵作品的“灵魂”。只有将这些内化于心,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艺术创作。再者,朗诵者必须对作品的层次结构进行梳理,划分好层次,这就如同建造房屋打好了框架,一切尽在手中,接下来就可以游刃有余的尽情发挥。以林嗣环的《口技》为例:第一部分交代了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第二部分是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表演的两个场面:一个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火灾;第三部分描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如故”。层次清楚了,如剥笋一样层层深入,理清了结构自然也就可顺达、生动地表现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至紧张的情绪变化过程。

感受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善于最精细,最灵动的感受词语,是朗诵者至关重要的能力,是朗读好一篇作品的必备条件。”如果不能感受余光中《乡愁》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思乡之情,一层层传达出来。如果不能感受戴望舒《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暗示出的那种对美和理想的执著追求,就难以把握悲剧感与孤独感,就无法传达出大革命失败后年轻人压抑、迷惘、惆怅失落的心态。听者是聪明的,他们的耳朵是敏锐的,如果朗诵者未能对朗诵文本中的事件、景物、人物加以设身处地的理解,同喜同悲,纵使你有萬般技巧也不会打动听众。

“想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它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朗诵者不是朗诵文本的作者,但是在这一刻我们要把自己当成第一作者,借助文字、图像等前期的准备,让作品的内容在朗诵者的心中、眼前活跃起来,“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通过想象,朗诵者可以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自然之景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士;听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歌吟;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穆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思情,朗诵时自然就血肉丰满、生动可感。

三、结语

成功的朗诵者应该是“声音的作者”而不是文字作者的粗略模仿者,选好朗诵稿件是成功的第一步。在第二季的《见字如见面》中,演员周迅诵读的作品《太平轮脱险旅客周侣云写给父母的信》在网络上的转载率逐渐增高,这篇书信就像是为周迅量身打造的一样,她虽不是写信者,但和写信者宛若一人。周迅朗诵时的俏皮之处让我们仿佛看到小女孩伏案冥想,动容处又带动观众一起流泪,不得不说这篇稿件很适合由周迅来表现。根据个人的年龄因素、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声音条件、兴趣倾向,可以大致地确定自己适合的稿件类型。当然还要了解朗诵的场合、观众的喜好,然后对朗诵稿件进行二度创作,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声。朗诵是贴近生活的艺术,不分平凡与伟大、高贵与卑微,只要我们敞开心扉,开拓视野,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朗诵家。

参考文献:

[1]杨焰,马磊,陈绍微.论朗诵中的二度创作[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53.

[3]肖俏.“感受”在诗歌朗诵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4).

猜你喜欢
朗诵朗诵者作品
开启文化类节目的霸屏时代 成就文学与电视的完美遇见
关于朗诵者朗诵与诗文作者朗诵的比较分析
我是小小朗诵者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