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知识网络的构建

2018-01-09 14:23阮元元蒋伟民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逻辑性流程图括号

阮元元+蒋伟民

生物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学科,大多数生物知识都可以通过记忆的方法进行理解和强化学习。初中生物知识系统庞大、结构复杂,适当地对生物知识进行网络体系构建,可以形成生物知识的统一性和有机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知识网络的构建方法

关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知识网络的构建方法,主要遵从三个重要的原则,即点、线、网的方法,这三个方法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网络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点是知识网络构建的第一步,也是知识网络的起源。线是知识网络发展的路径。网是知识网络形成系统的重要选择。下面对三种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1.找点

找点,这是初中生物知识网络构建的关键方法。所谓的找点,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前提,进行一个知识点的挖掘,并从这个知识点进行网络结构的开发和构建。从这个角度来说,点就是生物知识网络构建的一个重要目标,后期的知识网络就是紧紧围绕这个点进行的。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生物知识点都可以用知识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点的知识网络构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关于找点的知识网络构建方法,应该注重以下基本原则:首先,在点中能够看到生物知识的系统性,也就是说,通过点的影射,可以找出生物知识的系统性,从一个知识点可以延伸出众多的知识内容。所以,在找点的知识网络构建上,其选择性非常强。其次,找点知识网络构建的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从这一点上来说,要求点的知识之间具有逻辑性,从一个知识点入手,能够将知识点内部之间的逻辑性和联系性展示出来,提高生物知识点内部的系统性。比如说,对于初中生物遗传学当中的知识网络构建,教师就需要找到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能够大体呈现出遗传学的知识内容。

2.连线

在几何数学中,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点、线、面、体之间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知识网络构建,也是一样的道理。点、线、网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也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在上述的分析中,已经简单诠释了生物知识点构建的第一步找点。在这里,将分析生物知识网络构建的第二步连线。在找点步骤中,已经将需要进行知识网络构建的对象找出来了,找出对象,就要进行相关知识点的串联,也就是将知识点进行线的连接,着重呈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和内部逻辑性。

线是由许多的点连接而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生物学中,组织、器官、个体在没有经过线的连接时,它们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经过线的连接,就可以看出事物之间特有的联系性。组织形成器官,器官形成个体,三者之间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和联系性。一言以蔽之,连线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知识网络构建的关键一步,根据相关生物知识点进行线的连接,对于学生形成生物知识点的系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是一门需要学生多记忆知识点的学科,在连线的辅助下,生物知识点之间自成一派,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准确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为准确地记忆生物学知识创设优良的条件。

3.建网

建网,这是初中生物学知识网络构建中的重要环节。点构成线、线构成网,知识网络就是由无数的线构成的,每一条线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线,而网则是将这些线构成一个知识网络系统,知识网络构建中的生物学知识,与上面的点和线相比,其知识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能够掌握得更加全面。在建网的时候,可以对点与线之间的知识点进行大胆延伸,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细化,形成生物学知识点的系统性,完善生物学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比如:关于受精卵的知识网络构建,首先,在受精卵形成之前,可以结合精子与卵子的基本性能、形成受精卵的条件和过程,进行知识的细化,着重表明受精卵形成的基本过程,还有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条件。其次,对于形成受精卵之后发育成个体,这中间还有许多的过程和内容,教师可以進行胚胎发育的相关知识延伸,让个体的形成及其生命的发展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之后,能够给学生一种直观、形象的感觉,促进其对于知识的吸收。总之,知识网络的形成,对于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升,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知识网络的呈现类型

1.列表格网络

列表格网络,这是知识网络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将生物学知识点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对于初中生物学当中的营养类型知识点和微生物的基本营养类型举例,可以用表1进行分析:

通过知识表格网络的展示,加强了生物学知识点的联系性,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生物学中分门别类的知识点,使用列表格网络,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2.流程图网络

流程图网络,这是生物知识网络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流程图网络可以展现出生物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关于生物的属性划分,可以运用流程图网络的形式按照一定的等级进行(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生物知识点的网络建设。这样就可以显而易见生物分门别类之间的联系性,还有界、门、纲、目、科、属、种之间的联系。如果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没有重视知识网络的建设,而是使用枯燥乏味的语言进行知识点的讲述,不容易让学生深入理解。使用流程图知识网络,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分析出生物知识点内部的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构建许多流程图网络,方便学生学习。

3.衍射图网络

衍射图网络,也可以称之为树形图网络。衍射图网络的基本定义指根据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进行若干线条的延伸,也就是由树干的知识进行树枝知识的分解和延伸,将知识进行一个发散性的归纳与总结。例如:在构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衍射图网络时,可以以生物的运动和行为作为出发点,然后分别阐述与生物运动和行为有关的知识,对生物运动的相关结构进行分类,对生物的各种行为进行罗列。生物的运动和行为相当于衍射网络中的树干,而与生物运动和行为有关的知识则是树枝。这样,就可以对生物运动与行为的知识进行大体总结和归纳。衍射网络的知识呈现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空间和范围。

4.括号图网络

括号图网络,是一种生物知识点结构导图的形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喜欢使用括号图网络,括号图网络就是将性质、特征或者其他方面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括号的总结,然后在括号的各个知识点内部,进行相应的括号归纳。例如:在讲解生物圈知识时,可以将生物分成地面生物、空中生物、土壤生物、水中生物。然后针对每一个生物群体,进行一定的划分。空中生物可以分为昆虫和鸟类,地面生物可以分成植物和动物,而植物和动物又可以进一步划分。土壤生物分为小动物和微生物,小动物和微生物又可以划分成其他。水中生物可以分为藻类植物和动物,也可以进一步划分。在括号网络图的指导下,生物学知识点越来越清晰。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于生物知识点的网络构建,主要分为三个重要的步骤,它们分别是找点、连线和建网。而生物知识网络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列表格网络、流程图网络、衍射图网络和括号图网络。每一种知识网络都具有良好的教学功能和优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逻辑性流程图括号
云的识别指南
How to Make Emoticons
“入”与“人”
逻辑性
选出括号内正确的字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
流程图学习指南
主谓一致对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