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挖掘学困生潜能

2018-01-09 14:24孟庆涛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株数交换律式子

孟庆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懂基本知识概念,还要突出表现自己的潜能。且对于一些学困生,在基础不扎实的前提下,如何挖掘其潜能,还需要我们共同进行探究和讨论。

在数学教学中其教学任务远远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解题,还要让学生参与到如何研究以及概念总结的过程中来。挖掘学生潜能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更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尤其是改进学困生学习现状,还能给学困生带来更多的表现机会。

一、化复杂为简单——降低学习难度

针对学困生对知识概念理解有限的特点,教师在展开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而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在知识简单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见解。

比如说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中对运算规律的总结时,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发现这些运算法则的规律,深化学生认识。我们可有如下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说2+3和3+2是不是一样的呢?

生:是,2+3和3+2都等于5。

师:那么2-3和3-2也是将数字交换了位置,这两个是不是一样的呢?

生:不是,减法是在原有基础上减少,基础变了结果也会不一样。

师:非常好,所以只有加法和乘法有交换律,减法和除法是没有交换律的。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举出反例进行论证,从而强化学生认识,让学生对运算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

师:同学们知道,在运算规律中是先算乘除法还是先算加减法呢?

生: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的。

师:回答正确。那么请同学们分别帮我算算2×2+3×2和(2+3)×2分别等于多少?

生:等于10。

师:回答正确。同学们在运算中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2×2和3×2其中一个因数都是2,所以和(2+3)×2先算2+3的和再乘相同的因数2,两个式子结果是一样的。

师: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就是(a + b)×c=a×c + b×c。

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不仅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困生,相比较老师将所有知识定义都告诉学生,学生仍然是一团乱,还不如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摸索和探究,这样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化枯燥为趣味——激发认知兴趣

对于学困生来讲最大的障碍便是对学习难以提起兴趣,很容易感觉到疲乏,在具体教学指导中,教师要能够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激趣最适用的方法便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将原始教材中单一枯燥的内容换一种表现形式,从而让学生对其感兴趣,并被其吸引。

对学困生来讲,让其实践而不是直接告诉其结果,这两者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果会使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如果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导出过程,那么对学生而言,所总结出的概念会更加深刻和完整。以小学数学中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为例,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师:我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圈,大家知道这个圈的周长怎么求吗?

生:把铁丝拉直,用尺子量。

师:那大家看操场上的圆桌子呢?它的周长要怎么求?

生:用绳子把圓桌子围成一圈然后量绳子的长度。

师:大家很聪明。但是这种“以曲化直”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圆形周长测量。比如说我现在用白纸剪一个圆那么你怎么求它的周长呢?

通过这种不断引导学生深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中深入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针对不同教案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展开对应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展开对应指导。对学困生而言,兴趣培养是一大突破口,转化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由此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提高学生深入钻研的能力。

三、化预设为灵动——顺应认知思维

在展开教学指导中,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中的细节,将细节突出,并利用细节去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在实际课堂的教学指导中,通过预设启发学生思维,让其思维更加灵活,更能够预见更多教材文本中未涉及的内容。且顺应认知思维,可强化学生的逻辑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在小学数学课程指导中,主要包括有数的读写、四则运算、简便计算、各种计量单位及其进率,规则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简单的统计图表、比例尺等内容,在对这些内容展开教学时,要能够让学生抓住其实质,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以数的运算为例,不管是加法交换律还是结合律,其中不变的原则是保证等式两边数值对等,才能使式子平衡。比如说可设计出如下教学案例:

师:大家能够快速回答我295 + 103等于多少吗?

生1:(300-5)+(100+3)=300+100-5+3=398。

生2:295 + 100 + 3 = 395 + 3 = 398。

生3:298 + 100 = 398。

生4:生3式子不对,把数字都改了,为什么结果还一样?

师:是呀,生1和生2分别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生3运用的是哪种数学运算法则呢?

生3:在式子中将103凑整,减去3,对应的另外一个加数加上3,一加一减,就能够保证式子平衡了。

师:很好,利用这种方式也进一步告诉了我们等式两边式子平衡的含义和性质。同样在减法运算中,与加法不同,减法运算要两边减数保持一致。

通过这种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表达对问题的见解。尤其是针对学困生指导来说,要让其养成互动探究的好习惯,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己去想,去分析。不用完全照着课本按部就班,有更多自己的理解。正如举例中的生3,他的方式起初被同学们认为是错的,但是殊不知,正是渗透了概念的具体深意,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灵动式的教学对激发学生潜能也有很大意义。

四、化被动为自主——追寻自我成长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要贯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将传统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转变为主动思考。在学生展开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和理解中,也得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其在不断探究中更加进步。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归纳,并从所掌握的知识中提炼出新知,这也是十分难得的一种学习方式。下面以小学数学植树问题展开对应的教学设计。

师:在植树问题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植树的应用解答,有谁能够帮我总结一下非封闭线路植树问题的求解方式?

生1:在非封闭线路植树中,也就是株数不等于段数,要根据条件所给出的实际段数进行计算,如有株数加1、株数减1等。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那么如果将条件改为封闭式呢?应当怎么去处理全长、株距、株数的关系?

生2:若是改为封闭线路,则表示其株数是一定的,不会因为全长等条件而限制到具体的关系,于是有株数等于段数。封闭与非封闭线路植树问题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段数与全长的关系。

师:很好,经过这次总结,相信大家对植树问题能够理解得更为透彻。在今后遇到类似题目时就可拿上述总结出来的公式去对应使用。

利用这种让学生自主总结和思考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不仅考虑到非封闭式,还要考虑封闭式,让学生对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有更深的理解。尤其是针对学困生而言,自己推导出的公式往往要比老师要求背诵或记忆的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在针对学困生所设计的几项具体教学策略中,学困生之所以会感觉到学习上的障碍,主观因素占有很大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指导时要打破学生对学习的恐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马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株数交换律式子
用一样的数字
生态疏伐采伐强度控制要素探析
“数数”求源,叩问本质
发掘对称关系,把握求解策略
研究式子的常用工具
龙粳31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巧解“植树问题”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