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浅析

2018-01-09 00:23桂海卫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持续发展技术装备机械化

桂海卫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蔬菜第一生产、消费大国,蔬菜种植面积在3亿亩以上,蔬菜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用工难、难用工”日益严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目前我们江苏省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基本都在50-60岁以上,劳动力成本占蔬菜生产总成本50%以上。蔬菜生产经营者对蔬菜机械化需求非常迫切,蔬菜机械化技术装备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蔬菜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机械化;技术装备;持续发展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设施园艺发展迅猛,2017年园艺业产值1696.7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50.5%,园艺业成为全省高效农业第一产业、现代农业第一先行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第一转型产业。蔬菜产业作为园艺业的主要产业,2011年蔬菜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100.39亿元,成为全省产值最大的第一农作物。2014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2058.6万亩,居全国第三位,总产量5417万吨,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7%。

农业机械用于蔬菜生产的特点是:整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土肥水管理、运输机械化程度较高,机具保有量较多,而其他生产环节特别是机械化收获机具数量很少甚至空白。

二、存在问题

1.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不平衡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粮食作物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经济条件较好的苏南、苏中部分地区,高效农业机械发展重视高,规划早,机械化水平高;其他地区工作重心尚未转移至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发展水平低。二是设施园艺、设施水产、设施畜牧间的机械化发展不平衡。设施水产与设施畜牧农机化水平高,设施园艺机械化水平低。三是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例: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中,耕整、灌溉、植保环节机械化水平高,种植、采运、加工环节机械化水平低。

2.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欠缺

一是农机生产企业对设施农业机械研发生产供给不足。由于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品种多,农艺要求高,机具使用量少等原因,导致企业对通用性好的耕整、植保、灌溉等机具生产积极性高,对市场需求的种植、采运、加工机具研发积极性不高。二是在機具引进和研发中,未考虑到环节上下衔接,致使机具无法投入农业生产。三是国外产品价高,无法引进或大规模推广。

3.农机与农业设施、农艺融合不够

一是农业设施与农机结合问题。农业设施的规划建设没有考虑机械作业的要求,例如设施蔬菜生产设施多数以6米及以下塑料大棚及日光温室为主,机械无法作业。二是农艺需求与现有机具的作业条件结合问题。如引进的多数移栽及收获机械与原有种植农艺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行距、土壤细碎程度、平整度等方面。三是农艺要求与农机作业效率相结合的问题。如日光温室内黄瓜、番茄、茄子等南北向起垄,以保证充分采光,如用起垄机则工作3-4米就要换行起垄,显然影响效率,且换行转弯不便。四是农艺要求与农机作业性能相结合的问题。如起垄覆膜一体机在草莓、番茄等种植的使用,目前农户普遍是先栽苗再覆膜,机具使用为先覆膜再栽苗,会导致开洞过大,根部保温性能不好,导致农机作业的多功能性难以发挥。

三、措施和建议

1.提高认识,制定长远发展计划

各市应提高对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将设施农业机械化工作作为农机化重点工作之一,明确发展原则和各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具体工作措施,有序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

2.加强示范推广工作

原则上以“菜蓝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加强蔬菜生产机械化生产的示范点建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施、蔬菜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制订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及机具配置方案

3.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根据设施园艺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培育高效设施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探索专业农机服务组建设规范、机具配置、运行管理等,提高高效设施农业农械利用率,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化水平。

4.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对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认知度

开展农机推广人员和设施农业园区、基地技术人员培训,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率,指导和配合各地开展含演示和展示的培训。endprint

猜你喜欢
持续发展技术装备机械化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5年版)
合成洗涤剂工业技术装备的回顾与展望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