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2018-01-09 16:06刘建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古诗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刘建国

摘 要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是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内容虽不多,却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它不但能使学生认识和欣赏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继承我国优良的人文传统。

关键词 古诗 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古诗教学的几点方法:

1吟诗,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加其艺术修养。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诵读,把读贯穿到课的始终。就朗读指导而言,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读,感受诗意。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该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

精读,加深理解。初读是较为朦胧的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品读,深化理解。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引导学生品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表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2写诗,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这里的“写诗”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想象、感受。每首古诗只有短短的几句,却饱含优美的意境,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当然,只是依靠抽象化的语言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教学《夏日绝句》这首诗时,诗中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所描绘的意境学生难以想象,我通过课件:项羽突围到乌江,涛涛的江水奔流向前,再配以音乐《英雄的黎明》,很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感受。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了音乐的催化,学生思如泉涌,写下自己此时的感受。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无数,然后自刎。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诗人深深地怀念呢?

3绘诗,感悟古诗的内容美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想象,描绘出古诗所蕴含的画面。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像,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在学习中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展示出自己对古诗的独特理解。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能更形象,更完美地展示画面。在教学古诗《山行》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人认为应该在远山上画几个屋顶表示;有的认为屋子应该隐约出现在浮云之间;有的认为只在弯曲的山路上画上几个农作归来的人。通过讨论,绘诗,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更具体地感受到古诗的内容美。

4演诗,感受诗的形象美

细细品读每一句诗,每读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想法。抽象的理解学生不容易做到,但我们能通过直观、动态的表演,让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中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形象地表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古诗的内容。学习完《夏日绝句》之后,我指名学生扮演英雄项羽,于是时光回到了遥远的楚汉战争时期,只见他大义凛然地伫立在“乌江”边,面对涛涛的江水,拔出剑正要自刎。我不失时机地点拨:“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乌江亭长,你会说些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一个学生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回江东吧,来日方长哪!”“是啊!我们回到江东,一定能重整旗鼓的。”学生对诗中角色的扮演更能加深对重点字词“思”字的理解,对项羽这位伟大的英雄更是无限怀念和思念。

5唱诗,感受诗的音韵美

诗歌新唱,能让学生领悟古诗中蕴含的韵味,获得审美体味,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完《夏日绝句》之后,按照这堂课的设计,我播放了配乐,让学生根据乐曲唱诗,学生更是兴味盎然。看来,学习古诗是很有趣的。唱完这首诗之后,我又播放李清照的一首词《月满西楼》,学生和着音乐饶有兴趣地吟唱,陶醉于婉约词的柔美、清幽中,其蕴含的离别愁绪难以释怀。殊不知,就在这优美的音樂中,学生感悟到了诗歌的诗韵美,再一次悄然走进了文本,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吟诗,写诗,绘诗,演诗,唱诗,是我在古诗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其教学效果较好。我深信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潜心钻研,不断总结,认真实践,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