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重要的事情是给企业改了名字

2018-01-09 05:29谭文琦
财经天下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德邦王卫大件

谭文琦

崔维星  德邦快递董事长

前阵子在福建的一次官方活动中,我见到了顺丰CEO王卫,他打招呼说“崔老板,身材越来越好了”,我没有多说。我们以前就认识,德邦沒做快递的时候,我去顺丰考察过,也和王卫一起吃过饭,不过我俩现在是竞争对手了。

今年德邦的一个大变化是更名,从“德邦物流”改为“德邦快递”,这代表我们把核心战略放在了大件快递上。

改名是我提出来的,还找定位公司来论证。从“德邦物流”变成“德邦快递”,对传播是有帮助的。我们从2013年开始做快递,增长非常快,今年快递业务将超过重货。过去很多人不知道德邦有快递,改了名字,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今年“双11”期间快递收入同比增长了70.7%,这个成绩还可以。

德邦这几年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市场瓶颈期将会非常快到来。尽管以前我们也遇到过危机,但是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时刻保持自身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我给公司定下两个任务:一个是聚焦,另一个是突破。

今年7月,我们开发布会,明确了公司在未来3到5年之内聚焦在大件快递上,推出新的大件快递产品,把核心产品公斤段定位在3公斤到60公斤之间。

快递行业竞争激烈,数的出来的有十多家,有的挣钱,有的亏损。我认为,未来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每种最多只能留下来两家,就像可乐只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个品牌。顺丰已经在直营中站稳脚跟,剩下一个位置,我们如果想要拿下必须把大件快递做深做透。

小件市场已经是红海,通达系有低价优势,顺丰在商务上的品牌认知度强,我们找到了大件快递这样的差异化市场。

虽然我们快递增长很快,但是传统业务重货面临挑战。德邦以前在重货领域具有绝对影响力,业务量等于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但新对手层出不穷。

过去几年,我们的打法是,靠重货赚取利润,贴补快递。但当精力集中在快递上,重货业务没有得到重视,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往年。2019年我们在重货要更努力。

回过头看,竞争对手在重货市场用低价策略侵蚀了德邦的市场份额。德邦要不要打价格战?我觉得还是要看竞争的需要,仗怎么打,不是你决定的,要看对手,看客户需求。当然,价格战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竞争要靠服务质量,单纯价格降低了,效率没提升,成本没下降,那企业的社会价值在哪里?我认为,量和利润要两手抓。

未来我们会改善重货业务,快递继续保持增长,同时它的体量也超过重货,所以预计2019年公司各项业务增长情况会更加强劲。

对于德邦来说,今年还有一件很重要的成果是深度学习华为。我们引入了华为的BLM模型,直接派高管到华为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借鉴华为的方法论,让员工觉得自己付出对整个公司的发展是有帮助的,个人也能获得较高的回报,我认为今年员工积极性有改善。

我自己还经常出去考察,前两天刚去合肥呼叫中心。晚上七八点,我们拨打了几个同行的热线电话,有的已经下班,有的做得不错。有一家我们发现用了机器人值班,电话里机器人对答如流,我很震惊,挂了电话,我们又打了一次,不再问标准问题,它才磕巴。人家做得这么好,我们就得赶紧学起来。

另外,今年我们上市了,德邦是第一家在A股通过IPO方式上市的快递企业。很多人问,为什么不借壳或者去境外,我们德邦做事的逻辑一直是修炼内功,厚积薄发,上市也是这样。我认为,最好在国内上,因为我们的业务在这里;其次,买个壳也要几十亿,我们要靠自己上。

上不上真没有外界看的那么重要。上市意味着融资渠道多了,但是有了钱,别人就会找我发货吗?别人找德邦快递发货是因为服务好,线路多,价格实惠。上市后,我个人钱也多了,但是有什么用?我又花不了。登上富豪榜并不重要,人还是那些人,活儿还是那些活儿。重要的是把企业做好,给客户提供性价比高的服务。

除了工作之外,周边的人说我“爱好有点多”,滑雪、高尔夫、羽毛球、去健身房等。我每年有二十天左右在外面滑雪,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我八月底刚去了新西兰,乘坐直升机到山顶上,没有雪场,就是荒野。滑雪也摔过,但还是很喜欢风从耳边吹过的感觉。三四年前我开始健身,每天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半到小区的健身房运动,现在一口气能做十二个引体向上。

猜你喜欢
德邦王卫大件
参观
“三大件”的历史变化
德邦物流的上市之路
聚焦|注意了!七省市率先跨省大件运输许可“一站式”办理
王卫自爆顺丰与腾讯差距
大件生活垃圾的归宿在哪里?
顺丰王卫:成功并非来自偶然
王卫:隐秘的物流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