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

2018-01-09 09:58张敬秦博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防范网络安全大数据

张敬 秦博

摘 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迅速进入科技信息时代。然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随着计算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安全隐私被侵犯的事件居高不下,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都面临着信息泄露的威胁,在看似和平的网络下面暗潮涌动。如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增加网络的安全度成了近年来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 计算机 网络安全 防范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0-01

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生活的深入,信息的传播形式也逐渐丰富。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然而能够使我们获得咨询的信息也有可能成为日后威胁我们的安全问题。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享受它快捷便利的同时必然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与后果。[1]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乃至单位信息泄露的几率更大,如何防止信息泄露是当前我们要重视的和发展的方向。及时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防止破坏的发生。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包括多方面,从计算机硬件到计算机管控的网络软件,再到我们相互传递的网络数据信息,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我们在定义计算机网络时不仅仅将网络信息作为安全监控的范围,更是拓展到计算机网络的每个角落。参照国际安全组织给出有关网络安全的定义,保护计算机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使其不被破坏更改和泄露,是当前网络安全的主要调整方向。

二、大数据背景下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

我们在上文提到,计算机安全涉及的范围很广,因此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也非常的多样。病毒、黑客攻击、系统自身缺陷等问题都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想要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需要我们发现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问题,保证互联网的净化和安全。

1.病毒入侵

这里的病毒不是我们常说的身体病毒,而是一种能够破坏计算机安全基线的流氓数据。虽说当前计算机安全系数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大数据环境下,很多软件都被默认开启了计算机访问权限。这些软件中难免存在一些病毒。往常的计算机中软件权限几乎是封闭的,再加上近年来计算机杀毒软件的盛行,大家对病毒似乎不再那么畏惧。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软件的访问权限被开启,连杀毒软件都无可奈何,病毒入侵的几率大大增加,据不完全数据显示,大数据时代到来后我国计算机病毒数量已攀升至之前两倍。这是任何一个时代下都没有面临过的计算机安全威胁。

2.黑客侵入

当前黑客的工作范围都针对于大型的企业,这些企业员工众多,很多信息涉及政府有关信息以及数据。[2]黑客通过盗取员工账号进入企业内部实施信息盗取,并以此进行敲诈,不仅会影响威胁着企业的发展,还造成了企业的大量经济损失。然而事实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数据被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泄露了出去,给了黑客更多的盗取信息的机会。打个比方,一个员工的电脑软件需要获取地理位置权限,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下,为了能够保证及时锁定员工的位置,员工的地理位置就会形成事实监控,而这种大数据搜索却给了黑客方便,更容易让黑客确认自己想入侵的系统的定位。

3.计算机内部网络漏洞

很多计算机网络都设有独自的防火墙,但是随着计算机年龄的增加,计算机内的数据储存量日渐增高,然而计算机的防御系统却日渐薄弱。因此给了病毒和黑客可乘之机。很多内网都会选择身份验证的方式来过滤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然而这些防御对病毒来说只是皮毛,计算机防御系统更新缓慢,而病毒进化自身的能力又非常的强,因此很容易造成差距,使用这样网络的企业深陷安全隐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各种信息都被软件监控着,随着计算机防御系统的衰弱,软件的侵入性也就越强,而负责收集大数据信息的软件此时却成了泄露计算机信息的“病毒”,一不小心,计算机中的重要信息就要被这些软件吸收了去。

三、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

大数据背景下意味着所有的数据都可能被收集,这些被收集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就能够找到很多有用的价值。这就是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的薄弱之处,我们的所有信息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通过一个简单的小程序,可以轻易得知选填人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甚至是喜好等等。这些看似离我们很远的危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势在必行。

1.杜绝垃圾邮件,保证信息安全

邮件是个人信息的通行证,在当前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企业甚至个人都偏向于用邮箱来进行个人身份的认证。很多软件注册也会选择使用用户的邮箱作为注册号码,这些注册信息稍不留意就会被搜集大数据的软件拿走,很容易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信息甚至家庭住址等等。在这样的大数据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邮箱中的垃圾软件千万不要注册,需要注册的网址再三确认安全。虽然当前我国已有《隐私保护协议》但是面对自己的隐私,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2.增加计算机用户安全意识

很多时候,都是用户的不注意才导致了计算机信息泄露的问题。比如说认为随意注册软件没什么,随意传播病毒软件。这些行为或许不会导致个人出现什么问题,但是蝴蝶效应,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终端的安全。大数据计算能够依照人类的喜好推送人类喜欢的歌曲、软件、视频等等,但是这些推送无意中就推送了流氓软件、病毒等,因此计算机用户应当增加自己的安全意识,杜绝传播病毒软件,减少软件注册量,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安全。

3.加强技术管理

当前互联网的维护还不够,虽然有网络警察的存在,但是更多的安全问题却是由技术问题解决的。面对病毒,更强大的防火墙系统和更好的杀毒软件能够帮助计算机保持健康的状态。大数据的数据采集开放了各种软件的访问权限,这也将我们的隐私暴露在阳光之下,而后台实时监控能够留意是否有可疑软件进入系统偷盗信息,是过滤软件流氓的较好方法。不断的更新防御密码,防止防御密码被破解,能够进一步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虽然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但是更多的是还是靠增强计算机网络的防御功能来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当道的今天,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人们不断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面对当前的互联网形势,我们要做的是齐心协力,克服难关,推动计算机互联网不断进步。提高对病毒和黑客的抵御能力,帮助人们在互联网中获取更多更安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宫丽娜.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探讨[J].数码世界,2016(09):57-60.

[2]田言笑,施青松.試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10):90-92.

猜你喜欢
防范网络安全大数据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