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资本关系研究

2018-01-09 09:58曹楠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

摘 要: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资本现状,研究职业认同感与心理资本相关性。方法 采用职业认同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300名新进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57.96±9.68,心理资本得分123.52±15.33。心理资本生命意义感与高职护生职业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P<0.01),其中乐观与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心理资本。 结论 加强高职护生心理资本,可提高其职业认同感,从而稳定护理团队。

关键词:高职护生 职业认同感 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01

当今社会,百姓的人均收入逐步提升,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与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以我国已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护理服务范畴也逐步从医院向家庭与社区延伸。因此,不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护理专科人才,己经成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要重点关注的话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国护理类高职院校大范围扩大招生,短短几年内高职护生的人数迅速上升,临床护士中高职护生己成为中间力量。但研究表明,目前高职护理教育体系仍有待近一步提升。在学校及临床实习中,教育者及管理者更多的注重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技术的培养,缺忽视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从而影响高职护生对自我价值感的肯定,降低了其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肯定,使其对护理专业思想不稳定,最终导致护士较高的离职率。职业认同感是指高职护生对即将要从事护士的事业与目前自身学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职业认同感对护生的实习表现、临床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能够指导护理人员的思维与认知,是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前提。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特征]。其具体表现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自信并能付诸必要的行动来获得成就;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存与将来的成功;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当身处窘境或被问题牵绊时,能够坚持不懈,迅速复原并超越自我,从而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成就。良好的心理资本对增强个体工作态度及减少岗位离职率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次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资本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以期为高等职业院校及临床基地对实习护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4月-8月,选取安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进300名實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学生自愿参与调查。

2.研究工具

2.1职业认同量表:该量表是由郝玉芳编制,用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测评。量表共4个维度,17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级计分方式,分数越高,表示护生对职业认同感越高;反之,职业认同感越低。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7,效度为0.894。

2.2积极心理资本量表:该量表是由张阔编制,其中包括乐观、韧性、自我效能、希望四个维度,共26个条目,采用Likert7计分方法。得分越高,说明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该问卷信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

3.研究方法

由调查者向实习高职护生解释本次试验的意义及量表填写方法,以匿名方式进行调研。研究者亲自发放调查问卷,统一组织指导高职护生单独完成问卷的填写并现场收回。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1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7%。

4.统计学方法

采用双人数据录入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1.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资本得分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57.96±9.68,心理资本得分为123.52±15.33。

2.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

3.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1.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

职业认同感是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重要的心理前提,是护理人发展的

内心积极因素,护士职业认同是护士对护理职业的自我肯定与认同,代表着护士对于护理专业所持的看法与内心情感。如今,全世界护士紧缺、离职率高及职业认同感缺失等问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本次研究结果得到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率为68.19%,处于中等水平。调查发现,高职护生的社会说服维度得分最高,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维度得分最少。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在于高职护生在学校期间接受到护理教育与熏陶,使高职护生对护理职业有着较高的期望;此外,社会对护士高度评价以及尊重对护生自身职业认同感的评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高职护生入学时志愿选择护理专业的仅为10.4%。在到了实际临床实习中,护生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与自己的期望有所不同,工作压力大、不被医生、护生以及患者重视等问题,从而导致高职护生在实际实习过程中遭受困境,造成高职护生岗位获益感降低。因此,学校与实习基地应该加强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教育,护理教育者以及管理者应真正意识到护士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职业交流平台、采取职业行为督导等来提高高职护生从业自信,从而促进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

2.提高高职护生心理资本有利于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生长与进步进程所中呈现出来,其对机体的整体发展具有促进影响,能够提升个体有效解决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与挑战的一种积极心理力量。本次研究证实高职护生的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与职业认同感均呈正相关(P<0.001),其中乐观与自我效能感是职业认同感进入到回归方程中,乐观与自我效可分别解释职业认同感的23.0%及21.5%。这也很好的证实了心理资本对个体工作的满意度及幸福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积极心理状态可帮助个体缓解受到的打击,从而增强自身对工作的认同。诸多高职护生选择护理专业是迫于就业形势与竞争压力的严峻,学生本身对护理专业并非真心持有喜欢的态度。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内心存在着消极与积极两股能量。积极力量得到培育与增长,消极方面才能够被消灭或限制。本次研究发现高职护生的心理资本与其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因此,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应更多关注高职护生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及其积极作用,从心理资本角度通过引导与激发高职护生对本专业价值的重新认识、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护生的专业情感等举措来促使护生对护理专业认知的转变,从而提高高职护生的职业希望值。此外,承担护理教育主体的学校以及接受护生临床实习的实习基地通过持续有效的开发与管理实习护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注重高职护生专业情感的培养,调动高职护生的学习欲望,并培养护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信心与责任感,提高护生的专业情感等举措来促使护生对护理专业认知的提升,从而使其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临床实习工作,进而增加高职护生对自己本职业的认同感。

四、小结

培养高职护生形成稳定、牢固的职业认同感,建立专业价值,以稳定护士队伍,帮助高职护生完成从护生角色到护士角色的蜕变;传播护理理论知识、传承护理理念文化,保障护理专业人才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护理事业的有效传承,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以及护理教育者应该具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积极挖掘心理资本资源,有助于提升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以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基础,其具有可开发性的个体特征。通过对心理资本的挖掘与管理,对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提升个体潜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从高职护生的心理资本角度提升考虑,帮助高职护生获得成功体验,这是开发高职生职业认同感十分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郝玉芳. 提升护生职业认同、 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2]张 阔,张 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01):58-64.

作者简介:曹楠(1990.3-),女,辽宁丹东,学历: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