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1-09 09:58李桂菊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验探究物理教学中学生

李桂菊

摘 要:物理教学是中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日后进行深造、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中、高考的检验面前,除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外,科学素养也是近年两考侧重检测的一个方面。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通过对当今中学生科学素养尤其是物理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结合日常的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对比教育部提出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出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 素养 物理教学 培养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1

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设置众多科学课程的总目标,物理课作为学生最先接触的科学课程之一,是学生形成基础科学素养所必不可少的。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个值得广大一线物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当中的一份子,我对本校在校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状况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一些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个人看法。

一、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现状及现状分析

1.物理核心素养整体较好

通过对本校的学生进行基本情况摸底调查,从学生整体的角度进行评价,发现目前学生整体的物理核心素养较好,基本建立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了解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并且有不少学生向往将来成为科学技术人才,这样的职业向往与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氛围有密切的关系。

2.“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几个要素发展情况不均衡

在不同的群体中差异表现显著。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学段、性别、科别等方面。如高中生优于初中生,男生优于女生,理科生优于文科生,差异较明显。

3.极少数学生不关注物理,不关注科学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反而认为苦苦学习还不如玩网络社交来得实惠,生活轻松,挣钱容易。这部分学生大多是从一开始上学时就没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没有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人生目标不明确。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并且要因人而异的。

二、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方法

1.物理教师要多学习、更新理念,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现在教学一线物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多老师认为没有时间来学习,每年都以已有经验进行教学,久而久之,老师就成了教书匠。教书匠把学生教成了木头人,缺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也就是科学素养低。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认为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一个涌动不停的泉眼,知识取之不尽而又与时俱进。中学物理是学生未来研究物理领域的基础,中学物理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教师,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科学素养的起点高度。中学物理教师要有使命感,要多学习、多钻研、交流,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2.实验教学设计要别有用心,注重让学生体验、经历、思考实验,言传身教、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各种现象、数据

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单纯、活泼、热情。对他们来说,物理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学科。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设计别出心裁,设计多个有趣的实验。如:水往高处流――喷泉实验、用纸做的杯子烧开水、人造彩虹等等,让学生出乎意料,觉得物理好玩又有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热情洋溢,对教师充满敬慕之心。此时教师就是要成为学生心中的魔术师、科学家。教师实验设计别有用心,学生学习起来就舒心,科学素养自然提升。

在物理课堂众多的实验或探究过程中,教师也时会碰到数据偏差或错误,而无法得到预定的结论。此时,有的老师就会更改数据或对一些数据置之不理。这样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养,同时这也是教师懒惰的一种表现。学生虽不言,但记在心里,学在其后。我认为出现数据偏差恰恰是一次师生探讨、合作、相互学习的机会,一次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好机会。教师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虚心学习的态度,无言中的身教,胜过数句赠言。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数据偏差或错误,教师不能轻率的给出正确或错误判断,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各种现象、数据,正确的要表扬、激励尝试多种方法、引申、拓展;错误的要引导分析,辨因纠错,总结归纳、鼓励加油。

3.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科技时事与学科的整合应用,加强知识体验,走进生活

当今社会是应用信息技术的社会,互联网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微信扫码、微信支付、滴滴打车、手机银行、网上购物、电子白板等等,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横行天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物理教学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凸显一些实验无法做到的功能,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教师要当信息技术、多媒件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和展示的先锋,不能一支粉笔、一面黑板控制课堂,教师要学会制作精美的课件,使用课件,利用视频、音乐、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习不再枯燥,为课堂增色。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时代的要求,是当前的潮流,信息技术引领未来。

生活即教育。生活无处不物理,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技时事引入到课堂上来。如,2017年,歼-20服役、首艘国产航母下水、055万吨级驱逐舰下水、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多款中高端无人机亮相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见证了中国军事力量的蓬勃发展。除此之外,中国研制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空警600,第二款五代隐身战机FC-31,采用蒸汽弹射起飞的003型常规动力航母。054B导弹护卫舰,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直-20中型通用直升机,075型两栖攻击舰等数十款武器都会在2018年为大家带来新的惊喜等等。这些让中国人振奋的好消息出现在物理课堂上,一定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自豪感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在新一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站在为21世纪培养合格科技人才的角度看,科学素养教学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倡导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把各种知识和技能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积累的知识自我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物理教学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