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路径分析

2018-01-09 09:58朱瑞芳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创新驱动

摘 要: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资源型地区的资源枯竭和经济下滑,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近些年内进一步凸显,资源型地区亟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推动经济发展。本文对于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的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就资源型地区创新转型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 创新驱动 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01

一、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的路径分析

1.创新驱动对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引领作用

创新驱动战略是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因此,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创新驱动是产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而产业转型又必须要以创新驱动为主要手段。

2.以创新驱动来保证系统性

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将成为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性工程。它是依靠科学技术、知识、资本、人才发掘以及管理等一系列的系统工程来提升产业转型的系统性。在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的不同阶段,产业中的核心要素、各类主体的参与程度以及创新的类型都不尽相同。只有在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资源型地区的创新主体才能够形成合力,来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安排和转化集成,以此来共同促进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

3.以创新驱动来保证领先性

创新驱动型的经济类型是一种具有先发优势的经济类型,它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来实现。运用创新驱动去推动产业的共性技术研究,从而来实现产业中的“高端无缝嫁接”,以此使得资源型地区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质变,并且提高技术以及资本等创新要素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

4.以创新驱动来保证高效性

创新驱动作为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更加注重的是知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协同,是通过人才、科技、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要素来确保资源型地区可以由要素驱动以及投资驱动所形成的高污染、高投入的粗放型的经济模式能够向低污染、低投入的集约型的经济模式来转变,使得资源型地区走向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道路。

二、创新驱动引领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在我国,资源型地区的覆盖面积很广,而不同的地区中所主导的产业结构和创新要素也不尽相同,因此,它们所采用的创新驱动引领的地区产业转型路径也不都相同。从总体来看,创新驱动对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引领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产业创新能力重构、基于人才管理的产业创新软实力培育以及基于产业融合创新的产业转型升级。

1.互联网络的产业创新能力的重构

基于网络的产业创新能力的重构是指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一整套技术在西部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创新能力跃迁与转型过程中的融合、应用以及发散。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实则是创新型技术的一个应用的过程,运用互联网的逻辑思维来对产业进行重新架构,使其突破了传统的资源要素的限制,实现了在创新的过程中产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者之间的融合,实现在互联网模式下产业持续的各种创新模式。

2.人才管理的产业创新软实力的培育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众多的创新型企业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创新活动的协调配合。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成功的世界知名品牌,还是民族品牌,他们全都需要创新软实力的支撑。创新软实力是支撑产业转型的基石,同时也是資源型地区能够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产业创新软实力就是把产业创新文化、创新制度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等结合起来,使其最终能够形成一个无法被模仿以及很难被超越的产业品牌的能力。

3.产业融合创新的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互联网和人才管理的创新软实力两者的推动,资源型地区的产业一定会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升级。不同产业间不断出现的协同创新方式会使产业创新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得融合创新可以在产业之间联系的更加密切。根据融合创新在产业之间的差异性,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能成为现有的产业链,而且还可以改变现有产业提升途径的依赖度,促进产业之间的创新整合。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会由于创新融合而变得越来越模糊,在产业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紧密耦合,会使得产业转型的各个阶段都包含有产业融合,从而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升级的创新网络,区域主导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对策及建议

基于以上对于西部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的路径分析,本文对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及建议:

1.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

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资源型地区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强大的必要支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有利于加快提升资源型地区的创新能力,推动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提升创新与社会的发展贡献率。

2.凝聚人才,提升产业层次

资源型地区应大力推进产业创新人才建设,采用引进激励机制、完善技术人才培训等措施推进人才产业建设。构筑产业人才新平台,立足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着力打造适合高层次人才创新的载体,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从而实现资源型地区以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优势转化的强大驱动。

3.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着眼于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推动各个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区域发展,在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结合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经济的特点,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来促进跨领域、跨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四、结论

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紧把握住经济发展的脉搏,以实施创新驱动为主要转型路径,将西部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进行成功转型,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稳步提升产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武,孙永康,朱明宣,高樱.包容性创新:演进、机理及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6):6-10.

[2]赵志耘.创新驱动发展:从需求端走向供给端[J].中国软科学,2014(08):1-5.

[3]潘宏亮.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5(07):40-43.

作者简介:朱瑞芳(1990-),女,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在读,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创新驱动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